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倩茹 《政府法制》2008,(12):31-32
贵州省纳雍县维新镇一驾驶员开车撞伤路人后,不但不立即采取措施救助伤者,反而在片刻的犹豫后加大油门,对受害人进行再次碾压,致其死亡。这一事件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引起人们关注。 “宁可撞死,不要撞伤。”这是时下一些司机持有的“可怕”想法。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不仅在贵州,在全国其他一些省市,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时有发生。这种令人匪夷所思行为的出现,其原因何在?是人性的沦丧还是制度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2008年6月26日《广州日报》报道:6月22日晚8时30分,广东东莞虎门镇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对来自江西吉安、在虎门新联合立五金有限公司务工的夫妻李桂顺(36岁)和龙待华在回公司的路途中,被一辆从他们后面急驰而来的白色小轿车撞倒在地,李桂顺被撞昏迷,而龙待华受轻伤。当龙待华朝肇事的小轿车爬去求救时,小轿车司机看见她没死,再次开车从她  相似文献   

3.
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撞伤不如撞死?胡扯!交通肇事,撞伤不如撞死,这种说法在一些司机中流传。有人竟以为:把人撞死了,只要赔一次;撞伤了,可能要倾家荡产养他一辈子。最近发生的几起案子,就有司机受这种说法误导,在交通肇事撞人之后竟又实施了杀人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许多法律术语被人们误用、误读,只有加以厘清,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权威以及当事人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要上诉你 邻居之间因为通风、采光问题发生纠纷,经过多次交涉未果后,邻居甲愤怒地甩下一句话——“我要到法院上诉你!”同样,雇工刘某在向老板讨要工资受阻后,也撂下一句话——“我要上诉你,咱们法庭上见!”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一种许诺",走在斑马线上是安全的"。可是,若不能真正落实法治,斑马线将成为死亡线,死因则是对制度的信赖。这是国家和国民最不能承受的。本书记述了作者为中国法治启蒙而呐喊的10年观察评述,编者从中选取两篇文章供读者阅览。  相似文献   

6.
李斌  程群 《政府法制》2013,(22):39-39
每平方米违法建筑,成本仅需几百元,拆迁时则可能套取几千元补偿款.一些"公司化"运作的"种房"专业户与村民"利益捆绑",哪里规划重点项目就在哪里抢建违建,形成"种房"套补黑色利益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这股"种房"歪风,为何"种房大军"屡打不绝?  相似文献   

7.
法律方法论体系的“逻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方法论体系属于实用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是建构法律方法论学科的逻辑基础。从司法的视角看,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法律论证、价值衡量、法律推理以及支持这些方法的诸多法学原理构成了法律方法论体系。这一体系与过去建构在法律原理分析基础的法律运用有很多的区别,是一种开放性的法律方法体系,更能体现法律方法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柴智全 《检察风云》2011,(23):24-25
自是深谙法律。然而,懂法不—定就守法,因为懂法,也会懂得规避法律。如果心存邪念和贪欲,千起违法勾当来更为猖狂。欧绍轩就是这样一个人,敛财路上他机关算尽,“拉住一个律师、稳住一个公司,长期合作,细水长流,财源不断。”  相似文献   

