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当然与他喜欢诗词书法、养气调息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钱江 《湘潮》2014,(11):15-18
胡耀邦喜爱中国书法,是与他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和经典古文联系在一起的。他一生中到过祖国的1700多个县,所到之处,多有题字,如今已经融入流淌的当地人文历史长河,皆成闪亮浪花,为世人所珍视。这恐怕是当年胡耀邦未曾想到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影响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体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一生所创作的诗词虽然只有几十首,但运用典故却随处可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诗词中最常用的三个典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意象)的分析,来探究毛泽东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中的一些深层意味,这对于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充满诗人气质的伟大政治家,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古今独步,令“千古词人共折腰”,而且在巧用历代诗词妙句上,亦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已有不少研究著作问世;关于毛泽东巧用诗词妙句的艺术,以前尚未看到研究专著出版。吴直华同志是位勤思好学、著述丰富的中年学者,他所著的《毛泽东妙用诗词》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毛泽东巧用历代诗词妙句的著作。该书论述了毛泽东妙用诗词艺术的缘由、特色和手法。作者选取650首对)例证,每篇选例均列出毛泽东妙用诗词的精湛文字,找出被用诗词的原诗原词,简述…  相似文献   

5.
王祖强 《党的文献》2012,(5):116-118
毛泽东一生曾53次到过浙江,对杭州尤其关注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是他外出视察到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他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杭州留下多首脍炙人I:2的诗篇佳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是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权威版本,其中就有八首在杭州写就的诗词。  相似文献   

6.
张爱萍是开国上将。他戎马一生,百战疆场,曾经参加创建人民海军,第一次指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胜利解放一江山岛,亲自指挥并领导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验及"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创建了我党我军建章立制的"五十六个第一"等辉煌业绩。张爱萍还有"儒将"的雅号,在军中获得了"马上诗人"的称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他的诗词既是他人格魅力和领导风格的鲜明写照,也是他人生革命征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相似文献   

8.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2,(8):11-13,60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脍炙人口,但其中隐藏着的重大历史秘密却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0.
邱霖峰 《党史文苑》2009,(11):63-63
苏轼开创了词之豪放一派,并把豪放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峰,后人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但毛泽东诗词的出现,便使其豪放之气黯然失色。如果说苏轼之词体现了本人的英雄气概,那么毛泽东之词展示的是一代伟人的抱负,反映出他独步天下的人格特征,是苏词远莫能及的。正如臧克家所称道:“他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从中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强的表现艺术,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他诗词中的那种民族气魄、民族风格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1999年10月27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开国元勋诗词研讨会。会议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词创作成就之高在我国现代诗坛是无人与之比肩的,但他的创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群体,其中比较受人注意的有7位:毛泽东、周恩来、朱…  相似文献   

12.
陈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虽身处险境,却斗志昂扬。战斗之余,他诗情满怀,写出了《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脍炙人口的军旅诗词,描绘出一幅可歌可泣的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在这些诗词中,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和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跃然纸上。文以载道,这些诗词承载着陈毅及赣南游击区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能从那灵动的诗句中领悟丰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诗意王雅石     
许步广 《求贤》2011,(3):39-40
68岁的书画奇人王雅石是塘沽人。说他诗意,不是因为他最近写了两千多首古体诗词.而是因为那些诗词尽管不算完全合乎格律规范,但都源自生活,充满哲思.甚至直抒胸臆;说他诗意.也不是因为他这几年的书画诗词作品连续在文化部等国家级官方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得了16个金奖.  相似文献   

14.
《四川党史》2001,(4):63-63
毛泽东诗词就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诗的历史,历史的诗。翻开毛泽东诗词,犹如打开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是党的幼年时期。毛泽东写于这一时期的诗词,有的抒发了。鲲鹏击浪”、。要将宇宙看秭米。的斗志情怀(《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有的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关乎祖国前途的重大时代主题(《沁园春·长沙》);有的抒发对右倾机会主  相似文献   

15.
吴芳吉留下的600多首优秀诗篇,给中国文学留下了难以估价的遗产。他被称为诗词改革的先驱和开拓者,是第一位创作现代格律诗的诗人,被文学界称为“现代诗史上有建树的六位诗词名家”之一,并排名第一位。他是举世皆知、享誉华夏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6.
中外独步,古今绝唱——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漫议纪鹏毛泽东是20世纪的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又是才华超卓的诗人。评论他的诗词,虽可从诸多方面论述,但唯有从他伟大政治家兼杰出诗人的特殊角度切入,方为最佳。然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身材魁梧,衣着朴素,谈吐文雅,虽戴一副眼镜,仍从中透出学者风度。他就是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浩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词家,他的诗词充满了崇高的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是其诗词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表现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毛泽东诗词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一、心怀天下,壮志不凡。毛泽东高度重视政权问题,表现在诗词里就是要做大好河山的真正主人。二、大气磅礴,冠绝千古。毛泽东诗词的气魄前无古人,毛泽东喜欢将伟大气魄融贯在写景如写雪、写山上。三、风流调傥,潇洒雍容。毛泽东诗词的风流潇洒绝非风花雪月,而是表现为对于战斗的从容和享受。四、感情奔放,刚柔兼济。毛泽东诗词是其丰富的感情世界的一面镜子,对感情的坦露无损于伟大形象反而丰富了这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9.
钟燕林 《党史文苑》2023,(12):41-42
<正>毛泽东一生写过很多诗词,但他不是纵情山水的一般文人骚客。当革命遭受挫折,个人处于逆境之时,他的诗词未见几多愁绪,反而愈发豪迈、豁达,生动展示了其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菩萨蛮·大柏地》正是这样的一首词。  相似文献   

20.
国礼的故事     
据《中华诗词》第3期报道,今年3月,朱镕基总理到湘西故地重游时,诗兴勃发地写了这首七律。《中华诗词》“编者按”中介绍,60年前风华正茂的朱镕基与夫人劳安在湘西读书,60年后他故地重游.感慨颇多,这首诗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和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