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多数同志都主张用股份制来改革现行的国家所有制,都认为股份所有制是深化企业改革最理想的形式。然而,股份制究竟能否成为改革国家所有制的最理想形式呢?究竟能否成为企业产权机制转换的最佳形式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为目前热得过头的“股份制改造”浇点冷水,主要论点是要破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神话。”明晰的产权是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而非结果,所以希冀借股份制来达到划清国有资产产权的看法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而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引入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将国有股份基金化则不失为一条可选的途径。 一、股份制不是“独步单方” 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由早期“松绑式”的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尔后意识到产权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以股份制来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转轨的思路,这一理论上的“三级跳”,不可否认是历史性的进步。但问题在于,目前理论界出现了一种“泛产权化”或称为“泛股份制”的倾向,似乎国有企业的问题就是产权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而股份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的药方。但是,在近几年股份改革的实践中却涌现出了西方股份制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带有“中国特色” 的困难:1)国有股在许多国有企业中仍占据50%以上的绝对控股地位,原主管部门作为国家股股东能撤换经理人员,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政府和企业直接联系的“脐带”不仅没有剪断,反而卡得更紧,而且这种干预还要走向合法公化,凭籍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取得法律上的依据。2)目前还有至少 2/3的国有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有一定联系。二者都持有股份,都按股分红,都承担风险。但也有区别:一是主体不同。股份合作制中的主体是劳动者与所有者一体化;股份制中的主体仅仅是所有者。二是权利不同。股份合作制中劳动者与所有者一体化决定其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在股份制中,不是股份所有者的平等,而是股份的平等,即每一股份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而所有者之间则存在着权利的不平等。三是原则不同。股份合作制实行入股自愿,入股分红的凭证可以转让,不能自由退股,股息收入应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在股份制中,股东不能退股抽回资金,…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交流》2004,(3):40-40
在我国股份公司制度初始设计中,为了保证公有制占主导地位,设置了不可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私人持有的流通股不能超过25%,以保证国有股权控股地位。截止2003年6月30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到63%,国有股为40%。这一制度设计是区别我国与国外一般意义上股份制的根本特征,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源于我国股份公司制度设计的内在产权悖论,即要以公有股权为主导,必然产生侵蚀中小股东利益,导致制度低效率;而要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必须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从而也必定要求改变以公有股份为主导的制度设计,公私产权在我国股份公司制度下难以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股份经济迅猛发展,这对于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强化其经营管理,促进政企分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我国股份经济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股份经济的经验.目前在股份经济领域存在许多矢误,使股份经济改革和运作成本不断增加.为此,必须澄清股份经济中的误区,深刻分析其成因,并及时调整和纠正,以保证股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急功近利,股份规模越大= 改革成绩越大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实现股份制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强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将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其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和完善股市,促进  相似文献   

6.
在对股份制异议颇多的今天,股份制究竟还搞不搞?这是不少同志关注的问题。李鹏同志在平息反革命暴乱后,于去年8月15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谈到股份制问题时说:“股份制改革还可以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试点。”这一讲话对股份制试点给予了肯定。但是,我国试行的股份制也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使大家对此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股份制很不规范。股份制的不规范表现在股份设置、股票发行、组织机构、利益分配、股票交易等各个方面。本文欲对我国股份制试点企业的股份设置问题进行探讨。从我国现有6000多家股份制试点企业的情况来看,股份的设置有如下几种:第一,按其投资主体来分有:国家股、企业股、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散议     
股份制散议杜光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股份制?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以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股份公司为参照系的,今天的股份公司是过去的股份公司的继续与发展,要对当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作出正确的判断,有必...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五大报告为国企改革提出更为明确的方向,即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不仅是股份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克服公有制虚化的唯一出路。警惕“股份官僚经营制”的滋生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产权明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 业改革的方向,规范股份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既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企业界、理论界和体改部门的共同呼吁。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企业股份咨询公司总经理、著名经济学家孙效良教授。 记者:当前对股份制改组中的规范化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请您谈谈自己的看法,好吗?  相似文献   

