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萍 《理论导刊》2016,(8):21-26
目前,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专家参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实践困境,因而需要对该制度进行深度考察。首先要对重大行政决策中专家角色重新解读,将专家角色定位为一种兼备公众与行政的双重属性,保持"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参与主体。此外,还需要对专家参与制度呈现的表现形态进行类型化分析,并从鼓励民间咨询机构发展、保障咨询专家独立性、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及建立专家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专家参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实践困境,因而需要对该制度进行深度考察。首先要对重大行政决策中专家角色重新解读,将专家角色定位为一种兼备公众与行政的双重属性,保持"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参与主体。此外,还需要对专家参与制度呈现的表现形态进行类型化分析,并从鼓励民间咨询机构发展、保障咨询专家独立性、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及建立专家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政策环评作为一项决策辅助制度,与决策模式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决策目标属性决定了政策环评的难度,决策主体属性决定了政策环评的深度,决策过程属性则决定了政策环评应采用的方法.文章从决策目标、决策者、决策原则等几个方面分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认为完全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和精英理论较为符合我国的决策实践.基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推导出我国政策环评的一般程序,包含了事前评价、中期评价和事后评价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十年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仍持续恶化,"环评风暴"不断,凸显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不力的现状。"补办"环评的存在削减了其预防性功能,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合理的责任体系都是我国环评制度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立法,才能走出环评的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5.
彭静 《学理论》2013,(14):162-163
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环境问题事关人类全体利益,环境影响的不可逆转的节点的滞后性要求加强环评制度建设。相较于美国而言,我国环评制度建设存在法规环评缺失、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缺乏等不足,环评重形式轻实质,环评实效不佳,环评制度亟待立法完善。与此同时,需不断完善环评执法和司法相关制度,各级环保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应切实履行职责,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环保法庭,推动环评诉讼制度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样本。它统筹协调处理行政决策所涉及的多种关系,以形成良法善治的制度合力。理论上,它对行政决策范围的界定、重大行政决策的判断标准、公众参与的模式、合法性审查的模式、行政决策的终身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回应或取舍。制度上,它对适用主体、重大决策事项划定方式、创新和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专家库和专家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决策中保证合理、有效的专家参与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既有研究讨论了专家的参与方式与知识类型,但无法充分回应相似决策需求和条件下专家参与为何产生差异化影响力的现实问题。基于“知识-政策”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专业知识渗透的分析框架,包含决策中知识输入、知识与政策联系、知识与政策互构以及决策结果与调整等四个阶段。结合过程追踪法与对比分析法,本文观察了S市“桥梁改善”与“店招管理”两项城市微更新项目的决策过程,发现四阶段各具体节点上的知识渗透效果存在项目间的区别。研究表明,知识与政策间有效的联系和共识生产有助于知识渗透并生成积极的专家影响力,而知识输入在专家普遍参与的背景下不一定产生实质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专家参与决策的理论解释,同时在知识渗透过程的类型和条件方面有待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民主过程的本质就是参与决策["1]。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假设的逻辑起点出发,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决策环境的变化,使公民参与决策变得非常必要。公民参与意识的兴起,对政府决策提出了新要求。公司必须参与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实现政府决策和民意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二八定律",基于实证分析,对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数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数据对这种分析进行了验证。"二八定律"显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在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数量问题上,"二八定律"显示了制度对于公民参与的困扰。进一步改进制度建设,是"二八定律"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是对政府机关行政执法的要求,也是对政府机关行政决策的要求。按照美国管理学家西蒙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可见,政府的行政决策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是从根本上实现依法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就深圳市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实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提出一些建议。一、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是指政…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过程组织与方法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科技决策一直是个专家统治的领域,不具备专门知识的公众,被认为无法了解科学的技术复杂性而被排除在政策参与过程之外。然而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效应直接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科技民主”的理念打破了“专家”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界限,认为,专家的意见只是社会总体决策的参考,公众应当具有参与科技决策的权力;公众参与技术评价方法被认为是针对现代社会中不确定、不平等问题的一种新的互动式解决途径;公众参与技术评价与决策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公众参与式技术评价被看作是在对现代技术风险管理过程中重新构建信任的一种方式。对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特征、方法与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学决策观与决策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新的科学决策观的确立与形成,对于完善我国的决策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观是以公众的参与为核心;以决策的回应为标志;以公众的互动为基石的新的决策观。