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刑事案件中的笔迹样本,是指由犯罪嫌疑人、经侦查而确定的重大嫌疑分子亲笔书写的,用来同检材字迹作比较的笔迹材料。它是鉴定人员认识检材笔迹所包含的未知信息并进而做出认定或否定结论的客观依据和基础。收集笔迹样本的程序是否适当,样本的来源是否可靠,数量是否充分,质量是否合格,对于笔迹检验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10家司法鉴定机构2017-2018年的130份笔迹鉴定意见书为研究样本,发现目前笔迹鉴定意见书较为普遍存在重结论轻程序、分析说明模板化、比对表标识不规范、非确定性鉴定意见不断增多等典型问题。对此,可以从统一并提高笔迹鉴定表述标准,加强笔迹鉴定文理表达研究,把握笔迹鉴定表述的简略性与详细性、模糊性与准确性、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特点等方面,对笔迹鉴定意见书的制作与表述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笔迹鉴定的条件在于笔迹特征、仪器设备、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要符合规范要求。笔迹鉴定首先应分析检材、选择特征,然后分析样本、选择特征,接着评断异同、作出结论,最后制作鉴定书。将计算机鉴定与人工鉴定结论进行对比,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鉴定意见是发现事实真相和解决案件争议的关键证据,然而在实践中针对同一鉴定事项,有时呈现不同的意见,甚至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致使人们对鉴定意见产生争议和质疑,法官面对冲突鉴定意见时难以采信。以笔迹鉴定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和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后可知,产生冲突笔迹鉴定意见有诸多因素,可以归纳为启动程序、鉴定材料、技术标准、重新鉴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应尽快通过制定样本收集规范、完善重新鉴定程序、加强鉴定意见综合审查等手段构建冲突鉴定意见预防机制,通过优化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复核鉴定和参加审判等构建冲突鉴定意见选择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司法鉴定为诉讼服务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笔迹的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是书写反映的方式变化具有多样性。签名笔迹多样性的判定及其鉴定方法,涉及签名笔迹书写习惯多样性的判定和签名笔迹多样性与伪装、变异、变化特征的区别等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笔迹检验的综合评断阶段,检材与样本的差异点常常包含了因笔迹多样性所致的差异。鉴定结论性意见因不同的差异情况而有不同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工具作案在当前的刑事犯罪中是很常见的,但由于工痕样本不能象手印样本、枪弹痕迹样本那样通过查档获取,致使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对工具痕迹的应用很少,甚至对于现场的工具痕迹不提取。本文仅就几例成功应用工痕遗留样本破获刑事案件谈一下痕遗留样本在侦破农村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笔迹分析是笔迹鉴定、比较检验的重要环节。笔迹鉴定是通过对检材,样本特征的比较检验,根据对符合点、差异点的综合判断,最后作出认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鉴定结论。如果检材和样本笔迹所表现的文化、年龄等基本条件存在的差距,自然就不存在进一步进行比较检验的条件。由此可见,笔迹分析画像,是笔迹鉴定、比较检验的重要环节。因此,根据笔迹分析画像,是笔迹鉴定进  相似文献   

8.
笔迹鉴定是依据经验知识探索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是否同一的一种鉴定活动,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如果没有鉴定直觉的存在,笔迹鉴定将寸步难行。因而在笔迹鉴定过程中的直觉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为采取初始鉴定行为提供指引的作用。其存在形式主要有鉴定行为获取的直觉和初始鉴定结论发现的直觉。我们应该对笔迹鉴定过程的直觉有所认识并做好笔迹鉴定过程直觉偏差的控制,控制手段主要在于对文书鉴定人员自身提高要求及在外部对笔迹鉴定程序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9.
在侦查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司法鉴定的规范中,相关的法律规定较为抽象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办案机关在鉴定的委托、鉴定送检材料的收集规范、鉴定意见质证采信等有关程序方面存在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相关程序的规范管理机制缺失,鉴定办理程序的有效监督和鉴定意见审核运用缺乏明确规范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笔迹鉴定中,差异点与符合点的评断是构成鉴定意见的物质基础,且差异点和符合点的数量、质量往往是作出肯定或否定鉴定意见的分水岭。而笔迹特征中的差异点又是必然存在的,如何正确认识笔迹特征差异点,对提高鉴定意见的科学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因而,归纳笔迹检验中差异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明确发现、判断和分析差异点的方法,可以避免实践中鉴定人只重符合点,不重差异点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1.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相似现象,在笔迹检验鉴定中,也毫不例外地存在着相似性的现象,而且这种相似性现象始终存在于笔迹检验鉴定的全过程,因此相似性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就突显了其重要性。相似性在笔迹鉴定中影响到检材样本的收集、笔迹检验的步骤和方法、对笔迹鉴定结论的综合评断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笔迹检验中,应用马氏距离的方法对笔迹特征进行量化处理,根据笔迹特征的综合性分析,能快速、准确地对检材与样本的符合程度进行评断,从而优选出与检材最为接近的样本材料,为认定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作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因此,正确地认识笔迹鉴定中的漏笔画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将对笔迹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笔迹样本的母本需要专业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即便如此,设计出来的母本也不尽如人意。笔迹样本提取专家系统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笔迹鉴定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这套系统,工作人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先只有笔迹鉴定专家才能完成的母本设计工作。经测试,这套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过程短暂,灵活智能,匹配准确等优点,可在实践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练习摹仿签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习摹仿是摹仿者在摹仿笔迹时常用的手段。因为摹仿者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被摹仿笔迹研究和重复摹仿,摹仿笔迹与真实笔迹相似程度较高,因此鉴定难度较大。由于中文签名字数少,更利于摹仿,所以鉴定练习的摹仿签名真伪就更加困难。对此问题我们做了实验,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对练习摹仿签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在汉字书写上可能会受到其母语文字的影响,在笔迹上形成一些特殊的特征。在一起彝族人汉字签名案件的检验中,对照该嫌疑人彝文样本与汉字样本,发现彝文书写习惯对汉字书写产生负迁移。由此,获得以下经验:样本的价值不可一概而论;彝文与汉字也有比对的价值;特征价值也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7.
汉字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各类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案件和纠纷中,经常遇到作案人或当事人练习过楷书或行书等字帖,难以判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书写的情形,从而增加检验难度通过文献查阅法和综合实验法,归纳出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的特征种类及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其笔迹特征的特定性和稳定性,探索具体检验方法,为准确鉴定该类字迹寻求理论支持,并直接应用于实际案件签定工作,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的、可靠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8.
签名笔迹的字迹一贯具有数量少、检验难度大的特点。近年来,签名检验案件增多,出现了摹仿水平高、伪装意识强、平时样本收集难等新的特点。为了提高签名笔迹检验的准确性,应当拓展样本收集权限,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实行鉴定结论分级制。  相似文献   

19.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因此,正确地认识笔迹鉴定中的漏笔画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将对笔迹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