10.
胡建 《长江论坛》2009,(4):40-43,80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土地产权制的一个创新成果,它改善和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以后建立的农村土地关系以及集体产权关系,使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的权利得到了较为明确的体现;它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经营,农民按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收益,并把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因此,它对于改革和发展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农村股份合作制起初大都是自发性的,这种自发的原始形态的股份合作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劳资关系不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与积累比例不合理,责权利不明确等问题。但是,这种土地产权结构的调整是农村市场经济深化的客观要求,它的种种缺陷,可以在法律与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已被实践证明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宜春地区自1991年开始试点以来,至今已有63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组,其中有限责任公司59户,股份有限公司4户,上市公司1户。这些公司共募集股资4亿多元,其中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个人股份达1.7亿多元,约占总股本的43%。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后,普遍拓宽了筹资渠道,明晰了产权关系,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政企分开,强化了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提高了资产营运效率。但是,股份制改革只是…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股份资本理论认为,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联合生产的手段,它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前提条件,成为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种形式。这是我国当前将大中型国营企业改造成联合股份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股份制度早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已经萌芽,然而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它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却是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二是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大量的货币资本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需要资本的积累和集中。马克思以极大的兴趣和科学的态度,详细地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发展情况,深刻地揭示了股份公司所引起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重否定或扬弃。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起源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业主制(PROPRIETORSHIP,也称SINGLE PROP—RIETORSHIP即个体业主制)、合伙制(PARTNERSHIP)和公司制(CORPORARION,也可译作法人制)。其中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古已有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公司制企业是产生于于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迄今只有400年左右的历史。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指这种公司制,本文要考察的也是这种公司制度。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虽然在资本主义时期才以成熟的形态得到广泛的发展,但它的源头一直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甚至古罗马时代。最原始形态的股份制产生于古罗马帝国时期。那时商品和货币关系已较为发达,在宗教、军事等组织中产生了与股份公司相似的经济形式。“在罗马,第一个类似于公司的组织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而签订的政府合同。……那时的船夫和行会就是类似于公司的组织”。“古罗马的包税人的股份委托公司,被经济史专家认为是股份经济的先兆”。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组织,现代的股份公司也不是在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它毕竟是股份制起源的最早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是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的总称,是国有资产投资于股份制企业形成的股份。其形成途径有三种:一是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形成的股份;二是在新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中国家投资形成的股份;三是中外合资中中方以各种投资形成的股份。在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股份制实践中,法人股的设立、募集和流通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现象,法人股的出现始于1990年前后,由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因而缺乏总体设计,担心国有股市场化运作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削弱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最终威胁我们的公有制,所以作出了国有股不能流通的规定。这种考虑在当时…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推进社会化大生产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建立股份制、发展股份制上,有些则把主要心思放在产权关系方面,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甚至处于瘫痪状况,往往并非全是因为缺少资金,也并非全是因为缺少技术和装备不精良所致,而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化管理,经营无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不失时机地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放开搞好国有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等矛盾仍很突出。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98年共有国有企业323户,其中15%处于停业状态,30%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面达70%以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而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支持国企股份制改革,已成为各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和产权流动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股份制的改革和实践远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本文就边疆民族地区中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股份制经济做一探讨。一、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股份制经济,可以获得极强的资本扩张能力和兼并实力1股份制经济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边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同全...  相似文献   

17.
西方股份经济的发展趋势趋势之一:持股法人化。股份公司的资本主要是法人股份,股份公司大多数以法人身份对外投资,参与和持有其它股份企业的股份。趋势之二:股东权力弱化,经营者主宰企业。在许多股份公司中,股东大会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召开,名存实亡,董事会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大大提高,股东代表所占比重大大降低甚至没有股东代表。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股东与经营分开而由经营专家支配企业是现代股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趋势之三: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股息现金分红向重视股份的全面增值转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股份制改造,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之路成就不少,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约束的缺失和约束激励机制的失效。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是在产权改革的前提下,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机制创新,彻底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从而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鸥玛获新生现代企业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先进的利益结构,很好地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保住企业的最大利益。鸥玛发展了,也必须解决企业骨干的利益问题,解决有效的激励机制,摆脱"为谁而战"的困惑,放权让利,实行股份制,在国有股份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让职工持有企业的重要股份,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这就必须明晰产权,明确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机制,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一股就灵",重要的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采用先…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进入流通,参与股市交易,是我国在深化股份制改革 方面迟早要出台的一个举措。它的实施必将提出这样一个 问题:通过国有股出售而收回的资金,即国有股出让金应当怎样使用?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仅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会影响这一改革措施本身的效果,影响股份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股出让金是国有资产的货币化,自然归代表国家的政府所有,它本质上是财政资金。但是国有股出让金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资金。它是国有资产在股份经济中按股市规则运动的结果,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