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会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四)》,对走私犯罪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使走私犯罪的规定更为系统。然而认识上的分歧导致司法运作不一,违背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本文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为研究基准,就走私犯罪类罪司法实践中的间接故意问题进行分析,以求正确认定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刑法对走私武器、弹药等以及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文物、贵重金属、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货物、物品的犯罪作了专门规定,对走私所列举的违禁货物、物品以外的普通货物、物品的,则按照偷逃关税的数额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3.
2001年2月22日,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走私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董欣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陈增强、蔡永滚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5  相似文献   

4.
走私 贩卖 运输 制造毒品罪的主观要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在国内各刑法学书刊中的定义大同小异,基本将之定义为:明知是毒品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均为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故意犯罪,这在司法实践部门和理论界均无争论.(人们把此罪的主观方面认定在对犯罪对象是毒品的明知故意上.)但是,在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中,还设计了该罪的特殊(加重)犯罪构成,并规定了不同的量刑幅度,其中作为犯罪对象的毒品的数量是一部分特殊犯罪构成完成的条件.那么,若满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基于毒品数量的特殊犯罪构…  相似文献   

5.
走私的本质是研究走私行为和走私罪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只有认识走私的本质,才能真正认识走私,才能有效控制走私。走私罪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的类罪之一,其本质是与犯罪的本质不可分离的。文章着重分析了走私的自然本质、法律本质和社会本质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建立和完善反走私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保税港区在税收征管上采取特殊管理方式,因此面临严峻的以偷逃税款为目的的走私犯罪。其中,就是否成立犯罪而言,对进料加工、复进口、脱离监管但没有逃税、直接购买擅自倒卖的保税或减税物品等行为的性质认定,以及对普通货物走私罪犯罪心态的认定,应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7.
“准走私”是指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的 ;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 ,没有合法证明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准走私”的规定 ,不仅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而且有利于改变实际办案过程中过分强调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从而遏制刑讯逼供的违法办案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关税贸易制度迅速变化,境内外货物商品利润差价空间逐步拉大,促使成品油、烟草制品、化妆品、冻品、电子产品等物品走私活动愈演愈烈,特别是我国海岸线长,水域治安防控难度大,边防转制又初步落地,沿海地区水上走私活动更为突出。本文以中山市为例,深入分析珠江口西岸城市走私犯罪形势、危害和成因,深刻剖析当前反走私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性,提出深入实施水上反走私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22日,审判长洪亮的声音在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响起:本院认为“被告人崔寅桂、吴今焕违反中国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在中国领海走私、运输0号柴油,偷逃应纳税额达人民币477万余元,其行为均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纸黑洞     
2001年8月中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刊载一条消息:偷逃税额3000多万元,上海近年来最大走私案一审判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普通货物罪一审判处上海富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6000万元,判处该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梁水仁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相似文献   

11.
通关邮寄渠道走私的物品价值大、体积小;走私行为十分隐蔽,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侦查方法包括:沿着“由案到人”的侦查模式,认真检验邮件,及时并案,选定侦查范围,对重点场所进行布控;抓捕犯罪嫌疑人,制定讯问策略,搜查相关场所,做好笔迹、走私物品的鉴定工作;查明案情,沿着走私链搜集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分散经营的模式给海关监管造成了极大不便,同时也给走私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数量有逐渐增多趋势,单位案件涉案价值是各种走私犯罪中最大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案件又有新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了能更有效地打击犯罪,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对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对策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恐怖组织洗钱犯罪的成功,意味着使恐怖组织通过走私、贩毒等非法渠道获得的"黑钱"合法化。恐怖组织洗钱,主要是通过银行业及在公开的经济领域内投资完成。要有效地遏制和打击恐怖组织洗钱犯罪,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与经济相关的走私犯罪也瞬息万变。而对走私犯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认识和了解是构建走私犯罪防控体系的前提,也是实务部门打击走私犯罪的任务。本文就走私犯罪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和走私犯罪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我国走私犯罪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罪刑关系是指罪行与法定刑配置是否均衡的关系。现行刑法共规定了826种罪行(构成类型),分别配置了37种法定刑,其中大多数配置是均衡合理的,但是也有少数配置失衡的情形。例如,(个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贪污罪、受贿罪和绑架罪等罪名“罪刑单位”结构存在问题较多,另有几种法定刑幅度跨越了重罪与轻重的分界限,不利重罪与轻罪的划分,严重影响了刑罚的正确适用。为了提高个罪的立法技术,改善和优化我国刑法中的“罪刑阶梯”,有利于实现量刑公正,本文通过对不同罪刑关系的纵横比较研究,提出修订现行刑法部分条款的立法建议,并且较为详细地阐述修订的理由,以便引起同行学者的注意,期盼大家都来研究这些问题,为立法机关将来修订刑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偷渡活动是一种跨国性质的违法犯罪活动.它的成因比较复杂.综合了社会外界因素和个人自身的因素,而口岸偷渡活动是其中较为频繁出现的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口岸偷渡的成因以及口岸偷渡人员心理,发现口岸偷渡人员在实施偷渡过程中所具备的行为特点,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打击偷渡活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走私、贩毒、贩枪犯罪以及有组织犯罪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新的形式,致使一般的侦查措施在揭露和证实这些犯罪的过程很难收到明显效果,于是秘密侦查作为一种有效的侦查措施逐渐在我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秘密侦查措施缺乏法律规定,使这种侦查手段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完善秘密侦查立法,严格依法办案程序,真正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实现秘密侦查措施的法治化,无疑是我国秘密侦查立法工作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谈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毒品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地与港澳的交流曰益密切,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人员往来不断增加,毒品犯罪分子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粤港澳三地法域的差异,建立起制造、贩卖、走私毒品的犯罪团伙和网络,进行跨境毒品犯罪。研究跨境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探讨跨境毒品犯罪的原因,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打击对策,从而有效地遏制跨境毒品犯罪的不断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