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世纪桥》2008,(4):125-126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十分重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郭自萍 《世纪桥》2009,(15):130-13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是一种文化熏陶,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英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输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由此却妨碍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原则:差异对比原则;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周琳 《世纪桥》2008,(5):124-12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之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输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由此却妨碍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原则:差异对比原则;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南晶 《世纪桥》2009,(5):133-134
经济的全球化呼唤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熟悉世界各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我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需要努力提高广大外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也需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原则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的传授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他国文化的教学已日益受到重视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田岩 《世纪桥》2009,(24):89-91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的传授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他国文化的教学已El益受到重视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种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诸方面的交际.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要渗透文化交际,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同时,要开展研究性课程,拓展学生文化知识面.只有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骆晓玲 《世纪桥》2008,(10):115-116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化词语是与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传统风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了解文化词语的背景和内涵,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文化词语的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英语教学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为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词语,学到地道的英语,并且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何明霞  朱雅莉 《世纪桥》2010,(9):138-139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应变能力和商务文化素养,从更深层次掌握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且在实践交流中有效化解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通畅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提倡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  相似文献   

16.
唐向红 《世纪桥》2008,(11):86-8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伍铃  郑冠军 《求实》2006,(Z3):279-2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技术进入了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这不但改变了大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即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网络)、一个投影仪和一个大屏幕就可以构成多媒体投影教室,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运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性“课件”传授语言知识和交际练习的教学。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作用,但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英语教学注重师生之间交际的互动性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利和弊。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