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高中选修课程的《科学思维常识》,是基于必修课程《生活与哲学》的延伸和扩展。《科学思维常识》教材的编写,从其宏观背景看,既贯彻课程标准的总体指导思想,又注重与必修课《生活与哲学》相互衔接。而从其具体编写思路上看,各部分之间又有缜密的逻辑联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科学思维常识》教材编写的框架结构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常识,即普通知识,包括政治常识、科学常识和生活常识等等。记得多年前上小学时,曾有一门功课叫《常识》。那是我最爱读的一门功课。那是饥饿加动乱的年代,在山中我能读到介绍政治、科学和生活的一册册《常识》课本,我曾经很知足。因为后来我自己在内心也设立了一门不断加厚和加深的《常识》课,我把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所获得的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常识都"撰写"进其中,供我碰到问题时"调用"和"查寻"。我真的为此而受益不浅。因为利用这些常识,我总能明辨是与非、辨别真与伪、判断善与恶、美与丑。我也因此而尽可能地明明白白做人,真真实实地生活。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那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经济学常识》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经济生活》的延伸和扩展,供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学生选修。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的教学既着眼于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要体现其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的山东高考试题来看,对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必修二《政治生活》存在的重复性知识达成一致理解,避免单纯地重复性记忆,是很必要的。【2011年山东卷】36【.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正>1958年10月《光明日报》上登出《本报五种专刊停刊启事》,宣布《哲学》、《史学》、《文学遗产》、《文字改革》、《民族生活》自11月起停刊。当时毛泽东正在郑州开会,他看到这个启事,就说:"《光明日报》的副刊和《哲学》、《文学遗产》等,应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1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高二的《哲学常识》、高三的《政治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特别是高二的《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的《生活与哲学》模块作为高中阶段政治必修模块的第四个部分,较之旧版哲学教材,其生活气息更浓厚又不失哲学的思辨性特点。然而,现在的高中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生活味过浓,哲学味不足,哲学课堂过于"生活化"和"庸俗化"的现象,以及将哲学知识通过其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的解读存在着诸多分歧。事实上,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政治实践领域中,创新并发展出了政治哲学的具体方法——从政治形式这个外表出发深入社会生活的批判方法。他主要是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把握政治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关系的深层结构,以此来揭示历史本质层面的经济基础与历史现象层面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是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唯物史观在政治领域的深化与扩展。  相似文献   

9.
插画在书籍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自己独特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信息,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主题及内涵,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能带来美的享受。笔者认为,人教版2008年3月第3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两幅插图存在着瑕疵,有悖于常识。现就两幅插图的不合理之处加以探讨。第一幅插图,教材第7页《动物听音乐》,插图的本意是说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5,(5)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以各种提问导入思考,依次展开并分析诸如生活意义、上帝、实在与真理、自我与自由以及社会道德等一系列的人生大问题。该书能把哲学思考、历史陈述和理性证明融入生活意义的追问中,已经完全达到了一般读者对哲学普及读物所能有的期待,既保持了专业水准又没有失去阅读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0,(2):18-33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今年政治课考试的范围和试卷内容比例是:经济常识约35%,哲学常识约30%,政治常识约25%,时事政治约10%。关于政治课教材部分,我们请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组织教育界权威人士编写了2000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百题问答,供考生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政治生活》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也就是说,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政治生活》课程功能的理想与教学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面对严峻的客观现实,政治教师如何在《政治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论性杂志的《自由中国》,关于经济的社论、论文并不多.不过,《自由中国》通过这些社论及论文,展示了其与国民党台湾当局迥异的经济思想.《自由中国》先是从“经济平等”的思想出发,抓住经济管制、公营事业等核心问题,对台湾当局进行批评;随后,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介以及受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启迪,《自由中国》摆脱了“经济平等”的模糊认识,逐渐形成了自由经济的思想,并试图通过对经济自由思想的阐释,来巩固其政治民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经济常识》教学和“基本路线”教育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作为《经济常识》教学的一条主线,通过《经济常识》的经济知识和经济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两者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真正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者相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我认为《经济常识》(上海版本)的  相似文献   

15.
不少学生认为,哲学是一门深奥玄妙的学问,难学难懂,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改变这种状况,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注重开采学生生活这一哲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让哲学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近年来,在哲学常识的教学中,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与学生相关联的社会生活实际,引领学生体悟“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从学生生活层面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哲学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它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常识》这门思想政治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经济生活》的拓展和延伸,供那些对经济问题、经济理论感兴趣的学生选修。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本课程所提供的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先后出台过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作为仅次于党章的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专门性党内法规,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在诞生背景层面上,二者呈现出解放思想与从严治党的继承关系,而在文本内容层面上,则呈现出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演变呈现出以制度建党推进思想建党、以依规治党推进依法治国的特点。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呈现出双重逻辑:一是为应对"四大考验"与防范"四大危险"而产生的基于回应现实的问题逻辑;二是为推进"伟大工程"与坚持"党的领导"而产生的基于长期执政的改革逻辑。  相似文献   

18.
欣赏雕塑家罗丹的名作《思想者》,我们常常被"孤独的思考者"所打动。艺术需要智慧和创新,教学需要心血和求索。"课改"之路,艰难曲折,更加需要思考和梦想、行动和创造。多年探索,且行且悟,我终于找到了推动课堂转型升级的新途径——主题教学。一、框目结构作比较特点鲜明可创新高中政治必修教材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倾向,把哲学作为生活观来理解。这不仅为当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契机,而且在哲学观的层面上改写了哲学只是世界观的传统功能,并且通过对生活理念、生活意义的深化研究,使哲学更自觉地发挥其关注人、关注生活的本性,实现其思维方式和研究主题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讲授新编《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本的需要,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集体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的自然科学问题》一书(林可济主编)。该书紧密配合新编课本的内容,根据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分类列题。每个条目除了讲清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哲学意义外,还注意联系了自然科学发展史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