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景色秀丽,享有“人间天堂”之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名贵之城”。解放三十五年来,杭州的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风景优美,文化发达,  相似文献   

2.
单泽润 《民主》2005,(2):13-15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另外一个“极”。没有文化的经济是短命的,不可能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经济的过热,也可能带来文化的浮躁。有鉴于此,文化安全这一重要课题,就必然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文化不能失去,文化血脉不能中断。因为只要文化存在,失去的一切都能重新找回来;而一旦失去了文化,就会造  相似文献   

3.
游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杭州。杭州自古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提出了“住在杭州”的口号,要充分利用杭州独特的湖光山色,将其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作为这个温软的城市的一种区域特色。 最近,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获得这一全世界人居环境改善最高奖项的城市。但自去年下半年杭州房价一路猛涨,且涨幅颇大,那么,杭州房价为何如此快速上涨,今后的走势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杭州房价持续走高,去年涨幅已超过京沪两地,今年5月房交会的价格又在去年每平方米平均4200元的基础上涨至4749元。为此在今年浙江省、杭州市的“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政府对房价采取限价措施;日前,杭州市房产管理局向社会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称“楼市泡沫化程度加大”,提请注意防范楼市风险。是什么造成了杭州持续的房价高涨,又是什么因素支撑了这一高价,而如此上涨还能持续多久呢7  相似文献   

5.
宏美国博     
《党政论坛》2012,(2):30-31
人们常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心脏”。国博处于“心脏”左边,相当于人的左心房。 人们常说,北京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天安门和大会堂主要是政治的,国博主要是文化的。因为国博,因为这个极具重量级的文化殿堂,天安门广场成了这两个中心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透明的人,让群众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这是一位优秀干部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做一个透明的人”,这话说得多么好!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他们信奉“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哲学,怕会被人利用;有的人不愿“透明”,因为自己身上确有毛病,怕亮出来丢丑;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车子、票子、房子、孩子等问题上捞取了好处,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不敢“透明”,因为他们惧怕党纪国法的威严。鲁迅先生在评价刘半农时说过,“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  相似文献   

7.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前几年颇为流行的说法。这一说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过对其“发明权”的争论。其实是大可不必争发明权的!因为,这一理念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片面的,甚至也可以认为是不及格的。为什么不可以提倡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呢?为什么不可以是经济与文化共同搭台,经济与文化共同唱戏呢?经济是基础,这是尽人皆知的理论常识“。基础”不就是“搭台”的同义语吗?社会早该进展到经济反哺文化的新阶段了。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正在日益增强。我们不是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吗?学习什么?主要是指学习文化。我们不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吗?列宁讲,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不用说,更离不开文化,尤其需要和谐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杨飞龙 《学理论》2008,(9):67-67
又要到“六·一”了,想必好多孩子都急不可待,可是“六·一”一过,势必又有孩子怅然若失,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仅仅让孩子快乐“六·一”这一天。“六·一”为什么快乐?玩!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受任何约束,尽情的发泄自己久违的情绪。好多人大概都从小拥有这悲壮的“六·一”情绪,因为“六·一”一过,等等孩子们的又是他不想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同全国牙膏行业在过去一年里普遍出现的生产下降、效益滑坡的不景气局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杭州牙膏厂的总产量和产值创了历史最好水平,利税突破千万元大关。“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 “困难年年有,但办法比困难多” 这是杭州牙膏厂厂长陈瑞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办法怎么多起来的呢?这个宁波汉子一笑:“这全靠全厂职工的900个脑袋、900个积极性。” 改革几年来,厂领导从来没有放弃“工人是社会主义企业主人”的原则,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关系倒置,干部是主人,工人成了“干活的”,将是企业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杭州分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试点,充分说明创建活动是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之策。一、把促进发展作为主题,激发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姚伟 《民主》2023,(7):13-14
<正>国货老字号是城市记忆的“活化石”,杭州自古繁华,商贸历史悠久,老字号品牌资源众多。2022年底,杭州共有老字号企业174家,其中中华老字号39家,浙江老字号174家,杭州老字号156家。这些老字号是杭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推进国际新型消费中心的重要抓手。但是这些老字号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2.
徐才 《理论探讨》2002,(6):21-24
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资本主义文化中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必然要导致对传统哲学本体论承诺的失望与反叛。这一“逻辑” ,似乎是西方文化在重演着古希腊故事中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厄运 ,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则是来实现这一厄运的“逆婴”。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本体论的反叛与摧毁 ,其要害正是在哲学的极限之处对人之为人的悖论的反叛。因为人之为人的悖论决定了哲学虽然无法给出只有“上帝”才能给出的终极解释 ,但又必须追求像“上帝”那样的解释。这决非是哲学的过错和像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说的“自欺” ,而是哲学对人之为人的悖论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在本体论层面的困惑与迷惘的自觉拥有和自觉承受。因此 ,消解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决非是人类应有的文化选择 ,而只能是通向非人化的快车道。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冲击 ,哲学首要的任务和根本的文化使命 ,是重塑本体论的现代诠释 ,再建本体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摩尼教及其东渐》(林悟殊著,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顾名思义,即研究摩尼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在目前出版界颇着意于“时效”的风气下,来谈这本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现在老讲什么“热”,文艺作品有“武侠热”、“琼瑶热”、“性文学热”,学术著作则有宏观热、文化热。比起这种种“热”来,这本书确实有点冷,有点僻。  相似文献   