9.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面对西方的没落与末世的现状,在应对西方法律传统出现的整体性危机,伯尔曼由此提出了整体主义法学的构想与广义的法观与之回应,在此基础上,伯尔曼形成了最广泛意义上的整体法律观.然而,在实证主义与工具主义法律观主导的中国语境下,伯尔曼的“法律信仰”常常被误解.本文正是以《法律与宗教》的“法律信仰”观为主题,正确梳理伯尔曼的广义法律观和“法律信仰”论,与当今中国法律观作比较研究,从而厘清“法律信仰”在中国语境的谬误并提出当下中国法律信仰的建构之路,即珍视中国传统文化,正识“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0.
余净植 《河北法学》2011,29(6):46-54
"利益衡量"是在法律形式主义的对立面上被提出的,用以指称那种在具体案件的背景下,比较权衡系争利益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或方法。利益衡量理论在以德国为代表的欧陆国家出现并发展起来,其他法系国家也在批判法律形式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各国的衡量理论大致呈现出事实论和规范论的两种倾向性。规范论的衡量进路体现了司法衡量需要同时关照规范和事实两个维度,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法规范及规范体系性的价值。鉴于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在形式理性、逻辑分析及精确思维方面的欠缺,所以采取以规范分析为进路、围绕规范而展开的司法衡量方法,对于中国法治的发展和司法公正而言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李剑 《法学》2014,(3):128-142
"深圳有害生物防治协会垄断案"在横向垄断协议应当采用何种分析规则,以及如何证明横向垄断协议的正当性方面都存在疑问。通过对当然违法原则、合理原则的理论梳理可以看到,法院错误地理解了垄断协议的规制方式。而在对垄断协议的正当性证明中,法院的判决理由则忽略了横向限制竞争协议成立的市场条件,缺乏对相关重要因素的分析。同时,法院将避免过度竞争作为公共利益的理由亦缺乏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陈景辉 《法学》2018,(1):3-18
"是否存在习惯法"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包括两个子问题:第一,是否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第二,习惯是否在说明法律的性质时是不可或缺的概念要素?对于前一个问题,由于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法律领域的习惯,要么是制定法的内容、要么是判例法的内容、要么根本就不是法律,所以并不存在习惯法这种独特的法律类型。对于后一个问题而言,习惯与法律性质的理论连接,依赖于"化约论"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然而,化约论只是主张要说明法律的性质必然诉诸某种社会事实,但并没有必然指向习惯这种社会事实,所以这种类型的习惯法观念也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3.
俞作志  宁谦 《法制与社会》2010,(24):287-287
当代中国社会缺乏法律信仰,这种状态的形成是历史的各方面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本文以中国古代对法律的误读为分析对象,就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缺失展开探讨,以期对当下的法治建设的思考提供有益线索和素材。  相似文献   

14.
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便存在着纷繁芜杂、形态各异的利益,但其中最重要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便是经济利益。法律应当成为经济利益的平衡器,法律的作用就在于以其独有的强制性、权威性优势来平衡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使每一种正当利益既不能遭受侵害,也不应过分地给予保护,从而稳定经济秩序,并为社会财富的创造、积累和分配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永强 《北方法学》2012,6(1):56-62
法律行为合法性难题经久不衰。依据规范分析法学,词语意义的探究以其正确的使用范围为基础,有效、无效乃是私法评价法律行为的特定词语,当用合法与违法的术语来评价法律行为时,虽不能揭示出法律行为的具体效果,但却为公法规范进入民法自治领域提供了渠道。这两套用语体系存在的基础在于公法、私法的区分。公法与私法的表达方法尽管不同,但其内在价值秩序应当是统一的,其落脚点都是人,法律爱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谢冬慧 《法学论坛》2007,22(6):38-43
《法律的任务》一书是庞德对法学理论的贡献之一.在该书中,庞德从美国社会现实出发,赋予法律以特定的内涵,认为法律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调控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应然"还是"实然"的法律都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它以调整社会利益为核心,促进社会的文明,保障社会的安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法律在社会运行中,实际效果如何,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未来法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有关机动车年检中附加履行义务,即常说的机动车“捆绑式”年检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视角,对人民法院裁判逻辑进行解构分析,不难发现“捆绑式”年检的规定在立法技术、法律规则与法理支撑上存在先天不足。法律适用争议的背后实质是法律规定与执法实际之间的较量。通过对相关法律修改趋势与价值取向进行探究,对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的可行性探索,能够预判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与机动车年检“松绑”将成为法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吕德快 《法治研究》2007,(11):60-65
MDPs是指律师和其他专业服务者联合执业,为客户提供包含法律服务的多样化专业服务。自MDPs产生以来,它便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并在实践中发展为多种形式;然而,在当前美国,它并不被美国律师协会所接受。有关MDPs的争论仍然在各州继续存在着。在阐述MDPs概念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法律服务业的MDPs之争,对MDPs的经济利益和潜在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人类精子库的建立和推广使得精子的储存和捐献活动频率加快,这种脱离于人身的人体组织,得以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而组织存放起来并再次使用。对分离出来的精液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归属的讨论,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实践裁判中都有不一样的观点。本文基于"以分离于人身的人体组织为民法上的物"的观点,提出在权利人对自己精液寄存于医疗机构等储存方而产生的暂时性保管合同中,当出现过错致使合同违约和构成一般物权侵权的竞合情形下所引起的损害赔偿救济问题,并提出以此得以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舒朗秋 《政府法制》2011,(24):31-31
围绕婚外情,有人开设网站专门为“二奶维权”。郑百眷的“二奶雏权网”早在2006年6月就已创立,当年曾因明确打出为“二奶维权”的招牌而名声大噪,引起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最近也有人揭露郑百春“假律师”、“假硕士”的身份。网站发展至今经营惨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