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绘泽 《求实》2007,23(10):11-1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对我国政治整合进行了不懈的探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政治整合的思想基础与核心主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健全法制是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是政治整合的主要形式;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政治整合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整合探求的理论与实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争论的热点问题.西方在此问题上主要坚持"分"的思路,从权利入手解决不同民族群体共存.这种通过制度形式实现国家政治整合的观点带有貌合神离的特点;当代中国的和谐民族政治观,更注重了通过发展不同民族之间内在和谐关系来加强政治整合,在当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新政治整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万锋 《求实》2006,28(8):63-66
政治整合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就目前我国政治整合的现状来看,一方面,传统的政治整合机制不适应政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影响国家政治整合的因素不断增多。中国现实政治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新的政治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治运行法治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代社会整合的视角来看,这种运行模式有利于坚持社会整合的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取向;有利于拓展社会整合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利于实现社会整合中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维护社会整合的积极成果和有序的政治环境。因此,执政党要实现对社会的科学整合,就必须不断推进政治运行系统的法治化,为社会整合提供一个稳定而理性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民主条件下,制度化整合是政治整合的基础,也是为政治冲突制定运行轨道的政治机制。制度化整合的精髓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对社会进行规范和管理,但其前提是尊重民众意志和选择。在制度化整合的诸方式中,议会整合是制度化整合的基础,官僚制整合是政治稳定的核心机制,政党整合是政治动员的有效力量,减压阀整合是释放社会压力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具有系统化、整合和导向作用。高校应精心雕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政策宣传的关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的控制力,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寻找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阮思余 《唯实》2004,(4):39-41
政治文明建设对政治文化提出了极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政治主体的政治意识(包括表达和参与意识、法治精神、公民政治权利意识等 )的全面更新 ;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等。其中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 ,需要大力培育公民社会 (市民社会 )和政治社团尤其是民间社团 ;有赖于新政治人的崛起 ;离不开“草根民主”的催生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具有系统化、整合和导向作用。高校应精心雕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政策宣传的关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的控制力,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寻找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是我国的主导型政治文化,具有引领政治亚文化,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及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功能,特别在党的制度建设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为党的执政体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合法性基础,以及进行宣传动员并检验和发展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传播活动,与根植于传播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指向上一致、在内容上优势对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