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生根  周慧 《法律科学》2007,25(2):57-71
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有哲学和伦理学上的依据.历史上有关学术自由法律界限的学说主要有绝对自由说、限制行为说和限制利益说.对学术自由的客观限制主要来自于某些法律价值,即学术自由应以个体权利、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为界.个体权利成为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主要是指教师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和机构的利益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学术自由权利社会化使学术自由权利主体间的侵权行为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于著作权、人格权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公共利益的界限主要表现在公共秩序与安全对学术自由行为的限制.国家利益的界限主要表现于国家安全利益对学术自由行为提出的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2.
法律该不该限制自由,法律该在怎样的程度上限制自由,法律限制自由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所争论着。法律与自由的关系的确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Proble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中关于法律与自由在多个领域中的关系的阐释框架,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孙笑侠  郭春镇 《法律科学》2005,23(6):110-118
在美国法上,法律家长主义是指法律为了当事人自身的利益而限制其自治。在理论上,对法律家长主义争论主要是从法律经济学和法律价值论两个维度进行的,对家长主义式的规定有无效率、法律是否应保持价值中立和自治这一价值在法律中的地位进行探讨。在实践中,法律家长主义在美国合同法、行政法和宪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当事人的缔约自由、表达自由、平等权等进行限制,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中的某些行为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自从1986年初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以来,为在各方面与共同体成员国及共同体本身进行合作,已经采取了一些重要的协调步骤,其中以立法较为突出。现在已有若干法律和法律修正案生效。这些法律都反映了1985年12月的第47号法律所提出的目标,逐步使西班牙国内法与共同体法律秩序相适应。政府及其各部亦被授权从事这方面的努力。1986年6月27日颁布的《外国投资限制解除法令》(第1265号法令)即其一例,它于同年7月1日生效并取代了1947年10月31日的投资法令。一家杂志评论指出,1947年的投资法令是西班牙实行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它引导西班牙1959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而新近的投资限制解除法标志着西班牙按照《共同体资本移动自由规则》,确立“自由投资规范”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胡充寒 《河北法学》2002,20(3):10-13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公民的自由,它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确保人民真正享有广泛的自由,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同心同德搞四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公民的自由,指的是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和限度内,依个人意愿支配自己行动的一种基本政治权利。毛泽东同志在解释公民权时,精辟地指出:“所谓有公民权,在政治方面,就是说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张静 《法制与社会》2010,(7):5-5,14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的分离使其存在备受争议。本文将就其可罚性、与责任主义原则的冲突与调和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论遗嘱自由之限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流 《河北法学》2000,(2):65-68
遗嘱自由原则是罗马法所确立的重要的继承法原则,并为现代各国立法所采用。但遗嘱自由有其弊端,应进行合理的限制。本文比较世界两大法系国家对遗嘱自由限制的具体作法,提出我国继承立法在遗嘱自由限制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完善我国的遗嘱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扣押财物的法律界定刑事诉讼中的扣押财物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对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进行扣押,或者根据侦查犯罪之需要,对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进行查询、冻结的法律措施扣押财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集固定证据,使该财物成为刑事诉讼中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诉讼证据,从而保障刑事诉讼法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尽可能地追回款物、减少国家和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不使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便宜从中可以看出扣押财物的法律特征是:其一.扣押财物仅仅是…  相似文献   

10.
