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继永 《当代韩国》2007,8(3):19-27
社会分裂结构是政党体系变迁的重要动因.韩国社会经济体系的演进推动了政党体系的变化,尤其是以地域分裂为代表的社会分裂结构更是韩国政党体系变迁的主要动因之一.从根源上看,韩国的地域分裂源于地区经济失衡以及社会精英选用的不平衡.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韩国的地域分裂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逐步走向稳定.从对政党体系的影响来看,地域分裂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少,韩国政党体系不稳定和保守化的倾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 ,但事实上 ,美国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 ,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回顾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以及中美关系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和介入的程度之深 ,至今从未中断过。  相似文献   

3.
韩国政党与政党体系变迁动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政党体系的变迁具有鲜明的特点.自1948年制宪始,韩国政党政治的形态就呈现出宗派政治、帮派政治的特征,诸多政党在韩国政治舞台上不断出现和湮灭,韩国的政党政治未能发展到制度化的阶段.目前,韩国虽然实现了从威权统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文化和南北分裂态势的影响,政党的变动依然十分频繁.本文旨在从环境因素、政治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的角度探析韩国政党与政党体系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在中东利益的扩大和深化,库尔德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正式进入美国的外交考量。基于伊拉克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局势演变,库尔德问题在美国外交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且更具有长期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民族自决"原则为起点,1991年海湾战争为关键节点,库尔德禁飞区设立为重要标志,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的政策可分为海湾战争前和海湾战争后两大时期。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但这并没有改变美国在该问题上所采取的实用主义立场,因为伊拉克库尔德问题本质上只是美国处理和伊拉克及中东关系中的一个部分。美国根据自身的国内政治状况、国际战略、中东利益、对伊拉克政策和地区形势的具体变化,不断调整在库尔德问题上的政策,谋求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5.
潘亚玲 《美国研究》2022,(3):25-49+5-6
美国选举政治的新近发展表明,郊区正上升为新一轮政党重组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民主党控制城市中心与近郊、共和党主导广大农村及邻近地区的格局日益明显,郊区特别是中远郊日益成为竞争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各自传统优势的迷信,民主党和共和党均长期忽视了郊区对选举的重要性的上升,而既有相关研究更助长了这种忽视。从冷战结束至2018年,尽管民主党大力推动郊区战略并取得了重要的选举成就,但由于共和党的严重忽视,郊区的选举竞争仍是自发的。自2016年以来,郊区在三次选举中持续摇摆并对最终选举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郊区竞争由此从自发走向自觉。共和党在2020年人口普查后的选区重划中进行的战略调整,意味着郊区竞争即将全面展开,地理要素特别是郊区对政党重组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6.
周方舟 《港澳研究》2023,(2):50-59+95
美国对香港的民主输出战略是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美国对香港的民主输出经历了冷战爆发至冷战结束的低调关注阶段、冷战结束至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直接介入阶段,和香港回归之后的积极干涉阶段,美国所使用的政策手段也逐渐从软干涉演进到硬干涉。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之后,美国对港民主输出战略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的风险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7.
邓峰 《美国研究》2002,16(2):47-63
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是美国推行全球冷战战略的必然结果.自杜鲁门政府起,在诸种因素的制约下,该政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最初美国既支持日中有限贸易又主张帮助日本开拓东南亚市场;朝鲜战争爆发后,仅仅强调东南亚地区的作用;及至杜鲁门执政的后期,则东南亚、西方市场二者并重;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首先重视东南亚,最后重点关注西方市场,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这充分表明美国外交政策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亦是战后美日特殊关系得以巩固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竺彩华 《当代亚太》2022,(4):4-37+165
在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传统研究中,学者往往基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视角,很少关注国家安全方面。为弥补这一不足,文章通过构建一个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三维分析框架,对美国重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与传统研究结论相比该逻辑有三大变化:一是保持美国国家竞争优势,尤其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胜出,成为美国重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首要目标;二是美国制度性权力的源泉,从过去的“国内市场准入+科技优势+国家主权”的模式,转向“安全提供能力+科技优势+国家主权”的模式,即用“国际安全提供能力”替代“国内市场准入”,作为吸引(甚至逼迫)规则合作伙伴的重要筹码;三是保护主义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基调,单边主义和小多边主义成为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托框架。受上述变化的影响,全球化将回到“有限全球化”,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化体系被严重破坏,新规则领域或形成两个平行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努力稳固美苏关系时,华盛顿不应当忘记东欧,让这一地区象在70年代初超级大国缓和后期发生的那样,成为善意搁置的对象,那样做是短视的和危险的。从历史上看,东欧一直是不稳定和骚乱的根源。那里的任何一次新的巨变肯定会扩展到东西方领域,影响到同苏联及美国的西欧盟国的关系。今天东欧正进入一个可能对东西方关系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时期,美国需要更加注意东欧的变革力量,否则,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态发展影响东西方对话中有前途的势头,会使美国再次发现自己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对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和发展特点的概述(包括相同观点国家集团与美国的博弈),本文将美国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民主、共和两党三届政府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政策演变进行了比较与解析。