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民国防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一边是"九一八"警钟长鸣,越来越多的"军迷"汇聚在网络上,对国防安全、军队建设倡所欲言;一边是挖断国防通信光缆,在军用备用机场上种庄稼,把人防工程擅自改造成地下商场等事件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中国军队改革大幕开启;2016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围绕这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代表委员们展望勾勒出人民军队的光辉前景——听党指挥绝不含糊。这次改革,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军委政治工作部副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破解"陕西现象"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理论导刊》2007,(10):93-94
据对"陕西现象"的研究,发现"飞地经济"的"管道负效应"是形成"陕西现象"的一个重要机理,而产业集群式发展则有可能成为破解所谓"陕西现象"、实现国防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先进通用技术向民品和民营企业转移扩散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
壹·天下     
《侨园》2013,(1):7
美国会通过年度国防授权法案钓鱼岛列为美日"安保"范围美国201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批准6330亿美元军费,法案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无兵不安",也说"富国强兵"。可见,国不可无防,且兵强与国富紧密相联、不可分离。纵观人类发展史,一个强盛的大国必然有着强大的国防,而没有巩固的国防就不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国防,既为国家安全提供信心支持,亦为国家发展提供有效保证,更是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对于中国来说,国防和军队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韦先晓 《学理论》2012,(22):56-57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马克思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历史、现实较系统解读了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的主线"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哲学渊源,并提出独到的实践构想。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宏阔高远的战略视野、锐意强军的使命担当,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特别强调要"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深化改革的使命感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自古以来,国不富无以养军,军不强无以卫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支持国家强大的"骨骼"。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强军梦,也必须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改革是我军发展的不竭动力,强军兴军的根本出路在改革。一、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极端  相似文献   

9.
熊肖 《理论探索》2006,9(3):112-114
孙中山毕生关注中国的国防问题,将国防的兴盛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把国防落后的重要原因归结为科技不发达。他的国防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用现代化科技武装军队,全面建设陆海空的立体国防思想;创建军事院校,为国防现代化储备军事人才;国防与实业相结合,实业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冲破“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建立现代化军队。勿庸置疑,孙中山的这些思想对今天的国防建设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预警机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下,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国防科技工程。其直接成果,是中国预警机装备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和中国国防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更具深远意义的成果,是培养了中国军工电子事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催生了"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作为国内唯一的预警机产业总体设计单位,电子科学研究院始终坚守预警机精神、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防白皮书一经发表,便引起海内外的莫大关注与反响。长达10章洋洋万言的白皮书,既有其新意更有其精髓。 有专家注意到,这份国防白皮书出现了数个第一,如:第一次以政府文告形式指明中国国防政策和战略;第一次对具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阐述;第一次把军事交流确定为中国的国际战略和方针;第一次突出强调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来了!对于我们边防官兵这个群体来说,意味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前官兵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种种揣测、讨论的情形也正是如此。我以为,揣测改革的框架和方向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国防和军队改革不仅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牵动着每名官兵的利益神经,改革迟早要来,沉珂迟早要去,与其在忧虑中等待,不如在希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建立军民融合式装备研发投资中介的现实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资中介在军工科研领域中所发挥的三大优势,即发挥突出的专业优势,减少国防研发投资风险;发挥灵活的模式优势,提高国防研发投资收益;发挥独特的资金优势,降低国防研发融资门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电科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集团公司,既有创新驱动发展的蓝色底蕴,更有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红色基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熊群力说,在成立之初,中国电科就被赋予了"国防、科技、电子信息"的使命责任,多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实现了不断发展壮大和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国家治理的战略大局出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宝贵成果。毛泽东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在辩证考量“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与“人民解放军又是一个工作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发挥军队在国防和生产中的双重作用,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构建正规化管理体制、加强科学化军事教育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治理提供了长期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不仅促进了新生中国的稳定与安全,也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启示与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16.
赵志昌 《学理论》2010,(14):140-141
列宁斯大林的国防人口观集中体现在国防人口素质观、国防人口战斗精神培育观、国防人口适度规模观、国防后备军建设观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研究,对我们今天质量建军、科技实训、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中国60多年来最大一次军改",本轮国防和军队改革重点在于高层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显  相似文献   

18.
<正>大国重器,倾心铸之。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航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部分。70年波澜壮阔,70年栉风沐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航发人胸怀对党的无比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薪火相传、接力奋斗,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颖  刘震 《学理论》2013,(33):364-366
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有效载体,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角度,论述了高校国防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结合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记者:为什么中国电科搞出了预警机,还要提预警机精神?在一个技术立身的集团里强调精神的意义何在?熊群力:中国预警机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下,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国防科技工程。系列预警机装备的研制成功,直接成果是中国预警机装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国防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而其更深远的成果,则是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