14.
杨文超 《学理论》2008,(3):48-48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酝酿,2007年末中央政府终于颁布了修改“长假”的决定,取消“五&#183;一”七天长假,又顺应民意,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法定假日,从而使中国的节日当中,有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这点来看,在节日的快乐享受之中,肯定会增加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5.
<正>2024开年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关键少数”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再次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向我们指出了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6.
漓江访月     
大凡我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区中,总少不了有一个“月景”。如北京的“芦沟晓月”,杭州的“三潭印月”、广州的“鹅潭映月”、台湾的“双潭秋月”等。几乎可以说是缺月景难全了。可是,在“山水甲天下”的风景名城桂林,历代传诵的“桂林八景”中却无“月景”。这实在令人迷惑不解! 人们似乎对此感到“美中不足”,清代有个叫朱树德的桂林人,游览杭州西湖后得到启迪,在原有的桂林八景之外,又续了八景,拟出一个“阳江秋月”来,并镌石为记。可惜这后八景并不大为人所知。后来还有人著文推重“榕湖夜月”,但也未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期,“扫黄”取得了很大战果,一批“制黄”、“贩黄”者受到惩办,许多“黄源”被取缔,文化市场开始净化,广大人民群众个个拍手称快,认为这是共产党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实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扫黄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然而,由于“制黄”、“贩黄”有利可图,“制黄”、“贩黄”者铤而走险,变换手法、悄悄将“黄货”转入地下销售;其次,由于前段时期“扫黄”偏重于文化市场、流入一些家庭的黄色书刊还没  相似文献   

18.
谁在顶牛     
舒湮 《瞭望》1988,(13)
“知识分子文化水平高,‘知书达理’,但是又往往‘文人相轻’。如果真的顶起牛来,知识分子也是最会讲歪理的。过去搞运动,知识分子最害怕,因为群众起来了。” 乍一听这番话,我真以为时间又倒退了二三十年。若是在“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盛行之时,这番话可谓“顺理成章”,然而它却偏偏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讲的,并且有文可稽。这不能不使我感到迷惑。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4)
<正>这是一部伟大的宣言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一片厚植并贡献人类精神的沃土。在文风蔚然,群星闪耀的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报告,文风朴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谈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总书记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贝啊!”一语落地,满座潸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边装。”这是当前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议论。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现象?这里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筐”在这里是一个贬义词,是说企业文化被搞得太泛了,太滥了,把什么东西都当成了企业文化。那么,这个“筐”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呢?据我们的观察和清点,大概有七大门类的东西:一是企业观念形态的文化,例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等;二是企业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教育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