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观的核心是"唯情说",在这种情之美学观点的滋养下生成了其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他所张扬的"情"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与程朱理学所宣扬的"理"相对立的,他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理想——个性解放。同时,汤显祖又在《牡丹亭》里充分表现了一种"至情",其中蕴含着他的绝世才情,使作品具有了奇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创作了具有经典英美文学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荒原》。在《荒原》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西方社会处于一场没有信仰和没有秩序的危急中,他觉得志勇重新建立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西方社会。然而因为基督教的观念没能很好的把握现代世界,因而导致了他宗教救赎的失败告终。虽然艾略特失败了,但是他的努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救赎的无路可走正是提醒我们要开辟新路,救赎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在艾略特的指引下继续探索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笛卡尔高扬理性的权威,崇尚思维的自由,并把寻求具有确实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作为哲学的最高使命,因而他被称为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理性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称其为"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并认为"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性的东西。宗教所假定的东西被抛弃了,人们寻求的只是证明,不是内容。"但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义利观与西方的社会规范伦理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德性伦理,致力于人性的自我完善。本文以《论语》为中心,探讨和分析孔子义利观的基本内涵: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以义为利。"见利思义"阐述的是优先性的原则,它要求主体在面对物质利益时要优先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义然后取"规定了主体可以获取的"利",肯定了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以义为利"是一种超越,孔子不仅将"义"与"利"纳入到个体修身的视域中,还将其纳入到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中,主张统治者要引导民众按照道义的要求,追求物质利益,要求统治者发展国之大利。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心中:有信仰,就要追求完美;有信仰,就要勇于担当;有信仰,就要默默奉献,开拓前行……"这是恩施市公汽公司营运二分公司经理袁文祥的行动准则。2008年5月,袁文祥到恩施市公汽公司成为一名公交人,一干就是8年。刚到单位时,他有几分沮丧和畏惧,因为二分公司当时举步维艰。如何调动一线驾驶员积极性,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坚持早上五点  相似文献   

6.
朱熹在理气论的基础上构建其宗教思想体系。他以"理"、"天理"来重新解释孔孟所信仰的"天"与"天命",并将体行天道、成为"圣人",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他又用"气"之聚散变化来说明人的生死和鬼神问题,使儒学(包括其鬼神说)成功实现了一次由粗糙向精致的转变。朱子的宗教思想是儒家反对佛、道的有力武器,对维护儒学的至尊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从文明有机体的视角把宪法看作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他为中国设计的"宪政之路"是立足本土,走向具有超越西方色彩的普世主义宪政;严复则是从自由主义的理念出发理解宪法,追求一种"自东向西""走向自由"的民主宪政。严复所代表的政治"西化"倾向长期主导着近代中国的宪政实践,由此而生产出来的"宪法"因无公众力量和信仰体系的支撑,不可避免地沦落为当权势力勾画政治蓝图的"设计图纸"。  相似文献   

8.
人大学的法学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学在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产出量、重要学科地位有待提高。不宜继续沿用"人大制度学"、"人大制度研究"等称谓,一般应采用"人大学"、"人大法学"等称谓。人大法真包含于宪法,但是,宪法学真包含于人大法学,不过,宪法学与人大法学真包含于人大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大法及人大法学,反对片面地从研究内容上将人大学与宪法学完全割裂开来。以往人大学研究的理论苍白,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方法的边缘性知识熏陶、训练之缺乏有关。人大学的法学之维阐释是永无止境的,惟其如此,不断提高人大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希冀给法学人们能在这个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增量的愿望和持久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福柯与马克思的关系是颠覆与"承接"关系.他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颠覆,是通过知识考古学对历史规律和历史主体的否定达到的.知识考古学以历史先天取代了历史规律,以作为空的功能的陈述主体虚化了历史主体.同时,他对马克思的承接是一种批判性的承接,主要表现在批判哲学方面.知识/权利模式扩大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范围,而系谱学分析对阶级斗争的替代则在某种程度上把斗争泛化和细化了.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感觉自身真真正正"思想受洗礼",作为一个60后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先进性、永葆干事激情,多了一份新的感悟。一、强基固本,理想信念要更加牢靠践行初心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关键还是要解决信仰的问题,信什么,真信什么不仅是一种情怀的执著,更是一种理性的认同。信仰决定方向,引导行动。人是有信仰的动物,"心性"决定着他的人生,政党是有信仰的人的集合和组织,信仰是  相似文献   

