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族支系较多,不同的彝族支系形成不同的彝族自称、彝语方言或土语,而不同的自称产生了不同的彝语氏族地名.本文认为彝语氏族地名的由来与彝族自称或亚自称产生的根缘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彝族自称是彝语氏族地名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所崇重的祭祖大典ne55mu21(耐姆)分支习俗是造成彝族支系繁多、自称繁杂及其彝语氏族地名众多的最主要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生存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隔绝的彝族具有相对独立封闭的传统文化.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祭司"腊摩"手中延续、散布和流传至今.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彝族传统文化渐失,祭司"腊摩"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通过分析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引起广大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到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白万东  许佳 《前沿》2013,(12):172-173
云南楚雄地区八角图案是楚雄彝族的传统图案,本文主要分析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八角图案的结构、色彩、文化内涵和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从中反映楚雄地区彝族八角图案的现实意义,并体现彝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走进彝山     
巍山彝族回旅自治县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历史悠久.不仅是南诏国的发祥地,也是彝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巍山古城、古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彝族服饰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彝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云南民族博物馆 秋么尔布 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涉及彝族的共有24项.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全球化和文化多元语境下,利用网络来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彝族文化网站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们具有文化的自我表述与展演、边缘族群的自我身份构建、族群文化公共空间的生成等功能,旨在弘扬彝族优秀文化,它们以汉文、彝文或彝汉双语、彝汉英三语为网页制作语言,内容主体涉及到彝族、彝区和彝族文化.彝族文化网站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上不仅建立起了大小不一的民族政治体系,而且也采取了诸如鬼主统治、家支制度、等级结构等具有突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系形式,成为西南民族中特色甚为鲜明的一个民族.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文化层面探讨彝族文化,而专门从政治学的视角来分析彝族政治体系究竟是如何维持自身运作的尚不深入,尤其是对于在国家制度与彝族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彝族村落,其当前的权力格局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对一个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的村落栖村[1]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深入调研,现依据调研结果,对彝族村社权力的结构、运行及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j二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威宁彝族生活剪影…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彝族地区仍保留着较完整的原始宗教禁忌习俗,同时,彝族的原始宗教禁忌也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彝族原始宗教禁忌的起源、表现、特征及在当代的演变和发展趋向的论述,以图解析当代视野下的原始宗教禁忌.  相似文献   

10.
牟定县城东北60里外的蟠猫乡,有个彝族小山村叫梅子树.梅子树有个47岁的彝族汉子叫王光金,有一手做月琴的绝活,做出的月琴外观漂亮,音质纯美,因此他被当地彝族群众称为"月琴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彝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状况.方法:以"青少年心理调查表"为主要工具对彝族地区中小学的7个年级共70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之间心理健康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性剐之间在少量项目上得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彝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随年级分布为近似的倒"U"型,但是归因风格却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趋向积极或乐观归因.除高三年级外,各年级彝族男女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上的差异性远小于共性.  相似文献   

12.
位于滇东南的丘北县境内彝族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神奇的祭祀舞蹈--羊皮鼓舞.这种舞蹈一般只在办丧事时围棺而跳,送葬时在棺前引路而舞.据当地彝族老人的推算,羊皮鼓舞大约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以前曾在很多彝族村寨都跳,现在,只有该县八道哨乡姑租村流传着这种舞蹈.  相似文献   

13.
李先利  苏峰 《前沿》2013,(12):176-178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由很多支系组成,阿哲支系是彝族的主要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弥勒县的巡检司镇和五山乡一带,交通便利,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阿哲支系的舞蹈在充分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接受外部文化元素的熏染,发展成为内涵丰富、配乐巧妙、具备显著个性特征的一种舞蹈形式.本文从弥勒彝族阿哲支系的舞蹈、舞蹈配乐以及使用的乐器和服饰方面来对阿哲支系的舞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颜色是人类区分事物的重要概念,一但过于偏好于某些颜色,则往往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彝族偏爱于红、黑、黄三色,他隐喻了彝族人民对力量与美的崇敬,以及自身勇敢、热情的个性.本文力图通过对彝族"三色"的隐喻分析,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反思其存在的表现形式,以引证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彝族舞蹈是彝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彝族舞蹈种类丰富,动作技巧多样,需要表演者有极高的动作协调性,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彝族舞蹈是彝族人民娱乐或庆祝的方式,其动作来源于彝族人民的劳动生产、娱乐活动以及婚恋场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彝族舞蹈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彝族舞蹈的形体动作极具魅力,具有原始古朴之美、纯真质朴之美、朴素简洁之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情感细腻之美。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们金沙江之行的最后一段旅程.金沙江西岸的四川省大凉山,海拔虽高,但山势舒缓,河谷有许多面积不大的坝子.黄茅埂以东至金沙江畔,为小凉山,海拔虽低,但群峰耸峙,山势险峻,河谷幽深,故有"大凉山不大,小凉山不小"之说.彝族共有四百八十五万人,凉山是其最大的聚居区,约有一百一十多万人.西昌虽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但大部分居民是汉人,领略彝族风情不如昭觉.昭觉现有十七万人,百分之九十五是彝族.  相似文献   

17.
彝族青年学生是边远彝族聚集地区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民族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影响边远彝族聚集地区的发展。通过研究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发现: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民族认同危机;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中来自彝族聚集地的青年学生更易形成良好的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彝族有很多支系,至今各个支系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跳歹是富源彝族丧葬场中一项重要仪式.其特点是在葬礼中加进一些载歌载舞的活动内容,使彝家的丧葬场面显得明快、活泼而不沉闷.  相似文献   

19.
纸书彝文献数字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民族之一;彝文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古文字之一;彝文献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古文献之一.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知道彝族古代文明吏,还能知道彝族古代文明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主要是凭藉彝文和彝文献记载.总共6卷,长达3000余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纸书彝文文献研究成果,只用了6张光盘就将其全部内容收录其中.通过这一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对民族文献保护和民族文献研究有极大的作用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彬  张红 《传承》2010,(36):130-131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人口居第八位。对彝族学前教育研究状况进行述评,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研究彝族学前教育,以便更好地提高彝族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