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乡神韵     
芮滢 《江淮》2011,(4):49
"这里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竹是宁国的肌肤,宁国的骨肉,宁国的灵魂。"——这是一位作家来宁国采风,面对万亩竹海发出的感慨。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与浙江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曲阳县荣杰雕刻石材有限公司,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同保、安英刚于1998年投资创建。公司以当代雕刻艺术巨匠、国际一级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石雕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家明星、爱国之星、世界名人、公司总裁安荣杰先生命名。公司座落于距今有着两千多年雕刻历史,素有"雕刻之乡"美称的雕刻艺术发源地——曲阳县羊平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年产能力亿元以上。公司有职工580人,其中国际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  相似文献   

3.
黎理泰与赤水竹海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贵州 凡是去赤水市的人,大多都要去竹海森林公园领略一下竹海风光。我也不例外。 当车子离开赤水河谷,盘山而上,经50公里驶近竹海国家级公园时,那丛丛翠竹的婀娜身姿会令你眼前一亮。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你心旷神怡。在蔽空遮日的竹荫下沿小径拾级而上,顿感喧嚣远去,宛如身在仙境。登临观海楼顶层极目四望,那浩浩淼淼的竹海,摇曳的竹梢,随风吹来轻轻的竹涛声,立即会将你镇住。你真想尽抒胸臆大喝一声:多美啊,竹海! 在赤水,你可能会听到当地一个寓意颇深的传说:清初年间,一个年轻的闽商来到赤水,看上了当地一个姑娘,就入赘为…  相似文献   

4.
正看杜鹃花海在贵州最高、最大的草原——乌蒙大草原上,每年3月,20万亩高山矮杜鹃花盛开,芬香四溢,美不胜收。赏花、露营、放风筝、彝族篝火晚会……让你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看万亩竹海10万亩原生态竹海,放眼望去,满目青翠,幽静清凉。在这天然的氧吧里,看繁星点点、听蛙声一片、品神奇竹根水、看古法造纸,好不惬意。  相似文献   

5.
胡红霞 《学习导报》2013,(19):53-55
美人窝是桃花江的胎记,而桃花江另一张靓丽名片就是“南竹之乡”。人因竹美,竹因人著,桃花江竹海因山雄、水秀、竹奇、人美,享誉四海,为中国五大竹海之一。青青翠竹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如大海一般碧浪汹涌,此起彼伏,形成爽心悦目的奇观。桃花江竹海以其深厚浓郁的历史底蕴、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正逐步成长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44):26-27
<正>赤水竹海的秋天较别的地方来得晚些,但仲秋时节至此,仍然令人赞叹:四季轮转使群山换颜,却存此青绿岁岁年年。“一根竹”串起一、二、三产业,竹产业是赤水市竹农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利器,让31.8万赤水人民过上富“竹”生活。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70个生产楠竹商品材的县份之一,竹林面积60余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湖南省第一位.竹资源开发和竹制品的生产是该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望着漫山遍野、连绵起伏、青翠碧绿的竹林竹海,人们自然忘不了"陶铸封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风光秀美的蜀南竹海,成了长宁、江安农民致富的"绿色金库".竹海所蕴含的巨大的生态、旅游、文化和财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认识,并通过科技的力量、文化的引入,农民自愿投入资金开发利用,形成了"建海兴海,靠海致富"的可喜局面.竹荪、竹笋以及各种山珍野味,以其"绿色"、无污染、纯天然和营养丰富走俏国内外市场,鼓起了农民的钱包.农民手里有了资金,修路拉电,开发景区,开餐馆,办农家乐,幽幽竹海涌起致富的热潮.位于江安县万里镇的蜀南竹海"七彩飞瀑"景区,1996年由当地农民集资开发.层层瀑布,层层碧潭,引来八方游客,带活了当地经济.万里镇龙庆村的村民邓继华,十几岁开始学习竹雕技艺.他雕刻的罗汉、寿星、老鹰、龙凤等近20个品种非常好卖,每年都能卖出几百件.仅此一项,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用心雕刻,石头也能变天使.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1,(17):49-49
有位雕刻大师在森林中漫步,找到了一块上等的木头。 大师将木头拿回家后,决定将木头雕刻成一尊神像。他花了许多时间,用尽心血,终于雕出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一尊神像。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09,(8):I0005-I0005
土坑村地处泉港区后龙镇中部,东邻碧霞湾、南毗福炼生活区、北与南铺镇接壤.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3900多人。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泉港区革命老区据点村之一。村北的岩山是泉港名山之一。村南的“白石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宫内供奉海上女神妈祖.宫中雕刻有人物、花鸟、虫鱼等.塑雕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地高超的雕刻艺术。村东有古戏台和数棵古榕树.树龄均逾过百年。土坑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据清代谱牒载,中榜进士、晋升仕者高达70多人。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有刘端弘、刘端瑜和刘开泰等人。  相似文献   

