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存在分类标准不明确、分类价值不突出等问题,需要对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过程决策模型等十个政策模型进行分类重构,从理论基础、政策系统、决策主体三方面揭示出这些模型的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价值,以提高决策者对模型参考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系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曾志敏、李乐两位年轻学者、博士研究生合撰的《论公共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构建》一文,首先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公共决策理论,认定它们的基础在于个体理性;接着从现代哲学的公共理性尤其是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和"公众"的界定出发,构建了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决策模型,以期在公共决策中实现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内在融合;然后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案例,探讨了该决策模型的应用与验证。这不仅对决策理论的发展有所推进,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克服目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0年中,监管改革聚焦于改善监管质量。作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监管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监管决策领域的热门实践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监管影响评价"的理念,给"监管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推行"监管影响评价"。"监管影响评价"通过严格地检查一系列可选政策方案的影响和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是否和如何监管而达致公共政策目标的关键信息,试图在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同时设计出最正确的政策方案。"监管影响评价"实践背后有四种理论逻辑:授权、民主治理、理性决策和象征性政治。"监管影响评价"是循证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监管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在决策方案选择上坚持理性导向,将"监管影响评价"内化为政策决策流程,增强决策部门间协同决策的能力及决策人员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项规范性理论研究,超越于现有公共决策理论的个体理性基础,基于现代哲学的公共理性而建构了一个公共理性决策模型,重点讨论了公共理性的内涵以及公共理性决策模型的性质、构成主体、决策方式、应用性条件以及它在决策理论研究上的创新之处。在理论上证明了公共理性决策模型可以实现公共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内在融合,从而使得公共决策结果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以及民主政治的价值要求,并认为公共理性决策模型对于消弭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可能的民粹主义倾向具有规范性的理论启示意义。作为一种公共决策的政治性理论,公共理性决策模型的适用边界及其操作化问题有待进一步理论探讨,它也有待于实证检验及修正。  相似文献   

5.
综合采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基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政策过程,旨在呈现一个基于中国本土化经验的、政治精英主导的、上下联动、多阶层广泛参与的公共决策过程。研究结论认为,基于西方经验的传统精英决策模式在我国文化政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基于政治体系的不同,该模型在解释我国文化政策演化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此,在与传统精英决策模型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提出了更符合本土化经验的"政治理想推动的精英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6.
田红静 《学理论》2012,(7):98-99
《管理行为》是赫伯特.西蒙最重要的著作,在书中他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更是提出了决策过程理论。而第四章《管理行为中的理性》是该书也是他的决策理论的核心。基于对该章的阅读,并以其提出的"理性"概念为引子来对决策理性进行探究,内容主要涉及决策理性的内涵、决策理性的若干争议、决策理性的趋向,以及对决策方法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曦凌 《行政论坛》2011,18(2):58-62
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的思想背景包括理性观的进化、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公共行政学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为这一研究是对行政决策的理性维度研究的重要补充。综览现有研究成果,需要在人性假设、致思取向、研究思路等方面予以改进。建立在对其思想背景、学术价值、理论基础的分析、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框架的构想,主要包括: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逻辑起点,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研究的理论假说,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基本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西方公共政策决策模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决策理论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决策理论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对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组织过程决策模式、政府政治决策模式、感知过程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并试图从决策主体、决策类型、决策过程三方面揭示出这些模式的内在联系。一项政策的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 ,公共政策决策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决策模式的运用也因时代背景、政治体制、领导人性格、问题的性质而相应地变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变成由大众理解接受的过程,其实质是理论武装大众的过程。在西蒙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视角中,大众接受一种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决策过程,是决策者——人依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做出的理性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但决策过程中的理性不是完全的,而是有限的,决策追求的不是最优,而是满意,因此,从外在强制到内在驱动的过程转化,无疑对于理解现实中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种决策是合理的,这是萦绕公共治理领域中事关决策标准且具有争议性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决策认知的核心要素“价值—证据”为二维变量,划分非理性决策、工具理性决策、价值理性决策、复合理性决策等四种基本决策类型。通过对决策理性逻辑演进的脉络分析,刻画公共决策从非理性到单一理性再到复合理性的范式嬗变路径。研究认为,复合理性是公共决策理性标准的前瞻性演进方向,其决策合理性证成建立在决策环境全景认知、主体包容认知以及目标综合认知基础上,对决策者的认知思维、资源和方法手段提出更高要求以统摄公共价值和事实证据之间的张力与合力。面向数智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改善了决策认知条件,为生成复合理性公共决策所需的新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行政决策理论的知识体系对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给予“科学”描述,为行政决策的一般模式建构提供了参照图景。面向古典决策理论,它具备了社会批判理论的某些特质,确实也执守着工具性理论形态的逻辑进路:在坚持科学理性建构逻辑的同时,呈现“区隔”价值理性的某些倾向。这使现代行政决策理论困囿于“自我”反思能力弱化、决策实践主体理性能力抑制以及行政决策本质厘定失位等发展境遇。因此,基于复杂性或不确定性的行政环境维度,思考并探索契合行政实践的决策理论发展途径,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行政决策理论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决策科学化的研究是从多个角度展开的,偏好整合在决策的过程中,为降低决策风险,达到科学决策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为偏好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讨论了现代决策对偏好整合的现实需要,最後从合理组织结构、转变观念、完善信息沟通和掌握整合的艺术和技术四个方面说明如何在决策申有效地实施偏好整合。  相似文献   

