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06,(11):14-15
尤溪县是朱熹的诞生地,闽中农业人口大县,土地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0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4万人,农村劳动力达18.76万人,已经转移就业9.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51.6%。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正在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3.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各委、办、厅、局 :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是增强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根据中发〔2 0 0 4〕1号文件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一、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一 )现状和趋势。目前 ,全省农村劳动力2 0 81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 ,占农业人口的6 0 % ,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为 75 0万人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6 …  相似文献   

4.
1978—1997年的19年里,我国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总量从40152万人增至69600万人。同期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1.7%上升到56.3%。在就业结构方面,劳动力的三种产业结构比例已从1978年的70.7:17.6:11.7改善为1997年的49.9:23.7:26.4,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1997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且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迅速,这表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劳动力脱…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根据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到 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相当于1949年总人口(54167万人)的2.4倍;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最新统计,200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63.45亿人)比重的20.4%。  相似文献   

6.
豫政办〔2 0 0 5〕 1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 (国办发〔2 0 0 4〕 72号 )精神 ,国务院决定从 2 0 0 5年起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 ,切实做好我省劳动力调查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识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我省是人口大省 ,劳动力资源丰富 ,就业再就业任务重。认真执行全国劳动力调查制度 ,切实做好我省劳动力调查工作 ,对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我省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数量及结构 ,建立健全我省城乡就业和失…  相似文献   

7.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介绍,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4.6%的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快速增长,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8.
正一、重庆养老地产现状及困境(一)老龄人口比重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其中,60岁及其以上户籍老年人口677.41万人,占总人口的20.09%,比全国老龄化率的16.1%高出了3.9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54.39万人,占总人口的13.48%,比全国平均水平10.1%高出3.38个百分点,是西部第一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14):1-1
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明确提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完善新体制下的就业再就业机制,着力构建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稳定就业的格局。2005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638万人,跨省劳务输出541万人,分别比2000年净增124万和281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由2000年的47:24:29调整到40:27:3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累计达到8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由2001年底的3.1%上升到4.2%。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而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只能有1000多万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八大因素造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2,(10):43-44
浦城县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总人口42万。在27万城乡劳动力中,成功转移和实现就业、再就业达15万人。特别是近三年来,实现稳定就业和再就业近3万人。2007年,浦城县荣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2006~2007、2009~2010年度,就业服务部门被评为全国和省级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一、彭水县劳务产业现状(一)劳动力资源状况。2006年,该县农业人口59380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3%。农村劳动力326502人,占农业人口的60%,其中男性劳动力171089人,女性劳动力155413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2%和48%。而该县现有的可耕地按人均耕种3亩计算,只需劳动力10.6万人,加之,2006年外出务工转移11万人,该县目前还有10.7万人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世界》2007,(4):63-63
一、就业再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省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个。增长0.7%。城镇新增就业4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增长0.7%。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12.7亿大陆人口中,有7.1亿劳动力,占总人口的56%。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首先是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总量矛盾将日趋尖锐。“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净供给量将达到2亿,而这一时期的劳动需求量,如果按经济增长7…  相似文献   

16.
曾玉兰 《世纪行》2010,(4):45-45
<正>全省有各类残疾人379.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64%,其中城镇残疾人106.2万,农村残疾人273.2万。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59岁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需要就业的残疾人口数量为140.5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7%,已经就业的有106.64万人,其中城镇残疾人23.8万,残疾人口就业率为57.23%,比健全人口就业率低30个百分点,全省现有33.86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就业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及人口监测结果,广东省残疾人总数为539.9万人,其中就业年龄段人口有173.45万人,在业的为79.72万人,占45.96%,在业的残疾人多以农、林、牧、渔、水利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不高,收入相对较低,这部分残疾人约占就业残疾人总数的68.41%。数据显示,同时期全国城镇残疾人平均就业率为38.72%,广东省城镇就业年龄段非残疾人的就业率为70.55%。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存在总量不足、层次低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2,(12):7
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出是重要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是78%,比当时最穷国家72%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还要高。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是37%稍微多一点,比起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41%。中国劳动力总量是7亿多人,41%的就业比重就是2.8亿人。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竞争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当前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0.1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数据     
▲我国首次发表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新华网2004年4月26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报告,中国首次发表关于《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白皮书共13000多字,分前言、就业基本状况、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劳动力就业、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就业以及21世纪前期就业展望7个部分。白皮书说,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村48793万人,占65.6%。1990至2003年,全国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