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阅谢春涛所著《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书中第60页里写道:“他(指毛泽东──编者)还手书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在末尾注明: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四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事实上,毛泽东题写李白这四句诗的时间,是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并非是1959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时。末尾为“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请同志”,而非“庐山常委诸同志”。1961年8月对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史称“庐山会议”。 在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跟贺子珍曾在庐山见过一面。  相似文献   

3.
钱江 《党史博览》2012,(10):14-17
1959年盛夏。在庐山举行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心忧黎民。挺身而出,于7月14日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对“大跃进”等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万言书”引起毛泽东的极大不满。他下决心和彭德怀——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和他并肩厮杀的战友分手了。毛泽东严厉地批判彭德怀上书言事是向他挑战。是攻击社会主义。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发言严厉批判彭德怀,扭转了庐山会议方向。随后。他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到庐山开会,解决彭德怀的问题。胡耀邦因此上了庐山。  相似文献   

4.
《前线》1959,(17)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一九五九年八月二日至十六日在江西庐山举行。八届八中全会是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进行的。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会委员七十五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七十四人。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5.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4,(12):37-38
一上庐山,江青没有什么政务活动,主要是看风景   1959年7月24日,江青第一次到庐山.当时,毛泽东将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江青本来在北戴河休养,在那里等候毛泽东归来.她给毛泽东打过电话后,毛泽东让她坐飞机赶到庐山.那时江青并无实职,只能算是毛泽东的秘书.(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决定正式任命毛泽东的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人称“五大秘书“.……  相似文献   

6.
1959年8月2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正式开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7人,列席15人。人数几乎相当于前一段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者的两倍。由于出席会议的人员增加,会场从西餐厅移到庐山人民剧院。会议开始,毛泽东作长篇讲话。他先讲了八届八中全会的议程,议程有两个:一、修改1959年生产指标。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由于1959年的生产指标无法完成已成定局,毛泽东说,武汉六中全会决定的今年指标,上海七中全会时有人主张改,多数人不同意。看来当时改也改不彻底。今年还有5个月,改了好。高指标是自己定的,自己造的菩萨自己拜,现在还得自己打破。全会对1959年生产指标进行了调整,钢产量由原来的1800万吨,降为1200万吨,粮食产量由原定1.05万亿斤,降为5500亿斤。二、路线问题。这是此次中央全会的主题。毛泽东说:上庐山后,有部分人要求民主,要求自由,说  相似文献   

7.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毛泽东曾在庐山主持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夏季举行的那次举世瞩目的“庐山会议”,是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至于这次上山的具体时间,很多报刊资料和公开出版书籍,说法不一,有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1日三种不同说法。在《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七律·登庐山》一诗注释中说道:“据李锐同志记述,诗前原有小序云:‘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可是,《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李银桥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中《我所知道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的1959年,中共中央于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于8月2日至16日又举行了八届八中全会。这两个会议,因先后在庐山接连召开,故人们习惯地以庐山会议作为总的称谓。与此同时,江西党校的一场大辩论也在炽烈进行,并且引起了正在庐山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同志的极大重视,受到了他的高度称赞。岁月流逝,30年荏苒而过,对于庐山会议的评  相似文献   

9.
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后来史家所称的“第二次庐山会议”。会议开幕时,邓小平还留在北京主持审查和修改将在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月底,他接到通知,赶到庐山。若干年来,社会上一直流传有“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之说,即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组织起草、修改有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俞国 《党史天地》2008,(5):15-18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统称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经过八九个月的紧张努力,“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等错误得到了初步的遏止,形势已经好转。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在庐山人民剧院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通称为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上有庐山会议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多位中共领袖人物旧居。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在庐山人民剧院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通称为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上有庐山会议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多位中共领袖人物旧居。  相似文献   

13.
袁方 《党史文苑》2014,(1):53-53
正张爱萍将军,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平生"四不畏"1959年8月,张爱萍等人奉命到庐山参加中央全会,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5日,轮到张爱萍发言,他只说些诸  相似文献   

14.
史林博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有三大志愿,这三大志愿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始终没有实现。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张仙朋谈他的愿望:“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搞官僚主义。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身居要职,仍然嗜酒如故。关于他的酒场佳话不胜枚举。许世友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次饮酒,是他巧妙掩护了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安全驶出上海地区,避免了一场历史性的大灾难。 1971年八、九月间,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同各地高级干部打招呼,着手进行清除林彪反党集团的准备工作。 8月31日,毛泽东特地把许世友叫到南昌,告诉他:林彪等人在庐山发难,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这使许世友进一步认识到斗争的严重性,提高了警惕。  相似文献   

16.
正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7月2日至8月1日)和八届八中全会(8月2日至16日)。会议闭幕时,毛泽东作了题为《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来历及其它》的批示,说:"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生死斗争的继续。在中国,在我党,这一  相似文献   

17.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会议期间,毛泽东看到了江青拍摄的一张仙人洞照片。照片为从仙人洞前石护栏的角度,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及御碑亭的黑影,中部大部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出现的阴暗云层,照片题名为“庐山雄姿”。9月9日,毛泽东为这张照片赋诗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963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光阴似箭,38年前,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我曾在会议期间做过大会的服务工作,刘少奇的光辉形像,在我心中,在庐山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庐山人民永远缅怀少奇同志。1959年6月对日上午,一行车队沿盘山公路驰进东谷,在柏树路124号别墅大院停下,共和国的主席刘少奇和他的夫人王光美从“吉姆”车里出来。少奇同志是来出席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他身着灰色中山服,笑容满面,与欢迎他的江西省委、九江地委、庐山党委的负责同志热情握手,并请大家一同进屋休息。进了楼下客厅,大家落座后,少奇同志笑嘻嘻地请省委书记方志纯介绍在坐…  相似文献   

19.
正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先后在江西庐山举行,史称庐山会议。会议定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继续纠正"左"的错误。由于中途出现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事件,导致了会议主题的变化。在八届八中全会上,通过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等文件。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  相似文献   

20.
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得到洗雪、澄清却在24年后的庐山会议上。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连续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气氛,和庐山的云雾一样变幻莫测。会议气氛的骤变,是由彭德怀7月14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引起的,从此会议的主题由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改变为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