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晓平 《唯实》2015,(1):23-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难题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2.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既是成都新农村建设"小组微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都江堰市构架"一城两区"城乡发展格局的基础。目前需要深化包括农村土地流转、产权抵押交易、经营管理等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植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近几年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提供了实践蓝本,对都江堰市下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所具有的内在制度优势,是现阶段中国"最适宜""最合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新时代国家农业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与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博弈时具备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组织治理效率较高。从行为动机上看,家庭农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更加注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经营特征上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化水平更高,更加具备生态自觉性和合作意识,更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上进入了"制度化的半工半耕的小农经济形态",农业经营主体的兼业化、低质化趋势愈发严重,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打破小农经济的这种制度锁定状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降低小农户向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演化的交易成本,使小农户沿着"纯农户—家庭农场"或者"纯农户—兼业户—家庭农场"的路径演化。  相似文献   

4.
积极发展农业外部规模化经营,探索农业产前、产后的规模化、一体化经营形式,是河北省今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根据国内外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不同模式及其经验,农业外部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农业合作社经营和政府主导型的农业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三种.  相似文献   

5.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梳理四十年来的安徽农村改革,安徽农村改革遵循以下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路径:一是"大包干"创建了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巩固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三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四是农村"三变"改革完善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最后,依据安徽农村改革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路径,提出下一步安徽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白石 《党史博采》2009,(2):50-52
<正>1980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彻底被否定,极"左"思潮还十分严重,基本上还是"两个凡是"的天下。尤其是对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允许有任何非议,"人民公社是金桥,是天梯,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唯一道路",还高唱云霄。  相似文献   

8.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联动、互相促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要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大力实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培育现代农民;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吴晓丹 《唯实》2015,(5):16-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五新"要求;视察江苏时提出"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尝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并给出推进这一制度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彭玮 《学习月刊》2013,(5):21-22
中央1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问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成为2013年1号文件的最大亮点。文件指出,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中懿 《唯实》2015,(3):17-19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江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已成为江苏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基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在江苏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省份,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步伐,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率先走出一条与"两个率先"相适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印江自治县坚持"三措并举",加快"四化进程",改善"十大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是全面推进改革深化之年,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加快发展、推动跨越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三措并举"(大争项目、有效融资、招商引资),加快"四化进程"(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改善"十大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似乎成了"铁岭年".随着电视剧<刘老根>和<马大帅>在全国的热播,铁岭这座城市妇孺皆知;东北"二人转"也成了全国人民的可口可乐,几乎火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走进铁岭;2004年9月,由赵本山主演的<马大帅>(续)开机仪式在铁岭开原举行.众多艺术"大腕"一时齐聚铁岭,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铁岭的"人气指数"一路飙升,恨不得全国人民都到"较大城市铁岭旅旅游".笔者出差时,在火车上说了两句笑话,马上就有人问:"铁岭的吧,要不说话咋这逗呢?"似乎全国的幽默都被铁岭占全了.也难怪,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等一大批笑星从铁岭走出,铁岭被誉为"盛产欢乐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收入来源,而土地使用效益是衡量农村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农村解决好了土地问题,其他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本文试从我党领导的三次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制度变革中找到可借鉴之处,以有利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重点要解决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两大难题。农村产业发展和有效治理,需要调动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尤其要发挥好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作用。江西省董家镇"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实现基层党建的延伸、优化村级治理、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基层党建创新、乡村治理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创新三者的有机融合,也是协同治理创新的体现。从对基层治理创新的个案分析中,也反映出基层治理创新的普遍性问题,需要注意对基层治理创新的单向性问题、持续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予以关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特别注重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加强对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川虽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出台政策、推进改革,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要求日益迫切。如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怎样理解发展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3,(6):54-55
<正>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扶余市牢牢抓住"三农"工作不放松,依靠科技开路、品牌支撑、龙头带动,使仓实民安、农强业兴变成了现实。——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9.6%;——农村人均收入达到9700元,同比增长23.8%;——粮食总产量达到330万吨,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这就是农业大市——扶余,丰收的喜悦在农民的笑容里肆意绽放。  相似文献   

19.
从农业国际化经营的视角看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凯 《实事求是》2007,196(3):47-50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经营需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充分发挥“龙头单位”的带动力;开展多种方式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快扭转农业营销滞后局面;健全科教支撑体系;合理设计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快农业的信息化步伐;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一师南口农场工会不断深化群众性劳动竞赛,创新竞赛形式和载体,使五项劳动竞赛在激励职工致富增收上发挥了重大作用。重点开展"千人效益攻关竞赛"。重点抓好"节本、增产、增效",强化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扩大农业比较效益和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