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飞被称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沙飞第一次见到了他十分敬仰的鲁迅,并藉此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一组经典照片,也是鲁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照片。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一张令人激动,催人泪下的照片(见后页)。照片上周恩来停立在雨中,没有打伞,他置雨水而不顾,深情脉脉地望着为欢送蓬皮杜(法国总统)和他而站立在雨中的群众……这又是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摄下的是周恩来最后一次亲临上海,同上海人民相见的最后一幅画面,睹物思人,我们不由地从心中升起对他的怀念之情。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九七三年九月,当时的周思来总理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已积劳成疾,重病缠身了。但他不顾自己年迈而虚弱的身体.又一次陪同外宾──法国总统蓬皮杜从北京来到了上海,在虹桥…  相似文献   

3.
李维政 《世纪桥》2009,(16):39-41
我珍藏着一张发了黄的二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宽宽的额头,四方脸庞,眼镜后面一双有神的眼睛正慈祥地瞅着你。 这照片上的人,就是我父亲的亲密战友——冯仲云伯父,照片是1966年9月他当面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4.
记者到安化县采访周东华的先进事迹时,周东华已牺牲一个多月了。周东华的儿子拿出一张小照片,说这是他父亲唯一留下的一张像,还是从一个证件上揭下来的。照片上的周东华发际稀疏,笑容憨憨的,与平日所见的山民无异。认识他的人都说,周东华平常言语不多,乐于助人,在他家乡是有名的好人。  相似文献   

5.
晓鸣 《党史天地》2007,(9):38-39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单元楼里,装修朴补无华的房间,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三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的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毛主席的厨师。当年他刚跨人“不惑之年”,而今,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我的采访就从这几张合影照片谈起。  相似文献   

6.
朱隽 《党建文汇》2011,(9):34-34
不久前在苏州,一位冒雨为残疾乞丐撑伞的女孩成了“网络红人”。西祠网友无意中记录下女孩的善举。这组照片一共有4张,发帖者是西祠网友“林听海安”。他在帖子中说道:“一位残疾人因为突然来袭的暴风雨而在风雨中无助地挣扎,一位美丽的姑娘打着雨伞冲进暴风雨.为残疾人送去关爱,尽管这把伞根本无法为他遮挡,姑娘自己全身都淋湿了,可是她却成为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洪梦 《党史文汇》2011,(8):54-54
1947年10月的一天,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在湖北蕲春县胡凉亭研究战斗方案,农民孙志先给他们送来一壶茶解渴。 孙志先由于不小心,在倒茶时溅湿了桌子上的军用地图,他忙用衣袖去擦,却不慎又碰倒了茶壶。茶壶一下子滚到地上摔碎了,孙志先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8.
一张磨损严重的照片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一张由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新闻记者路易斯·斯诺拍摄的照片,反映的是1939年10月白求恩大夫在河北省涞源县孙家庄外小庙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情景。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藏在上杭县才溪乡王元凤的家中。 她指着照片左边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和白求恩一起作手术的人说:“他就是我的公公林金亮。” 林金亮是谁?他怎会和白求恩在一起?由此引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2,(12):24-24
1973年8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一条新闻:毛泽东主席会见应邀回国访问的美籍华人李振翩教授夫妇,并配发了一幅毛泽东与李振翩亲切交谈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毛泽东的表情极为关切,而李振翩则轻松笑谈着。李振翩是什么人,毛泽东为什么要邀请他回国访问?这张照片后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整训·南征冷楚的早年照片。这是一张清瘦而睿智的脸。他的原名叫杨述孝,出生在河北。因为家境贫穷,受尽欺压冷落,饱尝人间苦楚,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冷楚”。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08,(3):96-97
人民网曾经刊登过记者拍下的一组会议照片:在某省人民大会堂内,上千名参加“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报告会”的市、县、区林业干部中,竟有相当一部分人瞌睡不止,梦中睡到爪哇国去了……这组照片发表后,在国内许多省市都引起了一场有关“会风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奋斗》2005,(12):55-55
啥叫智慧?啥叫豁达?且慢咬文嚼字,咱还是先让事实说话。《说典》中有则小故事,东汉大臣孟敏,年轻时曾卖过甑(甑,陶制的炊具)。一次,他的担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径自离去。有人问他:“坏甑可惜.何以不顾?”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已破矣,顾之何益。”是的,甑再珍贵.再值钱,再与自己的生计息息相关.可它被摔破.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为之心疼如焚。顾之再三,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大概就叫遇事豁达。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5,(6)
<正>和奶奶整理柜子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一张边缘已经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爷爷(冯云)穿着军装,和老战友站在一起,显得精神抖擞、血气方刚。看得出来,这一定是爷爷过去打仗时候留下的照片。以前,我只是从家人的只言片语中听说过一些爷爷年轻时候的故事。看到这张照片,好奇心驱使我缠着爷爷,讲他抗日的故事。"日本人进村里以后就开始扫荡,许多村里人都没躲过鬼子的刺刀。"爷爷坐在沙发上回忆起他的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前年石家庄市纪委举行“与民结亲”活动的认养仪式.58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孤儿与市纪检干部欢聚一堂。在每一个纪检干部与所认养的孤儿分别合影后,领导对他们说:“这不是一张随随便便的合影。这是一张责任照,照片要放大到12英寸,一式两份,一张挂在你办公室的墙上.另一张给被认养的孤儿,他(她)有困难,拿着照片来找你,你不能反悔。”  相似文献   

