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制裁缅甸对东南亚局势的影响编者按:缅甸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美国继1989年宣布对缅甸实施制裁之后又于今年4月22日宣布再次对其进行制裁。这次制裁是否会像上一次制裁那样雷声大雨点小?是否会对缅甸国内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它对缅甸的对外...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3.
因"黑客干预"美国2016年大选而触发的2017年"对俄制裁案",是当前国际格局转型和大国关系迅速而微妙变化背景下发生的一场重要国际争端。这场争端不仅体现了当下国际国内事务进程的高度交织,反映出国际转型期的诸种特征,而且将深刻影响今后较长时期内美欧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本文从长时段进程与当前危机的相互结合、国际政治中被忽视的"情感因素"、危机处理的"合宜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全面把握和客观深入解读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4.
一、从单一银行体制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 俄罗斯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是在改造与改革的同步中进行的。从3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只有四家银行;苏联解体后,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金融机构体系首先是要由原苏联时期的联盟性质的国家银行改造成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地理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各地区的诸多参数差别巨大,体现在人口、地理、制度等方面。不仅如此,在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和特点以及遭受外部冲击时所呈现的脆弱性等方面,各地区表现也有所不同。2022年,俄乌冲突严重影响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俄罗斯的地区多样性,关注各地区对外贸关系的依赖程度区别,并分析2022年以来的西方制裁对俄罗斯部分地区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2022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行业报告以及地区层面的文献展开。同时,由于2022年2月以来的俄罗斯外贸数据的统计尚未结束,官方所说的“平行进口”数据也未体现在官方数据中,现有的数据不足以支撑预测性结论。  相似文献   

6.
西方媒体将控制着俄罗斯的七大金融巨头与16世纪沙皇鲍利斯·戈东诺夫之后的“七侯之乱”相提并论,足见这些人权力与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7.
在原苏联,从3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原苏联国家银行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于一身,既是货币供应的调控者,又是银行业务的主要办理者。当时的其他几家银行,诸如全苏基建投资拨款银行、外贸银行及国家劳动储蓄银行只是在银行业务的某些方面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1987年,随着银行体制的改革,在原单一银行体制的  相似文献   

8.
富景筠 《美国研究》2022,(4):111-133+7-8
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主体和影响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商业利益的跨国融合和彼此交织,制裁与反制裁博弈会模糊以国家为边界的利益划分,而商业行为体能够形成跨国集体行动来影响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和结果。本文基于“奥尔森命题”提出商业行为体形成反制裁行动的自发型和组织型模式,并通过美国制裁跨西伯利亚管道和北溪2号管道两个案例进行检验。集团规模和选择性激励是决定商业行为体能否采取反制裁行动的两大核心因素。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结果取决于强化和弱化制裁影响的两股力量的相互角力。一方面,商业行为体的跨国反制裁行动能够改变发起国施加制裁的成本与收益。当制裁变得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时,发起国会做出政策调整、妥协让步甚至最终取消制裁。另一方面,发起国扩大和升级制裁范围及力度能够改变商业行为体的反制裁成本与收益。当反制裁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反制裁联盟的成员会选择退出,这将降低商业行为体跨国反制裁行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惩罚俄罗斯的主要手段是制裁。实施制裁一直是西方国家政府对付其反感的政权时喜欢使用的手段。但是历史记录非常清楚地表明,制裁并没有效果。这次西方对俄制裁,对所使用的手段思虑不周,结果也明显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回顾到目前为止的制裁经历,有三个特点:第一,西方国家高估了制裁对克里姆林宫追求目标的决心的短期影响;第二,西方国家同样低估了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长期前景的影响;第三,截至目前采取的制裁行动明显属于被动反应的策略之选,而非积极主动的战略之举,导致自身进退维谷。通过制裁俄罗斯来获得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有雄心但缺乏智慧。西方国家到了重新思考乌克兰问题并认真评估将俄罗斯逼进死角的长期后果的时候了,也亟需考虑修正自身的优先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发林  姚远  崔阳 《当代亚太》2022,(6):4-34+165