11.
拉康认为,主体是分裂的,主体在自我形成过程中,离不开他者。主体是在不断地与"他者"认同的过程中生成的。主体从出生到真正开口说"我"这一过程,其实是经历了相当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拉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体的发生过程,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主体间性的追求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实践过程中长期缺位,因此从拉康主题理论视野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和敬畏,是内心的价值追求与法律价值取向的一种心灵相契。然而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强调规则之治,法律至上,但是老百姓有了纠纷更多的是选择"上访",逃避法律,即使选择了法律,也有人会感到困惑,没有得到他们所讨要的"那个说法"。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整体性失落,原因是极其复杂的。鉴于此,需要为法律信仰的培育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的意义信仰、价值判断和实践理性,并通过文化形态转化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形成意志功能。其中信仰问题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质的钥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在多元文化形态中厘清信仰存在的理由和限度,揭露贬义化意识形态两种错觉的同一实质,破解意识形态模糊论的挑战和难题,明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唯物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文化形态转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概括为三维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形而上的大智慧来把握世界,是一种更高级的大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性科学,是一种实践基础上能动的智慧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科学信仰,是一种更具崇高性的哲学信仰。哲学作为大智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哲学作为普遍性科学,追求世界普遍真理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辩证过程,故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依赖于“是”,还要依靠于“信”。在根本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奠基于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之上的“智慧、科学、信仰”三维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普遍性科学和崇高信仰的高度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礼记》中,儒家十分注重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找寻完善自我的契机。这突出体现为与"他者"之间的相互依存。首先,这种内在的"他者"表露了儒家的"性"、"命"情怀;其次,内在的"他者"是主体异化的身份形式;第三,内在的"他者"促成了主体诗意的栖居态度。内在的"他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中国士人的认知尺度和现实自我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一反传统认识论,实现了认识论的三大转向一是从高扬主体性到非"主体性",二是从重理性到重"非理性",三是从追求确定性到崇尚不确定性.对此应具体分析、辨证地对待.  相似文献   

17.
洛克对其自然法缺乏系统的论证,而且前后表述不一致,但并不能以此否认洛克自然法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洛克认为自然法具有知识的和自身的双重内涵,他将理性与信仰进行划界,运用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方法对其自然法知识进行认识论建构。在实在论的视域下,阐明其自然法的来源、背景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都把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来进行研究.毫无疑问,宗教是个人内心深处的信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问题,但是正如任何思想意识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社会效应一样,宗教信仰和宗教意识也会对社会产生作用。何况,宗教并不  相似文献   

19.
冲突法理论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历史时期的冲突法学说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传统冲突法学说以国家为本位分配国家的立法管辖权,强调冲突规范的确定性和追求冲突法公平;现代冲突法学说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强调冲突规范的灵活性和追求实体法公平。后现代冲突法学说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国家、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冲突规范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合理平衡和冲突法公平与实体法公平适当兼顾。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护作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日益成为一种绝对信仰,在推崇绝对信仰的同时有部分学者提出"人权克减"问题,指出人权存在克减性,但是这种声音在人权呼声高涨的今天显得十分微弱。大多数学者论证"人权克减"是从特殊主体、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入手,但这种假借"外部"特殊情况论证人权"克减性"的方法有局限且证明力有待补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蕴含的人权理念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可以尝试从人权的内在逻辑即人类概念本身论证人权克减与人权保护的关系,以实证分析的方法阐明"人权克减"是人权的内在属性,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