12.
正桐梓县是"中国方竹笋之乡"所产方竹被誉为"世界一绝、中国独有、娄山至珍、笋中之王、竹类之冠"。其产品丰富,种类齐全,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到全国各地。2018年9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桐梓县脱贫摘帽。桐梓的脱贫之路,离不开竹产业的巨大贡献。近年来,桐梓县把发展方竹作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明确了"以方竹低产林改造为主,改植并举"的经营措施和"以方竹为主,多竹种相结合"的发展方向。通过大力开展人工造竹、改造方竹低质低效林,极大地提高方竹质量和方竹笋产量,让当地农民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致富路。  相似文献   

13.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14):49-51
近日去邻省考察,参观了一所壮观的园林建筑——德化廊。德化廊中间是一幅孔子巨像,两边是行书大字朱子治家格言,再两边墙上则分别镶嵌着雕刻精美的彩色二十四孝图。德化廊是当地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德化人而新近打造的德政工程。据我所知,全国不少地方,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仍把“二十四孝图”作为德化世人的样板。在宁夏寿佛寺大殿前的栏板上,就有一组雕刻生动的“二十四孝图”。  相似文献   

14.
正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唐】杜甫《竹》顺刀、逆刀、平刀……中国竹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安竹簧工艺国家级传承人何华一用刀如笔,笔筒上的山水画次第显现。竹,以虚心高洁的品格,备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也直接催生了竹雕艺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竹刻。最早带有雕刻的成形竹器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勺,刻纹细致,式样与西汉时期的龙纹吻合。"竹雕之所以能在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一是  相似文献   

15.
隔山 《党课》2011,(7):108-109
象牙雕刻艺术品历来被公认为高档奢侈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曾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受到推崇。随着全球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我国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已经全面禁止了象牙或其制品的国际贸易活动。象牙原料的稀缺自然带动了象牙收藏的高涨,使得象牙雕刻艺术品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16.
叙永县水尾镇水星村有竹品种10个,面积1.1万余亩.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2001年7月,村党支部按照"入会自愿、发展优势、共同致富"的原则,成立了集竹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水星村竹产业协会".协会现有会员63人,覆盖全村的13个组,涉及农户60多户,村支部书记被选为会长.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带领村民"唱竹戏、发竹财".  相似文献   

17.
<正>南磷路社区地处南江县城乡接合部,是南江"棚户区"的集中地,常住居民1962户、7088人,其中,辖区内有16家破产企业,下岗工人2000多名。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居民拆迁户多、流动人口多的南磷路社区,过去,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各类纠纷不断,而今社区和谐,"多年来无一人上访"被称之为"南磷路社区现象"。这一现象归功于南磷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月华近年来创新推行的"王大姐聊天室"工作法。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饭桌     
<正>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这一幅模样:饭桌前,他一只手慢慢地举起筷子,另一只手里端着一个酒盅。一杯酒,够他喝上10分钟。那张饭桌是紫红色的,四周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是一件古董式的家当。究竟它是哪位能工巧匠的作品,就连父亲也不知道。吃饭时,我和哥哥妹妹围在饭桌前,不能随便乱坐。这是父亲的规定:家长坐北面,小孩们坐南面。有一次,我不慎坐错了位置,父亲立刻教训我说:"南北方向,代表着一个人的地  相似文献   

19.
古河镇通过上网促销脐橙150余万公斤,价格由每公斤0.4元攀升至每公斤1.6元,农民增收180余万元;三元乡上网促销绿色食品--竹海田螺,引来了成都、泸州、内江、乐山、重庆、云南等地的经销商和养殖户,推动全县竹海田螺养殖规模由300余亩迅速发展到2000余亩;竹海长裙竹荪通过上网发布信息,由滞销转为畅销再到脱销,大量客户仍在陆续发来订单……这是长宁县大力实施"农村信息致富工程",建立乡镇农经网后传出的一条条喜讯.  相似文献   

20.
<正>一缕阳光洒下,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一对双手紧握、结伴前行的夫妻正在幸福漫步。"老婆子,你用手摸摸,这是一座雕塑,上面雕刻的是两颗心,心的颜色是红色的……"6月3日,二师三十团68岁的吴宝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61岁的老伴章永走在团人工湖的小道上,他边走边给老伴讲些自己听到的新鲜事儿,依偎在他身边双目失明的妻子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