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校园网上评论类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逐步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实证分析了大学生获取评论类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并对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若干重要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开展校园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校园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表现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圈、学习生活圈、人际交往圈和校园舆论圈。文章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于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凝聚性、现实性、发展性、多样性和可控性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舆论的形成,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分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表现载体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及时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舆论参与心态,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水平,是高校网络舆论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教育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顾习龙  张蓓 《理论导报》2011,(10):45-47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行为是大学生当下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大学生的网络舆论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体的网络舆论具有自身的特点。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理性表达为主,但由于网络舆论内容广泛性,网络舆论形成的信息来源良莠不齐,大学生猎奇的心理、冲动的意识容易使自己的网络舆论行为偏离社会常态。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已不可避免,舆论的失范有可能导...  相似文献   

6.
正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载体,它对于整个社会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群体,他们成长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网络有一种天然的依赖,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对网络舆论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满好奇。大学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贴近生活并且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向导,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使学生们避免恶性舆论对正确生活态度及其自身三观的侵害,阻止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成才带来的消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信息传播倍增器,也成为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平台和渠道。高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内涵,遵循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和规律,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理念和路径,有效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网络舆情重要的集聚地,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高校官方微博建设现状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微博在高校的应用情况,随后,从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广度、传播的速度、与大学生思想状况内在的契合度三个方面分析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最后,提出从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官方微博传播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以及组建网络舆情监测的常备队伍等四个方面,就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新闻舆论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形式出现了巨大的突破。作为网络主体的年轻人,在获取以及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充当制造者的角色。网络舆情不单单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反馈,同时也能够传播舆论,在讨论舆情对于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时,不仅要分析舆情特殊性,同时也要探究其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多层面影响。网络舆情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的重要领域,为此需要从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塑造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学生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高校舆论危机的概念和生命周期,总结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学生骨干参与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机制,阐述了学生骨干参与下高校网络舆论队伍保障、预警、监控、引导和善后恢复五个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该群体网络舆论的时代特征,分析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联系实际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网络舆论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谣言传播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弱化高校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削弱大学生责任感、增加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成本。群体趋同性、认知局限性、责任缺失、道德多元化、文化多样化、舆论复杂化是大学生传谣信谣的主客观因素,网络技术革新是大学生传谣信谣的技术因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信谣传谣治理对策包括: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健全自媒体监管机制,构建自媒体管理体系;建立自媒体辟谣机制,"防""控""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舆论在当今世界已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仍有待完善。开展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涉及信息技术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发展问题,以及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分工配合,同时也需要互联网传播行业的规范和自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教育功能,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舆论传播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实践活动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及党和国家的舆论引导力构成严峻考验。加强网络监管,利用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引导力,营造和谐网络环境,有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新时代下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对策——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飞 《世纪桥》2010,(5):153-156
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正负影响日益扩大,并进一步呈现出主体复杂化、客体指向官方化、内容负面性、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效率提出新的挑战。对网络舆论特征及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为加快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良好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舆论场不仅是大学生信息获取、观点交锋和利益表达的时空环境,还是挑战官方主流舆论场和可能滋生公共危机的"温床"。鉴于高校网络舆论场域学生动员呈现出的实时性、互动性、草根性及群体极化性等主要特征,高校网络舆论场域中的危机管理,须在尊重青年学生利益诉求和表达方式多元化、重视校园舆论领袖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引领高校舆论方向,并通过积极营造有效利益表达的环境,引导大学生政治实践,培养合格政治人。  相似文献   

19.
朴林  寇政文 《奋斗》2010,(2):40-41
当今中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来获知信息、表达意愿。网络传播对舆论引导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党和政府要想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增强、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被激发、网络舆论格局调整重塑、社会思想理论领域活跃深刻等特点。同时存在新兴媒体舆论传播加剧社会思潮冲突、错误思潮借机发力攻击国家体制机制、圈层化传播导致意识形态风险增加、群体情绪极化导致舆论讨论泛化等问题。对此,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治理,注重国际舆论场的整体战略布局,积极推进全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切实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