皇帝也无奈     
何进 《江淮法治》2009,(8):37-37
中国古代的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谓“君权至上”,他们不仅从理论和制度上享有至高的权利,而且在实践中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制度等一切之上。而“君权至上”在司法方面的体现,就是法律的适用甚至是制定等所有活动,均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的,皇帝在适用法律方面具有几乎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权。中国古代皇帝拥有的这些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利,往往会使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司法实践都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在法律适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但其实这种看法或观点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说的法典化,一是指将涉及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尽可能地集中在一个法律文件中,减少搜检的难度;二是指立法时应尽可能多地注意到社会关系彼此的联系,对关联紧密的社会关系尽可能用同一法律文件来容纳;三是明确法的层次性,不能用部门规章或行政法规来代替国家的...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金融创新。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金融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向。商业银行的建立、中央银行调控功能的专门化、金融市场的建设都在进行中。同时,金融业也在不断地对外开放,逐渐与国际金融业走向一体化,如放宽外国金融机构在华的业务限制、加强国民待遇、不断实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将更是如此。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更加灵活,其与存款者、投资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它打破了原有的金融业务分割的局面,实现了业务的交叉,这些都使传统的《金融法》已不具效力,需要更新,需要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法律。同时,金融创新规避法律的功能要求我国金融法实行合理化,从而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发展。只有与金融创新相配的《金融法》才能使金融法规具有法律效力。为此,金融立法的紧迫性已尤为突出。我国致力于经济法、金融法研究的法学专家早已开始行动,开始为新世纪的金融立法而著书立说。听听江平教授的精彩演讲,也许会有更多的感受。我们期盼有更完善、更适应我国国情的新《金融法》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司法自由裁量权合理运作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自由裁量仅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法学家提出的重要理论。它的本意是指在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过程中.为了使判决公正合理.法庭(或法官)可灵活运用法律规范的权力。其目的就是使法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协调.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使法律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公正转化为个别公正。然而.实践证明.司法自由裁量权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正确行使这项权力.可以克服法律规范的保守性、僵硬性和模糊性等一系列弱点,使法律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不致于因应付社会变化的需要等情况束手无策而削弱其权威(即促进法治);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法与WTO规则不一致情况下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WTO规则中协定和协议及具体条款的分类。保证WTO规则在我国准确、全面地实施,既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为了履行承诺、减少贸易争端、减少我国中央政府在DSB中成为被告甚至是败诉的可能性。而有效地减少这种可能性,就是尽可能使得国内法律规范与WTO规则不相冲突。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言,就是尽可能在法律适用方面体现WTO规则的精神,防止因裁判而导致违背了WTO规则和入世承诺。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分析经常引发贸易争端的协定和条款上,从中找出解决这些经常引发争端的协定和条款…  相似文献   

15.
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当事人意志的尊重,也体现了私法的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原则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但是纯粹的、完全的合同自由已经不存在了,合同自由原则受到了来自公法上和私法上的多重限制,对合同自由原则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法律上的利益平衡。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反映在很多方面,例如合同法其他原则对合同自由的限制、合同法上格式合同制度、强制缔约制度等对合同自由的限制等等。我国合同法既没有明确表示合同自由原则,也没有明确规定合同自由受到限制,因此我国合同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在将来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合同自由原则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与限制是合同法中重要的价值理念,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合同法中的自由,是指交易主体在订立、变更、履行合同时可充分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合同法中的限制,则主要体现为通过设置相关法律制度以规范交易主体的义务履行。如何在合同法中更好地建构自由与限制的实质价值体系,则是今后立法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典名句     
《中国检察官》2008,(2):F0003-F0003
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洛克 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法律创设的目的在于公民的安全、国家的防务以及人类生活的安宁与幸福。那些最初制定这种法律的人要人民相信,人民的意愿被写进了规则并使其生效,一旦规则被接受和通过,将会使人民过上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罗马法的遗嘱自由原则作为遗嘱继承制度的前提和先导,已经为世界各国的继承法律制度所接受,成为各国财产继承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正如公民的其他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一样,所谓的遗嘱自由也不是绝对的,它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无论是在实行“相对遗嘱自由”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号称“绝对遗嘱自由”的英美法系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对遗嘱自由予以一定范围或一定条件的限制,从而在尊重被继承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性条款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 ;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合同自由及对合同自由的限制从根本上说都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法律反映,是由合同法的本质和目标决定的。合同自由作为《合同法》的首要原则,是《合同法》的灵魂和支柱,同时,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合同实质正义,并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新要求,《合同法》从许多方面对合同自由进行了必要限制。《合同法》的其他三个基本原则即合法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鼓励交易原则都不同程度地对合同自由进行了限制,以最大化的发扬合同自由的精神实质,保证了当事人正当的合同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