我们必须建立以科学理性、平等协商、利益协调为特征的新的决策机制。努力建立与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凭领导者个人或某一部门独立地承担决策任务已经十分困难,必须借助专业的决策咨询机构和公众参与协助其完成决策。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咨询机构、半官方咨询机构、民间咨询机构、专家咨询、公众咨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决策咨询体系以及有关的制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专家参与决策的本质是如何处理知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背后包含着专业性和政治性双重价值取向。专业性和政治性价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中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相继经历了专业性和政治性的相对独立、专业性对政治性的相对从属、专业性和政治性相对分离、在专业性和政治性之间摇摆、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治挂帅、专业性和政治性互动的历史演变。美国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则大致经历了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崇尚、政治性价值取向的主导、专业性价值取向的勃兴、政治性价值取向的回潮、政治性和专业性价值取向共同发展的历史变迁。比较中美专家参与决策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政治性价值对专业性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外在影响,专业性价值为政治性价值取向的发展提供了信誉支撑,本质在于寻求专业性和政治性的互动及平衡;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家参与决策在中国体现为总体性政治下的专业理性,而美国体现为多元政治下的专业实践。总体而言,未来实现专业性和政治性互动及平衡,需要突出专家参与决策的诚实代理人角色,推动思想市场形成,并为信息沟通提供制度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既往研究成果评价城乡规划制度实效,可以有公众参与制度、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规划监管制度三个着眼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是城乡规划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规划条件是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的基础条款,为后续的规划许可与验收核实行为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对城乡规划监管制度正当性的追问,既要关注公民权利保障的充分程度,也要关注城乡规划制度实施的成效。规划委员会制度与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是增强城乡规划制度实效的重要安排。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创新实践——以芜湖市的探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俊  叶常林 《理论探索》2012,(5):104-107
为了吸引和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各地政府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但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芜湖市的做法是:通过开办"市民心声",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监督机制,搭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持续加大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专项投入,有效提升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水平。其经验告诉我们,提升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水平,要加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推动公民教育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融合,加大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的分析可以发现,行政规划的确定将对众多社会群体的法律利益和事实利益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有必要构建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作为公有制前提下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器,并以主体性公众参与作为目标模式。在行政规划的公众参与过程中,容易因公众参与的无限扩张导致政府决策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决策,或因公众利益的分化和参与不平衡导致社会公正受损,或者发生公众意见对法律和政策目标的偏离,对此均应竭力避免和纠正。  相似文献   

18.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基于政治控制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加大了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步伐和力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需要从观念、技术、手段及制度等层面对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施以政治控制,以促进公民参与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4)
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完善公民参与是最优选择。在政府决策中,公民在其中是否发挥了有效作用,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民众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虽然我国在公民参与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革,但是我国政府决策中公民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怎样使政府决策达到科学化、民主化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这里,从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完善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和推进民主科技化——搭建公民参与的技术平台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制度,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决策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邢海峰 《团结》2009,(4):36-38
城市规划事业是一项公众事业。应以公众利益、公众需求为上.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城市规划不仅应让公众知情.还应充分实现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只有依靠公众充分参与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建立起公众能够知情、参与、监督城市规划的一系列公众参与制度.包括规划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全过程.从宏观城镇化战略到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微观规划(详细规划特别是小区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都需要公众参与。尤其是当市场行为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触及甚至严重影响公共利益时.有效的公众参与体制可以有效阻止.以保证规划能真正实现“规划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