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唐金 《求索》2014,(9):174-177
名词化是表达经验与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包装、认知图式等特点,其使用具有理据.民族文化汉译英拼音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名词化特征.拼音表达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拼音表达可体现汉译英语篇的意识形态,有助于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刘青青  高峰 《传承》2012,(13):45-47
把当今世界各国广为普及的公民教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其原因在于公民教育在教育学理据、政治学理据、文化学理据以及传播学理据方面契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0余年。其间,英语地位的变迁和我们对英语态度的变化,勾勒出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在他乡的经历,还有我们自己走向世界的脚步和轮廓。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省市开始"拿英语开刀"了。他们或下调高考英语分数权重,或提出"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对于这些"改革新举措",赞赏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其实,你考或者不考,英语就在那里,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和中国人走向海外的必然选择之一。如果从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教授英语至今,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0余年。其间,英语地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21,(1)
"更路簿"这一名称有其文化特殊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称,而是涉及中国南海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文化概念。以文化概念翻译的意图与理据研究为着眼点,重点探讨"更路簿"名称的英译与南海维权。以近年来媒体发表的英语文章和学术期刊发表的与"更路簿"研究相关论文中的英文摘要为例,对其进行分类与分析,并提供参考译文,以期为"更路簿"提供准确、规范和统一的英文名称,这对中国争取南海主权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造词理据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理解词义、把握词义发展的脉络、理解同实异名词、以简驭繁地扩大词汇量;但要注意造词理据不同于概念、不同于词义,还要注意正确处理造词理据有理性和无理性的关系和造词理据科学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邢福义先生的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理论,可以较全面地概括"元芳体"的语体特征。"元芳体"一方面是网友多元民意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是公众对某些现实无奈的表达,流露当下民众对某些事件背后真相的质疑、探寻和不得解的调侃与无奈,其流行的理据是他们迎合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传统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不仅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更是一种结构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和把握的东西.本文在阐明对中国发展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理据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范式转换的角度对中国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与中国发展的经济起飞相匹配的政治起飞模式和政治文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郭海洋 《求索》2012,(9):201-202,175
理据是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象、语言实体的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词汇发展的历史表明,词汇的发展就是理据性逐渐增强,任意性逐渐降低的一个过程,因此对理据的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点。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取共时、静态的描写同时也可以进行历时、动态的考察,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方法也应适当改变。本文以东北方言"趁"的构词理据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词义在历史发展各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变化,并从语言学角度对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在共时阶段所表现出的相关问题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柔性个人主义"权利义务观的缺失,使"亲亲相隐"原则法律化的理据构建面临困境,无法为该原则今后的立法及适用提供牢固且统一的指导,因而有必要对该原则法律化理据予以重构,使权利义务观念由家庭本位向"柔性个人主义"转变,并挖掘该原则蕴含的自由价值,进行多元化的价值权衡。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尤其是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认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时代价值,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引导青年学子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取其所长,为我们所用;应培养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的音义理据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问题是一个较为原始的语言哲学问题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诠释。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从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理据的类型以及研究语言符号理据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说明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掺杂一定人为因素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和理据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原则并不有悖于任意性原则 ,语言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并存 ,是互为条件 ,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前沿》2007,(12):116-118
认知语言观认为习语习惯意义与其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是非任意的,且具有语义理据性.本文结合Lakoff提出的认知模式(ICM)以及Kovecses&Szabo提出的三种认知机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非隐喻的规约常识)对汉英习语的可分析性进行语义理据的考察.本研究表明:"可分析隐性"习语语义与词源关系密切,"准隐喻型"习语语义可从非隐喻的规约常识找到更有力的解释."可分析显性"习语语义则是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规约常识.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动因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习语的意义建构,使习语研究从静态、封闭的语言分析过渡到动态、开放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3.
节庆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庆命名的理据和规律,我们可以观照节庆名背后蕴藏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分析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节庆命名的理据,揭示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倾向性共性。  相似文献   

14.
祝丹 《理论月刊》2008,(5):78-80
本文研究了世界英语变体中的中国英语变体的特征,阐述了中国英语变体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启示,提出在教学过程,应正确认识中国英语变体,处理好标准英语与中国英语变体的关系.教师应结合中国英语与标准英语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圣经》英译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强 《思想战线》2000,26(2):96-99
在英语国家(主要是英国),从<圣经>翻译的先驱凯德蒙到1973年"新国际版"<圣经>出版,<圣经>翻译经历了1400多年的历史,<圣经>英译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优秀版本和翻译巨匠.<圣经>英译不仅是宗教领域的大事,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英语向外国人士介绍、讲解中国历史文化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开展<中国文化>双语教学是旅游专业特色和当代旅游人才市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在新世纪主动积极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时代需要,对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性论著之一,其用语形式的独特性形成了一道别具风格的语体景观。作为这种语体景观的三种语体样式,原初语体、实践语体、习得语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体的基本形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原点理据、实践检验和风物支撑。三种语体之间虽形式各异,但统一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体现出同向型、同质型和发展型的关系面相。深刻分析认识这三种语体形态不仅具有透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备启示当下"三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世界英语理论为起点,介绍了“中国英语”在跨文化语境下的重要角色.针对当前中国的英语教学无法满足中国对外交流需求的现状,提出引入“中国英语”的教学理念,以及“中国英语”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罗庆云 《理论月刊》2012,(10):88-91
武汉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武汉方言中许多常用词语颇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从使用的地域来看,它们似乎是土生土长的武汉话;但从传承的历史来看,它们却往往是古语词的遗留。本文选取其中的"模子"、"答白"、"捞摸"等词语13个,从使用现状、用字理据、来源流变等方面对其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分析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教学要求、教材选用及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