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规避执行又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现如今在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想法设法规避执行,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也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势必损害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会产生社会诚信危机。本文以一起新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为视角,并展开讨论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独特见解,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对我国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信用体系与法院“执行难”的关联 人民法院“执行难”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加快推进、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解决法院“执行难”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题,法律的公平,公正成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人民法院采取制定针对性执行方案、开展集中执行行动、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等“硬措施”解决执行难题。  相似文献   

5.
尹峥 《公民与法治》2010,(15):38-39
如何行使民事执行监督权,如何利用民事执行监督来达到缓解执行中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一直是检察机关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俞云鹤 《法人》2007,(12):42-42
多年来,不少法院的判决、裁定得不到顺利执行,"执行难"问题成了一大顽症,也是许多企业老总深感无奈的难题。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却值得各位老总和属下部门经理认真读一读。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一决定,新增了几项新的执行程序方面的法律条文,"执行难"的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一、对拒不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予以罚款、拘留。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引进了"难执行"的概念,分析了"执行难"与"难执行"的区别,并阐述了"执行难"向"难执行"转型的必要性,以求分析法院执行工作的真正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汤维建 《现代法学》2004,26(5):22-28
“执行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原因无疑存在于执行体制本身。我国目前的执行体制中,刑事执行、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既各自为政,又相互交叉,不仅在执行机构上显得臃肿和凌乱,尤其难以做到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整合,不利于国家执行权的统一化行使。对民事执行而言,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兼顾行使执行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障碍,尤其在实践中已被雄辩地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将执行权从法院权力结构中分离出去交由统一的执行机构行使,是化解“执行难”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9):12-15
"谢谢执行法官,我儿子上大学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8月16日上午,家住宣城市宣州区的老石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4万元案件款后,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和老石一样,家住淮南市潘集区的23名农民工最近也特别高兴,因为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拖欠了5年之久的工资款也终于拿到了手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型商标侵权形式,反向混淆是指这样一种情形:由于被告商标的存在,消费者误以为在先商标所有人的商品来源于被告或与之相关。与传统商标侵权即正向混淆相比,反向混淆在事实构成、损害后果乃至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迥然有别。法院只有综合考量在先商标所有人、被诉侵权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作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裁判。就此而言,我国应重新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2条及相关条款,以混淆问题为基准重构商标侵权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志霞 《河北法学》2002,20(3):148-150
市场经济体制与司法体制的不完善 ,加上人们对执行工作的认识偏见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克服“执行难” ,需要各级党委、人大加强领导和监督 ,社会多方面共同参与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 ,综合治理和改善执行环境。如此 ,才能使执行工作走出“执行难”的困区。  相似文献   

12.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当前社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最重要的是加强立法,建立长效制约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14.
黄松有 《中国法律》2006,(2):15-17,70-7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人民法院几年来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所作的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向读者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黄瑛 《法制与社会》2012,(25):94-95
"执行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司法进程发展的障碍。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裁判文书确定的权利得不到落实,不仅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破坏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笔者从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出发,以社会力量参与执行为角度,论述了社会力量参与执行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力量参与执行的具体形式,希望有助于我国"执行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章泽 《当代审判》2003,(7):11-11
民事案件“执行难”已经成为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其层次深.层面广、关系错综复杂,严重制约着执行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下面就“执行难”的成因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执行案件从制约其权利实现程度的客观因素看,可分为"执行不了"、"执行得了"两类案件。以权利实现为本位的现行民事强制执行模式,由于未能对不同类型案件采取不同目标定位和应对措施,在相当程度上不能有效回应当事人对法院"执行难"的责难。而"程序公正在先"之执行思路却显得过于激进。为此,在民事强制执行模式改革上,探索"权利实现与程序公正并重"之混合式执行模式,对不同案件不同对待:对"执行不了"类案件,强化程序公正、突出执行服务理念,强调以"理"服人来化解申请执行人对权利未能实现的不满与怨言;对"执行得了"类案件,强化实体公正、突出执行威慑力、强制力,强调以"力"服人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而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刘洪垒 《法治纵横》2014,(21):55-57
“执行难”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历届法院领导都高度蘑视的工作。执行难问题不仅成为法院工作的痼疾,而且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效的法律文书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执行,不仅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而且使司法的公正性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五河县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反映法院执行不到位的信访件上升的情况,认真剖析原因,采取三项措施,督促法院化解执行难案件:约见办理,约见法院执行人员,听取案件执行情况汇报,提出要求或督办意见,督促法院及时予以执行,并约见来信来访人,通报案件督办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1):8-10
"执行难"一直是执行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尽管近几年案件执结率逐年提升,但实际到位的执行率并不容乐观。从全国来看,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全国法院的平均执结率为85.39%,而民事案件平均实际到位率仅为42.97%,当事人的权益能真正完全实现的不到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