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2年我在湖南长沙市做律师时,就和台北万国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现台北律师公会理事长范光群先生有业务联系。我去年准备去台湾时,范律师来函说:“如果来台务必通知我。”到台湾后我受到了范律师的热情接待和宴请。席间范光群律师  相似文献   

2.
那一天     
2006年11月的某一天,我通过了司法考试。这是我第5次参加司法考试,这一年我33岁。拿到司法考试成绩的那一刻,我也体验了一把“范进中举”似的疯狂。2008年6月的某一天,我在律协参加实习律师培训,那天负责培训的律师是许智慧律师和徐家力律师,他们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大咖.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给你们讲在国外的感受的合 适人选,因为我已经在国内生活了。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1年,但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在中国做律师必须是中国公民。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一种趋势,留学生侧重于“留”而非“学”,你在美国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回来。朋友教我一句最简单的答案——“爱国”。我是为了回来而离开的。从1986年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在那儿呆着。当然回来的时间却整整耽搁了8年半。 小时候,我家住在国务院宿舍里,当时有一个“摘帽右派”,他是原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相似文献   

4.
张纯 《民主与法制》2020,(12):41-43
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的一段话颇为透彻和经典:“律师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其中,“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是长期困扰律师执业俗称的“老三难”问题。近年来,随着政法机关相继出台许多政策举措,着力破解律师执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建立和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为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28岁离开农村到县城工作,38岁到省城做律师,48岁到北京开律师事务所,58岁在美国纽约办律师事务所……这是一个农民之子到著名律师的不平凡历程。靠一本《刑法》起家1979年底,中国恢复了律师制度。岳成所在的黑龙江省海伦县司法局也开始招考律师,很多人开始鼓动岳成去试一试。因为10年“文化大革命”,中国的高考制度废止,18岁的岳成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学业只能回家务农。岳成记得当年报考律师之前非常犹豫,在他的心目中,律师是一个很神秘的职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而自己当时完全是法律的门外汉。“自从报考以后,我每天很早起来就要背诵法律条…  相似文献   

6.
大家好!我是来自盈科北京的曹晓静律师,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执业十年的成长感言——向前一步,“盈”风起舞!从2009年到2019年,从律师助理到盈科北京婚姻家庭法律事务部主任,我做婚家业务十年,在盈科十年。  相似文献   

7.
“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种族平等。我也有一个梦想,做一个律师,一个成功的律师。”如今已是北京齐致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单卫红充满自信地说。上中学的时候,单卫红看了不少外国电影,电影中律师为弱者和遭受社会不公平对待的人们伸张正义、...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做律师的朋友,会是什么体验?律师回答:把我留在你的电话簿里。没问题时,我是个电话号码;有问题时,我是一个工具人。这个略显搞笑的调侃,令人啼笑皆非。律师,这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的职业,留给人们最初的印象,是谈判桌上的慷慨陈词,是法庭上的舌战群雄。而如今,他们又常被冠以“工具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9.
“做律师不能忘记人大代表的身份,做人大代表要发挥律师的专长。”这是阜新市人大代表、辽宁凯旋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洋的体会。几天前,我们采访了王洋代表,感受到了一位人大代表对百姓的真情。  相似文献   

10.
“律师阿姨,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有一次给小学生做普法讲座,讲座完毕之后,一个小男生怯生生地走到我面前,拿着他的电话手表要加我好友。“好呀,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米。”我以为小米是因为买了电话手表感到新鲜,才这么热衷于加好友,直到一天晚上。  相似文献   

11.
“做中国最好的诉讼律师!”这是北京市燕园律师事务所杨培国律师的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12.
王智  王玲 《民主与法制》2007,(4S):22-23
他曾经是一名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律师,7年前为了扬名他不惜以身试法。7年后,他再次在沈阳“扬名”,只不过这次他却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美剧《疯狂前女友》第四季中的一首歌曲《千万别当律师》,让诸多美剧迷的耳朵怀孕的同时,也将律师这个特殊职业难以获得幸福的问题抛到了社会公众面前。然而,在一些律师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本期专题报道五位律师以自己的执业故事精彩演绎了做律师,至少在明矩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即便做不到“幸福满满”,幸福也一定会来敲门。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寻找打开律师行业幸福大门的钥匙吧!  相似文献   

14.
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做一名优秀律师,这是我的梦想。1973年,我被高压电击倒,当医生把我从死神手里拉同来时,我却永远失去了有臂左腿。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和健全人相伴,从没把自己看成一个“残疾人”。1982年,我以良好的成绩高中毕业,却因身体原因与大学无缘,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迷茫、无助与自卑。父亲对我说“你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我不愿意靠学门手艺或是开个小店维持生计,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5.
于新涛 《乡音》2015,(4):29
“当律师,伸张正义是我儿时的梦想。没想到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20年,虽然辛苦,我想我会一直走下去!我要以法律为武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高碑店市政协常委、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淑英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她对律师职业的坚持和热爱。在高碑店市,提起王淑英,有人称呼她“王律师”,有人称呼她“王大姐”,还有人称呼她“王老师”。虽已年近五十,但她仍不遗余力地奔走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路上、法律援助的路上、普法宣传的路上,对得起大家给她的每一种角色定位。作为一名职业律师,从业20年来,她受理大案、难案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6.
在律师执业环境寒冷,律师业被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困扰的今天,珠海的律师无障碍会见制度让律师感受到了春天的一丝暖风(《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7期《律师会见无障碍》)。然而,虽然保障律师会见权的新《律师法》实施已有两年半之久,“会见难”问题却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观,暖风尚未融化冰雪。究其原因,某些侦查机关和看守所的阻碍不可不提。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初我光荣当选为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并有幸再次连任。最初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感,为了对得起这份荣誉,我要更努力地把自己的律师工作做得更好。但随着履职的深入,我深深地感到“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一名律师,我可以发挥我的法律专长参政议政,通过履行人大代表法定职责这一途径,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为我们国家的民主与法律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女律师。刚入行的时候,就有人劝我:女生,还是不要做律师了,太累!确实,做了律师后,发现自己就像上了一台没有暂停键的跑步机,唯有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而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我们女性却不可避免地因为体力、家庭、孩子等原因受到种种羁绊。  相似文献   

19.
作为律师,特别是刑辩律师,我们经常遭遇理想与现实的激情碰撞。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我经历的一幕,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那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的深刻含义!我叫王欢,来自北京盈科(长春)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法庭幽默小偷的辩解法官:“你说钱包是你捡来的,那你捡到后为什么不马上交到警察局去?”小偷:“因为那天警察局内没有人值班。”法官:“那么,为什么不第二天送过去?”被告:“因为第二天钱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了。”(秦会敏荐)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路边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秦会敏荐)终于明白在律师竭尽全力的辩护下,被告人终于被宣布无罪释放。在法院门口,律师问被告人:“你已经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