作者认为,应关注美国三届政府近20年来始终未变的两大政策核心:即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国际刑事法院进行控制和干预,以及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给予所有美国人司法豁免权。从美国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出发,需要时在世界上使用武力则是以上两大政策核心的基本前提。它们将继续影响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政策,并使美国在近期(特别是在世界热点地区出现突发事件时)与中长期(预期2017年《罗马规约侵略罪修正案》批准生效后)存在着与国际刑事法院发生新的矛盾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它是一个美国把对外援助当作追求战略目标手段的典型事例。由于长期的敌对状态,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被赋予了诸多政治条件,以此试图影响朝鲜的内外政策。不仅如此,美国逐步建立起对朝鲜粮食援助的机制,鲜明地表现出美国对外战略思维中的一大特征:即不断寻求妥协,努力制定符合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产生发展于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进程,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模式。中国政党制度模式内涵着多党合作、一党领导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内涵着中国特色的精英代表制,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一政党一政权关系;内涵着对民主本身的科学理解,延伸为对国家民主制度的立体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冷战铁幕的徐徐落下,战后新独立的第三世界逐渐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韩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美援在亚洲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1945~1961年间,美国对韩经济援助总额超过30亿美元,军事援助超过20亿美元.①本文重点分析美国对韩国援助政策的调整以及援助的政治影响,探讨美国如何通过援助的杠杆对韩国的政治格局乃至社会结构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冷战铁幕的徐徐落下 ,战后新独立的第三世界逐渐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韩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成为美援在亚洲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194 5~ 196 1年间 ,美国对韩经济援助总额超过 30亿美元 ,军事援助超过 2 0亿美元。① 本文重点分析美国对韩国援助政策的调整以及援助的政治影响 ,探讨美国如何通过援助的杠杆对韩国的政治格局乃至社会结构施加影响。一 美国对韩援助政策的三次调整1 2 0世纪 4 0年代末期 :从救济性援助向复苏性援助的转变美国最初的对韩援助是战后对占领地区行政救济援助 (GARIOA)的组成部分。在 194 5~ 194 8年…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迅速兴起。本文就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认为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即美元的霸权地位是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根本原因。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即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保护主义抬头,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加剧新兴市场泡沫,改变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再国有化现象,对国际资产价格产生影响,改变全球经济秩序等。  相似文献   

17.
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迅速兴起.本文就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认为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即美元的霸权地位是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根本原因.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印加剧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保护主义抬头,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加剧新兴市场泡沫,改变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再国有化"现象,对国际资产价格产生影响,改变全球经济秩序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跃 《美国研究》2005,19(1):77-93
〕经济效率作为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从《谢尔曼法》开始就已经确立。反垄断法最初的价值目标是模糊的,或是想同时追求多重目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理念影响,平民主义的价值观念曾主导美国的反垄断法。直到 20世纪 7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再加上芝加哥学派对以往反垄断政策的批评,美国反垄断法才把经济效率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南海政策的起源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南海政策起源于20世纪40、50年代。对于当时中、法、日之间的南海岛屿争端,美国政府声称其对南海岛屿无主权声索,而且不会为菲律宾争取主权,对相关国家的声索不持立场。但是,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考虑如何处置日占南海岛屿问题时,却以地理、区域安全为理由认为中国以历史证据为依据的南海主权声索不仅软弱无力,而且中国的领土扩张会造成周边国家的不安,所以在考虑处置日占南海岛屿过程中一直反对将南沙群岛归属中国作为政策选项。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更是基于冷战地缘政治考虑,主张台湾、菲律宾、南越政权分治南海从而阻止"共产党中国"对南海岛屿拥有主权。美国当前的南海政策与其历史上的南海政策是一脉相承、异曲同工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以来,美国的国防支出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数额都明显减少,而且占联邦政府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随之下降。尽管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未来几年美国国防开支会逐渐增加,但很可能赶不上联邦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结束战争是过去几年里美国军费削减的直接原因,而巨额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经济衰退和增长乏力则是美国军费减少的长期性和根本性原因,同时社会支出的不断膨胀也进一步挤压了国防支出。在对国防预算的削减中,陆军的幅度最大,海军陆战队次之,空军的削减幅度很小,而海军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国防部用于采购和研发的预算今后将会有较快的增长。这显示出,美国希望用以数量换质量的方法来建立一支依靠高新技术的、更敏捷、更灵活、更易部署的军队。然而,目前技术的进步并不足以对冲规模的减小。军费削减对美国常规军事力量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当前军费开支的削减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美国的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和作战方式,而且将势必进而影响的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