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社会精神方面存在的政治观念淡薄、道德目标的丧失、“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等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引导作用;建立道德风险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构建公正的司法体制;把培养法律信仰作为普法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现代法治精神的构建是以一定的国家传统法律精神为基础的。中国的传统法律精神是一种法律伦理精神,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是中国迈向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必须实现从法律伦理精神向现代法治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法治精神作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之维,在促进村民法治行为、保障村民自治实施、维系农村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独特功效。现实中,受传统人治社会的遗风、农村熟人社会的情风、村民法律认知低下、农村法治权威缺失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社会的法治精神缺失问题较为突出。结合理论与现实,培育农村社会的法治精神,需从强化法治权威的震慑保障、拓展法治素养的基础作用、激活关键少数的法治引领、涵养尊法守法的法治氛围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尚千红  闫立超 《学理论》2009,(9):114-115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5.
郭爱芳 《学理论》2012,(3):73-74
法律信仰是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国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法律信仰也被很多学者逐渐重视,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信仰。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却不被信仰,这与我们内心世界中对法律必须被信仰又不时发生着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信仰危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它的必然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问题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条件,也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澄清法律信仰是否可能、法律信仰何以可能,是法律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要实现从重外在制度到重内在制度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入手;要实现从重义务到重权利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生活方式入手;要以法律意识为切入口,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法律传统遭受了冷遇,人们热切关注的现代法治精神在本土的成长举步维艰.面对法治所处的困境,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路,放弃对中国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进行单纯的"统一"抑或"同一"的整合,回避二者无益的价值争锋,强调它们在差异下的共存与融合.在尊重中华民族法律传统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现代法治精神的精华,使中国当代法治建设既有具有普世价值的现代法治精神的指导,又有根基深厚的中国法律传统的伦理支撑,引导法治国家,走向伦理社会.  相似文献   

8.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建设的根本内容,道德建设具有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功能;思想道德建设成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9.
巩红 《理论导刊》2008,(3):85-86
由于缺少法律文化的滋养,缺少法律信仰的精神支持,法律移植和法制演进过程中制度的断裂、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双重断裂成为我国法治化进程中遭遇的重大现实难题.而制度与文化的断裂又进一步加剧了精神层面法律信仰的危机.立足于我国法制的现状,在目前我国政府自上而下推进法治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塑造法治精神,而且要实现法律信仰对法治实践的自下而上的回应和对接,逐步形成广大公民普遍的法律信仰,从而为法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0.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不仅需要维持生存的物质性东西,还需要有一定的精神作为动力。可是目前人们的精神生活却不容乐观,生活中缺少信仰、道德信念等精神性力量的人们总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精神生活内容的提升和意义的重构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融合——道德与法律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晓勇 《学理论》2009,(32):84-85
法律与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两大社会约束机制,追求融合是道德与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人们不断探索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内在动力和思想源泉。同源、同行和同归的内在逻辑联系为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提供了内在逻辑切合点。根据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的客观实际,从理念、机制、立法因素等方面来寻求法律与道德融合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道德治理的政治价值、文化功能与社会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治理不仅是国家的一种治理模式,而且是一种以价值理性和社会信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生存方式的社会管理模式。通过法治社会中道德治理的政治价值、文化功能与社会效用等方面来论证这一命题,使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结合获得现实可行的操作性,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道德治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史向军 《理论导刊》2005,(12):27-29
唐初统治者通过“王权”思想的广泛物化导致社会各阶层的精神敬畏;一元政治文化模式主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法律约束的深入细分规范社会行为;民本关怀引导社会道德精神走向。完善了一整套社会精神控制和文化约束的体制,为当时社会统治和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民主理论、权力制约理论、人权保障理论等丰富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的和谐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法治和谐与和谐社会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法治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培育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健全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聚焦法治,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上新的里程碑。然而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或需经几代人的努力探求。从我国社会实际出发,引申出国家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信仰。通过对我国与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的历史考察,来论证当前应当尽快培养民众规则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又通过对道德和法律间天然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我国培育法律信仰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制度并未在行政侵权赔偿责任中确认精神损害赔偿,但违法的行政行为可以构成对公民名誉权的侵犯,并造成精神损害.在确立法治行政原则的现代社会,行政侵权赔偿中肯定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平衡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在全社会确立民主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4)
城市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意识,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的内涵既概括了科学、文明、诚信、创新、仁爱等内容,也包含着深厚的法律品格。城市精神的法律品格应包含善治政府、社会法治和主体权利意识,城市精神的法律品格可以为城市精神的塑造提供动力支持、各种援助,以及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情感的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培植公民积极的法律情感.法律情感是促进法律认知、提升法律观念与培育法律信仰的中介链接.法律本身蕴涵的普遍的道德性与人类理想价值,是法律情感缘起的基点;现代法律文化精神的浸润,是法律情感内植的核心;立法执法司法的实效性,是法律情感筑牢的关键;法律生活化,是法律情感滋长的内驱力;法制教育社会化,则是法律情感延展的一般进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公私分明的利益控制、为官作为的担当精神和公平正义的道德追寻等五方面。这五个构成要素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与现代欧美各国公共服务精神的本质区别和巨大差异之所在。实践中存在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丧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以权谋私和怠政懒政等背离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个人党性修养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要树牢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律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改进政府公务人员的选拔途径和方式,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等。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1)
在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精神的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法治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营造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校体制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我国理工院校学生法治精神教育的方案: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榜样的宣传作用;着手生活中的点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