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婚姻支出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出现农村父代"因婚致贫"的现象,而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一些农村中的常态。文章在对豫东J村高价彩礼考察的基础上,试图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以场域、惯习及资本为分析工具,解释农村父代"因婚致贫"的现象及其形成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场域文化、彩礼意义的变迁以及婚姻市场中资本竞争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父代因婚致贫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扶贫先扶志     
《奋斗》2016,(2)
正要做到精准扶贫,必须准确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这三方面因素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目前,除了资源匮乏或区位不利、村"两委"能力不足和市场因素影响外,因婚致贫在我省农村变得尤为明显。按说结婚本来是高兴和幸福的事儿,怎么就能让一个家庭生活变得贫困了呢?驻村期间,我听说七屯的田大哥病了,生病的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8,(15)
正哈尔滨市妇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三结合+三引导+三保障"工作模式,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一、注重三个结合,实现活动效果最大化一是注重与脱贫攻坚任务相结合。"天价彩礼"所导致的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已经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我们从提高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致贫”与教育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教育负担过重及教育费用的上升等原因,导致农村教育“致贫”现象,我们应加大对农村教育扶贫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从而达到农村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贫困与疾病往往是相伴而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致贫原因构成中,因疾病或损伤导致贫困的占33%,是首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和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起一种为农村贫困人群提供健康保障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6,(3)
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000个农户的访谈,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民一次大病平均花费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全  相似文献   

7.
刘策 《共产党人》2005,(19):41-41,43
在广大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问题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农村的医疗网点不够,医疗服务跟不上,药费高位,这些方面问题委实不少,但是当前还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农民看病难,而是很多农民群众就没有看病的钱。很多家庭采取小病“拖”、大病“扛”的办法,往往造成小病医治不及时,积累酿成大病,因病减少实际收入,甚至返贫、致贫。据调查,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0):63-63
省农工部分委员反映: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在村卫生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因病致贫、小病不看、大病致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19)
省农工部分委员反映: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因病致贫、小病不看、大病致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传统的农民“养老靠家庭、就业靠土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产生了很多问题 ,如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公共卫生力量薄弱等 ,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已经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打破城乡藩篱、实现城乡融合的大趋势 ,无法承担起保障农村现代化的重任。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1.
"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当前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农村,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农民有"两怕",一是怕生大病,二是怕孩子考上大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前,农民不是"小病拖、大病扛",就是一人生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怕生病,怕的是"脱贫十来年,一病又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城镇医疗保障费用迅速上升;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着不合理差距.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社会保险、合作医疗、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发社会化医疗保障,为城镇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繁荣商业保险,满足国民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金兆林 《唯实》2005,(4):48-49
村级组织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 不少人习惯地称这个基层组织的"头儿"们为"九品官"。这是一个人数多达近400万的特殊群体。他们不在编,不脱产;既是农民,又担负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和管理农民的责任, 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因此,搞好"村官"培训,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意味着扶贫工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开始一个新起点。目前,新疆阿勒泰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连续多年的脱贫工作之后,脱贫任务已经成为"硬骨头",越来越难"啃";对国家扶贫信息录入系统的贫困户调查了解、动态跟踪管理不够精准;贫困户家底薄、收入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因学致贫、因病致贫仍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较低等方面。为到2017年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必须要坚决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对接工作,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做好扶贫政策、扶贫工作的宣传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部分困难群体、低收入和刚脱贫群众,面临基本生活保障和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等问题,有可能出现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现象。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战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相互叠加,对各级政府和干部提出了新挑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当前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16.
王会亮 《先锋队》2013,(4):14-15
这是一篇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从一个小侧面反映出群众对党惠民政策的拥护。近几年来,特别是我省转型跨越中实行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不少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民群众摆脱了穷困。党的十八大又制定了新的惠民政策,农民的生活正"芝麻开花节节高"向上攀升。  相似文献   

17.
<正>"三变"改革不仅让贫困户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农民到股东的身份转变中,更打开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思维局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缺少资源、没有资金、思想局限,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的三个难题。找准致贫"病根"、开对脱贫"方子","三变"改革为都匀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路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都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能与我们农民坐在一起谈心,心平气和地听大家反映问题,实在让我们感动,如果干部都这样就好了."这是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在中江、罗江两县农村调研时,不少农民发自肺腑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孙中全 《先锋队》2011,(18):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其他基层上访问题,我认为维护农民利益、解决村民上访问题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省农村低保家庭中有精神病患者4.5万人,占农村低保家庭常年病人的39%。农村困难家庭的精神病人,尤其是重症精神病人,不仅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如何帮助这些困难家庭减轻重担、摆脱困境、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一项亟待破解的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