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拓宽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和建成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也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章主要从机制保障、队伍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来宾市实施乡村少年宫建设取得的综合效益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解决村"留守儿童"问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方法论视角下的治理理论与中国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治理理论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它立足于农村社会实际,寻求以历史和现实资源解决问题.乡村治理主要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中心,但又涉及到现实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产业结构、利益实现、社会结构、区域协调等问题.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问题应包括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乡村治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乡村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2004年后新进入村医队伍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但由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与农村实际情况不符合,乡村医生的身份转变缺乏激励因素,乡村医生行业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乡村医生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执业医师法》对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范围、执业场所等问题的规定与农村实际不相符合,也带来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降低乡村医生的准入门槛,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实际的乡村医生培养方式,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实际的实证研究,制定和完善适应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以及与发展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民法治意识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在因素。新时代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下,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培育面临农民仍然不习惯用诉讼手段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留不住服务农村的专业型法律人才、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教育针对性,建设服务农村的专业性法律人才队伍,加大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以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权威,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民族地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而行政监管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宁市及周边乡村旅游行政监管实地调研为依据,从完善法律政策、完善评估与退出机制、促进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乡村旅游行政监管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更突显农村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保护中显现的问题也令我们深思,本文拟探析其产生原因,以期找寻农村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实现和谐农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州农村,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又处沪、苏、锡、常开放地带,乡村企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目前,全市共有乡村企业13000多个,拥有职工116万人,固定资产33亿元,上年实现工业产值124.32亿元,占农村各业总产值的83.7%,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且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了“半壁江山”。但是,乡村企业生产是我国商品生产中的市场经济,能源和原材料等得不到保障,加之资金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相似文献   

9.
王玮 《法制与社会》2012,(14):208-209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内政策环境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学者们渐渐发现,乡村精英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而独立的群体.并且,乡村精英的角色、地位与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实地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对以往学者研究的整合,分别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类别的乡村精英考察,得出新旧乡村精英对比的差别以及三个领域的精英各自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闻承武 《江淮法治》2014,(17):24-25
铜陵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连续关注美好乡村建设,通过视察、调研活动,寻出当前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指出目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阔的乡村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就乡村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指出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农村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承担着守护农民健康的重要职责,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服务老龄化的推进,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近年来,吉林省针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多措并举,极大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部分农村受制于地理位置、人才流失等客观因素,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为低下。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医疗服务现状的梳理,分析了吉林省在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希冀能为吉林省乡村实现全方位振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法苑传真     
省公安厅:助力乡村振兴稳定社会治安环境为持续夯实乡村社会治理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决策部署,不久前,安徽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关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环境的工作意见》,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5.
乡村组织体制改革是当前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能否重塑一个科学合理的乡村组织体制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本文拟在分析重塑乡村组织体制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当前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乡村组织体制。  相似文献   

16.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李三原委员说:报告对乡村产业市场化的表述不够。粮食产能稳中有增的同时存在耕作面积下降的情况,要考虑提升粮食产量增加的因素。果业发展中,应增加我省核桃等木本油料的干果产品。茯砖茶应作为我省乡村产业的品牌。大力发展药材等产品,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邓方安委员说:农业乡村厅所作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全面、详实,是个好报告.  相似文献   

17.
余秋红 《法制与社会》2012,(15):205-206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其社会结构与传统农村社会有着很大不同.影响农村社会秩序稳定的因素主要是违法犯罪与乡村混混.检察机关要结合新时期农村社会的特点,打击违法犯罪,治理乡村混混,发挥其社会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风英 《法制与社会》2010,(33):228-229
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消解。在此过程中,乡村基层社会结构重构,并由此带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市与乡村政治研究:缘起与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远离国家权力的支配,没能进入政治学研究的视野.正是中国乡村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社会,在当代成了海内外政治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村落共同体"和"基层市场共同体"两种乡村社会的结构假设.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农村集市,建国后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成为国家与农民、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的特定场域,从而农村集市与乡村政治研究密切关联,集市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演化为政治实践的场域,基层市场也成为乡村政治研究的新领域.当乡村治理格局的转变与空间结构的重构成为农村社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集市的政治学研究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0.
郭廓 《行政与法》2022,(2):35-41
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以数字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够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吉林省在数字农业发展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仍总体滞后,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项目规划脱离实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新时期,吉林省应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