15.
1927年4月26日,斯大林收到一封标有“绝密 亲启急件”的文件。这是皮亚特尼茨基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信中写到:致斯大林同志: 以下是邵力子同志发自海参崴的电报副本: “致彼得罗夫①:上海使我很担忧,我不能充当反革命的武器,我请教如何作斗争。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候复。邵力子。 4月 23日。” 请告知是否需要给他答复,给他作怎样的答复。 皮亚特尼茨基 绝密文件中提及的“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一事,系邵力子离开莫斯科回国之前,斯大林委托邵力子将自己的一张签名照片带给蒋介石。一星期后,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  相似文献   

16.
西汉时,一个卖油炸馓子的小贩,被人撞了一下,馓子掉在地上,全都摔碎了。那人认赔50个馓子的钱,可小贩坚持说,总共有300个。馓子全碎了,已不可能再数清究竟有多少个。两人僵持不下,要去打官司。担任京兆尹的孙宝听说了这件事,叫人去买来一个馓子,称了这个馓子的重量,又叫人把地上的碎馓子全都集中起来,称出了总重量,计算出了被摔碎馓子的个数,让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一个卖油炸馓子的小贩,被人撞了一下,馓子掉在地上,全都摔碎了。那人认赔50个馓子的钱,可小贩坚持说,总共有300个。馓子全碎了,已不可能再数清究竟有多少个。两人僵持不下,要去打官司。担任京兆尹的孙宝听说了这件事,叫人去买来一个馓子,称了这个馓子的重量,又叫人把地上的碎馓子全都集中起来,称出了总重量,计算出了被摔碎馓子的个数,让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3,(2):40-40
台湾的高官新闻,经常是一片欢乐。比如最近大家的调侃对象是负责大陆事务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他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民意代表们拿着大陆高层的照片让他辨认,这哥们的眼镜厚度和他的认人能力成反比,闹出了笑话。在接任这一职位之前,王郁琦曾担任马英九的发言人。这名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法学博士在从政前曾是台湾世新大学的法学老师,  相似文献   

19.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5):56-57
“同志们,顶住!” 这不光是赵光华的自我安慰,也是他现在的QQ名,很能确切表达此时的心境,的确是“摊上大事儿”了。 赵光华的“出名”,正是通过QQ传播,他现在几乎已经删除了90%的QQ空间内容,但保留了自己身穿法袍的照片。同样,他在人人网上的头像也是同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20.
2000年9月30日上午,我从黄花机场接来了黄宏嘉院士。坐上汽车,没寒暄几句,黄院士就把手伸进了内衣口袋。摸索了好一阵,他才摸出一个小小塑料包一边取包,一边说:“您要的照片,这回我带来了。”,我一阵惊喜,一阵激动。黄院士剥了一层又一层,我才看到那两张年代久远而又是我久久寻觅渴望得到的两张照片。一张是1948年,青春焕发的黄宏嘉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教学楼前的留影,一张是1949年他与妹妹黄颂康在被战败的日本皇宫前的合影。我郑重地接过这两张照片,端详一阵,又一层层小心翼翼地包好,也藏进我的西装的内口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