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我省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心丝毫不能偏,加强"三农"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发展"三农"工作各项措施丝毫不能松,全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无农不稳。农业是基础,我们必须要把农业做强。""农民、农业的问题,最终汇聚于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的问题。""一切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惠于民,而农民是人民中最大的群体,我们要想办法让农民更富。"……"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焦点热议之一,今年依旧如此。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几天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展开  相似文献   

3.
《政策》2012,(1):1-1
2011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省仍然取得了农业全面丰收、农民大幅增收的好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我们的国情、省情决定的。湖北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正又是一年春光好,乡村振兴正当时。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进行了具体部署。"三农"工作迈入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的发令枪声已经响起,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赫然在目。我省代表纷纷表示,吉林基础雄厚,一定能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跑"三农"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李俊超 《群众》2013,(3):26-2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三农"工作的科学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一、当前"三农"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的战略阶段新时期的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到了由传  相似文献   

7.
1月25日一大早,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的钟立新代表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首先讲到夯实‘三农’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让这位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乡长感到既振奋又有压力。不止钟立新,参加本次会议的众多代表,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地区、何种行业,都对"三农"有着一份同样的牵挂。  相似文献   

8.
《政策》2016,(1):35-37
<正>"十二五"时期,湖北"三农"黄金时期实现了黄金作为,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亮点,为湖北"竞进提质",加快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湖北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三农梦"将会成为"湖北梦"...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4)
正重农固本乃安民之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文件指出,做好"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以新理念引领"三农"新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是中国诸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即走农业现代工业化的道路。那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情况下,"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也由农民温饱、小康问题转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要抓住"三农"问题重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供销合作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农民生活需求加速升  相似文献   

13.
张郁 《人民政坛》2013,(4):10-11
"三农"依然是"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地位,引起众多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的共鸣。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云英代表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内容,她希望回去后尽快把这些传递给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9,(5):6-8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最近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5.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武汉市新洲区从实际出发,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004年迎来了8年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好水平。新的一年区委、区政府面对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还不优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实现“都市农业大区”的目标,在科学规划、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农村劳力转移等方面都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围绕党委、政府这一中心工作,发挥政协职能一直是睢县政协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2年以来,睢县政协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做好该县“三农”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中旬,南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用一周时间,前往官桥、丰州、翔云等10多个乡镇,看项目、听汇报、查资料、走农户,深入了解农业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这是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助推"三农"的一个缩影。南安市是福建省农业大市,有农业人口112.2万,"三农"工作不仅关系到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百万农民切身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农"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  相似文献   

18.
易炼红 《湖湘论坛》2003,16(3):46-48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做好政府工作的九条经验和体会 ,其中一条就是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并且提出 ,政府工作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这表明 ,我们党和政府在认识上、在工作部署上都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而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农惠农政策,就像和煦的春风,吹进亿万农民心里,更让来自农业大省河南的人大代表们倍觉亲切。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代表们就农业与农民补贴、粮食增产与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就业等涉农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邓道坤 《政策》2003,(3):4-6
一、树立四大理念,增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 的责任感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发展很快,成绩很大。特别是"九五"以来,我省农业在困难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虽然遭遇了"三涝两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发展格局。传统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正在形成,农村产业结构逐步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