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传统观念、现实国情、政策导向等方面原因,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未能准确、充分地回应现时代社会要求,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与社会秩序恶化,催生了群体性事件.而对于已经产生的群体性事件,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处置效果也并不理想.通过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理念,构建公正有序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社会治理模式优化,关键在于权力必须将支撑社会治理运行的核心地位让渡给法治,由此构建以法治为主导,权力、社会自治有机协调配合的社会治理模式,最终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活以及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直接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状况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发生如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  相似文献   

3.
4.
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活以及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直接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状况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发生如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地震谣言事件等59起典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时间特征、领域分布、持续时间、参与主体特征、应对情况、治  相似文献   

5.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社会"燃烧物质"、社会"助燃剂"和社会"点火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减少社会燃烧物质、增加网络灭火剂、降低点火温度等措施进行综合防范治理。  相似文献   

6.
赵晔  钱继磊 《行政论坛》2012,19(4):76-81
行政执法权是行政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行政执法的理论研究与实务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深层次上至少与历时性因素、共时性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结构因素的阻碍力量不无关系。社会治理是当前凸现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对于我国行政执法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影响。具体而言,应从如何理解行政执法的价值目的、行政执法的主体范围如何才能有利于其价值及目标的实现、行政执法仅是执法主体去利用外力去强制执行和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当前行政执法难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四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1)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本质必然联系。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布劳借助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兼顾了微观与宏观社会层次,阐释了价值观促进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当前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3)
网络秩序失衡已经成为网络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从X市所有县市区的市民网络参与情况调查分析来看,网络秩序总体上平稳有序。但也存在着政府单边治理现象比较突出、网络以管代治情况比较普遍、网络法治能力水平比较滞后、行业组织扶持力度比较有限等问题。建议基于社会治理的视域,大力推动网络多元治理,逐步调整以管代治模式,不断推进网络法治建设进程,注重培育网络行业组织,重视加强网络名人统战,着力提升网民网络素养,深化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郑春勇  张苏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98-106,142,143
网络世界里普遍缺乏宽容精神。如何提高网络宽容度、建设网上和谐社会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网络宽容"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宽容度量表对强国论坛和天涯论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方论坛网络宽容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上要好于"草根"论坛,而网民的群体特征、商业利益、舆论氛围和现实社会矛盾则是影响网络宽容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网络社会治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强化规制,减低不正当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网络群体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回归现实,重视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中杰 《学理论》2014,(5):61-62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在大量进行土地的征用,在这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损且通过常规途径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于是他们就采取不正当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和谐与安定造成了巨大影响。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部门,应充分体现自身的职责,在法律范围内治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效应与治理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偏远民族地区农村再一次处在诸多利益分化调整时期,各种利益要素在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社会矛盾和非稳定因素得以产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既有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影响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同时也有宜泄群众不满情绪、缓解偏远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整合的警示作用.因此,在研究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时.要坚持以构建民族地区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强偏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内容,提高偏远民族地区农民和基层党政干部的法律素质为重要措施,畅通偏远民族地区农村民意诉求渠道为重要途径,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为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以新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而开展的社会行动逐渐出现并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遵从常人方法学倡导的对个体日常行动的考察,认为网络社会行动呈现出流变性衍化及双重性逻辑,网络的多元复杂性表明网络秩序治理不能采用传统的社会权力运行模式,"耦合"思路是一种可能性的治理路径,即实现政府、企业、网民三元主体的协同治理,通过价值共识下的内部耦合和多元共管下的主体间耦合,开展网络秩序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比赛中的不正之风,尤其是足球领域的"假赌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和高层的关注。借助治理理论可以发现,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未能形成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有效治理框架,这是导致竞技体育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和体制原因。治理竞技体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应改革现有"政府独大"的管理体制,树立"多元并存、相互制约、分工合作"的治理理念,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谣言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跨界治理视角下社会冲突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科层体制的管理模式与社会冲突的跨界特征之间正在形成强大的结构性张力。深入研究社会冲突的跨界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实现对社会冲突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动态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亟待破解的一项重要议题。通过引入跨界治理理论,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区域问的公共政策差异、政府部门间的"碎片化"管理、行政体系内信息的纵向控制、利益补偿中市场机制和公民参与的缺失是中国社会冲突形成的重要原因。建立中央政府层面的跨区域利益协商和平衡机制,搭建地方政府间的经常性对话机制,形成层级政府间的授权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式治理模式是社会冲突跨界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国内群体性事件频发,而现有的国内学者和理论家在经历十多年的研究后进入了"工具困境"时期。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和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引入到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中来,通过社团结构分析、网络动态演化和沙堆模型来解构和分析群体性事件从生成演化至最终爆发的过程中,利益群体的结构变化及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等相互作用的传导。并在新理论视角的分析下,提出了不同阶段的政策建议,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政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主要是指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政治安全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处于结构合理、功能配合、运转协调、变化有序的良好状态。政治安全与网络舆情治理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期对于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对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即对网络舆情导向能力和信息技术控制力的提升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有利于促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利于促进政治制度创新,维护政治制度安全;透过网络舆情有效解读民意有利于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党地位;规范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变迁,为了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实现网络舆情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向度和治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以此促进网络舆情治理与政治安全的良性互动,进而有效推进网络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快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中产生了社会分层问题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学界对引发社会分层现象的原因分析尚欠深入。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立论基点,运用社会运行发展的复杂性理论,在多学科的学理支撑下,从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整体流动乏力、教育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化程度低和等级观念影响及社会进取精神缺失的维度,可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廓清,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