13.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5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式: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公民参与的路径。中国在公共决策中如何吸纳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托马斯的模式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经历了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公平为主的新公共行政决策时期和市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政策时期。上述各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目标囿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不能科学地反映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有必要透过复杂的政策现象,超越具体的决策过程,于其中提炼旨在主导一切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基于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其价值目标只能是社会属性与利益属性交融统合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有赖公共政策制定与运行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含政府决策能力现代化。当社会政策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政策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持续存在时,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可能会无意识地造成政策供给偏差。这一偏差的出现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决策者决策能力、决策机制及决策技术等因素相关,其存在不仅会抑制一些合理政策需求,还可能恶化政策问题,浪费政策资源,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应通过加强政策理论教育、强化民主决策意识、完善科学决策机制、采用先进决策技术、提升决策能力水平等措施减少客观政策供给偏差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合法性之所需,也是行政决策目标实现之所求.政府的政策宣示和公众的参与需求的契合,催生了我国丰富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实践.然而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实践的表面繁荣,却难以掩盖其实效的差强人意.我们应当深化行政决策者的公众参与意识,完善参与式行政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现有公共政策的失误在最近的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中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其根源从哲学的层面分析在于现有公共决策主体的秩序环境、组织结构和超强制性地位导致的政策自负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公共政策的“锁入效应”和政策刚性源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政策惯性 ;而公共选择则从私利的方面考察公共决策权的寻租问题。现有公共政策的改进走向将是多元决策模型 :改革内容为 :重构决策权限 ,重设决策机制和重提决策绩效。  相似文献   

18.
协商决策:我国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依平 《理论探讨》2008,14(2):142-145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标志着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通过公民参与和协商讨论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协商决策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在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合理精华和总结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汪伟全 《理论探讨》2007,(4):148-151
政党政治是当代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而政党是公共决策的重要主体。政党在公共决策中扮演了五种角色和功能,即政策目标的创制者、利益表达和聚合者、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公共决策的监控者;政党的决策运行机制,如政党的公共决策价值取向、政党的决策能力、政党的决策体制,都对公共政策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中国执政党公共决策体制存在不少弊端,导致了决策主体模糊、摩擦成本增加、决策监督和决策责任的弱化等问题产生;针对我国执政党决策体制现存问题,围绕提升执政力,必须健全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听证制度: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决策原则的贯彻实施和决策目标民主与决策方式民主诸方面论证了建立听证制度对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接着通过对美、日等国决策听证制度的考察,并结合我国政府决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分析了建立决策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决策听证制度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