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2.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  相似文献   

3.
国学赏析     
《侨园》2015,(4):52-53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注释】(1)粪土:腐土、脏土。(2)杇:音wu,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3)诛:意为责备、批评。(4)与:语气词。【泽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中美双方只有破解心结,真正"读懂"彼此,才能切实建立起"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走出中美关系的一片新天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给美国政界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使美国和世界又一次重新认识了中国,给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打上了一个休止符,世界可以说是松了口气。  相似文献   

5.
还完债再走     
<正>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天也还是要去了结的。"方丈叹了口气:"我确实制  相似文献   

6.
别急,慢慢来     
<正>读过的人生絮语中,有一条我特有感觉:"你改变不了事实,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你可以掌握自己……"事缘早年初见这条"心灵调整配方"时,刚巧某人又失恋了,情绪闹得很凶猛,"不能控制他人(的爱),你可以掌握自己(不再被爱的心情、态度)"这个对比法,用在他身上最适合不过了。于是就把整段絮语手抄在一张心意卡上,而不用电邮,这样,才有中医把脉后开个药方的气势。过了一阵子,我问某人:"还好吗?"某人道:"不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2014年5月30日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当看到小学生的"精忠报国"的书法作品时,有感而发:我从小就受这四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读懂群众的表情,学会"看群众脸色"办事,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才能真正服务好广大群众。看群众"脸色"办事体现党的宗旨。群众的脸上,显示着真正的社情民意,流露着内  相似文献   

9.
是我想多了     
<正>朋友说给我寄了一整套"苹果"套装,我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够收到iPhone、iPad、itune音乐播放器。结果,几天之后,我收到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各一大袋。看来,是我自己想多了。出门打的去办事,开出租的师傅十分健谈,一路上谈笑风生,逗得我直乐。到了目的地,师傅笑着问我:"美女,你有二十吗?"我心花怒放,说:"你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22,(2):62-64
<正>读懂冬奥会的"世界情"和"中国味"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小锋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不仅对中国意义非凡,而且对世界意义重大。首先,北京冬奥会传递着满满的世界情。北京,是世界范围内目前仅有的"双奥之城"。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将带给世界各族人民信心、温暖和希望,激发人类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大度读人     
《党政论坛》2009,(18):26-26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属于巴文化范围,巴人说话直白易懂,词汇生动形象。在这里,随处可见男女老少"摆龙门阵",内容天文地理、经济社会,包罗万象。2015年3月下旬,本刊记者来到秀美山城,透过"龙门阵"听百姓心声,看社会新风正气。"区长为我反映的事开现场会"李鹏生(大渡口区退休职工):我这个人喜欢管管闲事、主张点正义。2013年,我在业余摄影的时候,看到重百大楼下有个花坛无人管理、破败不堪。因为基层部门职责划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4月2日,身在福建莆田70岁的顾履德写信给在北京73岁的顾江:"虽柔哥(顾江原名顾虽柔),近些年我身体状况连连下降,写信时手抖得厉害,写一封信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精力和艰辛,而我又渴望了解亲人的情况,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可否恢复连环信?"于是,顾江写信给其他5个兄弟姐妹征求意见:"履德弟建议恢复连环信,我很赞成他的倡  相似文献   

14.
<正>●2005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报道的开头写道:"如果说西方企业应该对某个中国人心存畏惧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冯军。"●2010年9月9日9点9分,冯军在微博上写道:"感谢生我养我的母亲和祖国,我冯军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身上铺着最爱的五星红旗,我就心满意足了!"他成为国内继陈光标之后公开承诺"裸捐"的第二人。●2013年12月,冯军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今天的企业家们很幸运,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习近  相似文献   

15.
汤泽培 《民主》2015,(1):45-46
<正>什么"最美"?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文人墨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有不同。古罗马有句谚语:"至善方能最美。"欧阳修有诗云:"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现代有句歌词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这些对"最美"的描述或高度抽象,或止于口腹之快,或过于局限,都不是令我满意的答案。2014年4月27日,92岁的王果老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顾他的一生,我茅塞顿开,原来模  相似文献   

16.
娄岩 《侨园》2013,(7):33-33
<正>我刚锁好公司的大门,这时从楼道里走出来一个瘦弱的老人,弯曲的身子重心几乎都在一根拐棍。出于礼貌我冲他微笑了一下,正转身准备离去,他却用一种遗憾的口吻对我说:"我想买彩票,又来迟了。"我犹豫了一下,但想到晚上和朋友的约会,就又硬起心肠说:"你真的来晚了,明天吧!""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老人一脸失望地转过身去,蹒跚向楼道里走去。"好,我卖给你。"我动了恻隐之心。"当真?"老人很费力地回过身来,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混浊的眼神向我这边散来。  相似文献   

17.
邂逅海明威     
<正>我出生于1922年,今年(2009年)已87岁了。回首一生,我曾邂逅过不少名人,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在西班牙接待台湾名人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西班牙陆军大学就读期间接待和接触过一些名人。首先到西班牙访问的是陈立夫夫妇。陈立夫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感到痛心和灰心,决定不再过问政治,便跑到美国纽约搞实业,办了个养鸡场,不料养的几万只鸡因鸡瘟死光了,他十分沮丧,于是他到西班牙散心,并要我接待陪同。一天,我陪他玩到深夜,当我把他送回饭店时,他留我住下,夜半,我一觉醒来,见他仍坐在对面的床上,我问:"陈先生怎么还不休息?"他答道:"人老了总会这样。"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8)
正湖南省长杜家毫很有个性:他对单车情有独钟。他说:"我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到长沙也买了一辆。"最近,在湖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杜家毫讲述了自己骑单车的遭遇。他说:"骑车上路,一会要骑上人行道;一会路断了要扛着车子过天桥;一会被交警拦住,他也不知道我是省长,还教训了几句;我转弯做个手势,提醒后面机动车注意,出租车师傅还把我拦住,摇下车窗,说你摆什么谱啊?又把我骂两句。"杜家毫讲述自己骑单车时受到的训斥和奚落,是想提醒相关部门和领导,要提升公共服务空间;要站在百姓角度去感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何;要改变冷漠的服务态度,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1.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  相似文献   

20.
汤礼春 《侨园》2013,(7):77-77
<正>在菜市场上,常看到鲜红的西红柿堆里插着一个标牌:自然红。看到这个标牌我就想笑,因为这使我联想到另一个词"自来红"。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身上就曾标有"自来红"的标签。那是1971年,我作为知青从农村招工到一家三线工厂,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当了电焊工。我渴望有个师傅能带着我,因为我从电影书报上看到,师傅对于徒弟太重要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师徒关系亲密的重要。我渴望有一个好师傅,能待我像父亲一样。因为那时我才17岁,又身在异乡,远离父母,渴望能得到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