金融制裁已成为国家实现规范性或自利性对外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国际权力视角下的研究尚显不足,金融制裁的定义、逻辑框架和手段分类有待更加系统的探索,中国面临的金融制裁风险和应对策略体系更是重要的政策和研究议题。从国际金融权力视角出发,金融制裁可被定义为制裁发起方通过惩罚性地改变与受制裁方的直接或间接的金融联系以实现自身对外目标的一种权力手段,金融制裁的逻辑框架由此被厘清。从金融联系和目标范围两个维度,金融制裁的手段可被分为关系性、结构性、制度性和观念性四类,每一类又包含具体的制裁手段。中国所面临的金融制裁风险依此分类便可得以系统梳理。基于此,通过时间性(长期或短期)和权力性(自主或影响)的二维框架,中国应对金融制裁的策略可被区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权宜性、反制性、免疫性和结构性措施。文章对金融制裁的学理和政策分析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和欧美制裁的实施与升级,严重恶化了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近年来,俄罗斯原油生产持续增长,其中新项目的启动和凝析油的增产是重要原因。201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保持增长态势。尽管净利润指标出现同比下降,但其他债务和财务指标均表现良好,显示欧美制裁并未对俄罗斯石油公司的短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俄罗斯石油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资本性投入,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优化资产组合,优先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项目。俄罗斯政府对油气税率的修订降低了石油企业的税赋负担。然而,油价的长期低位徘徊的趋势,欧美制裁的持续,仍旧相对较大的债务负担和国内税收政策的多变,给俄罗斯石油企业的未来业绩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12.
欧盟14国制裁奥地利引发了欧盟内部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本文阐述了实施制裁的背景、动机和法律依据问题,分析了欧盟14国在这一事件中的不同立场和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与俄罗斯的中亚竞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所处的地缘战略位置及其属性凸现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美国和俄罗斯由于其各自特定的历史抱负和使命感、该地区在其对外战略中所占有的特殊份量、以及两国特殊的历史交往过程等因素,使其在中亚地区的相互竞逐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9·11”以后美国和俄罗斯在互动中展现出新型的竞逐态势,对地区乃至全球局势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战争后,美国的决策界对于俄罗斯问题出现了不少争议。鉴于美国国内政治主张的多样性,以及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观察美国对俄认知的起落变化与发展趋势:第一,美国核心决策层对当前俄罗斯问题的基本看法;第二,美国研究界包括各智库对俄罗斯战略的不同立场;第三,美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前政要的观点;第四,美国选战热潮中的各位总统候选人以及大众媒体对俄罗斯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在意识形态主导美国对俄关系的状况下,美俄关系难以短时期内实质改善,而双方共识匮乏造成的误解,难以避免未来冲突的延续。因此,中国在美俄之间的理性定位,对于自身乃至地区和全球国际关系的健康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2年2月23日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全面制裁”。最初的制裁以制造恐慌和危机,进而摧毁俄罗斯经济为目的。随着俄乌武装冲突长期化,美欧的制裁措施及目标逐渐转向削弱和破坏俄罗斯经济的综合实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俄罗斯成功抵御了第一拨制裁的冲击,并采取一系列结构性转型措施,以应对之后来自美欧源源不断的新制裁,一方面强化经济安全,另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发展确定方向和道路。俄罗斯经济在美欧制裁压力下表现出的韧性,一方面来自俄罗斯过去的进口替代战略和经济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则根植于俄罗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模式之中。同时,俄罗斯在能源、粮食领域的优势以及美欧经济在长期量化宽松之后积累的隐患,也为俄罗斯经济抵御美欧的极限制裁提供了空间和手段。在美欧制裁长期化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将走上一条经济主权优先,有限开放、有限市场竞争与政府深度介入资源配置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普京时期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中央集权,这让美国感到不安,促使美国对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政治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干预。在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内,美国对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事件的评论意在干预俄罗斯的新闻自由问题。对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的积极影响则反映了美国对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渗透。在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别斯兰事件后,为了应对美国政府的指责和渗透,俄罗斯政府确立“主权民主”概念,力争意识形态主动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政权稳固。当前,美国影响俄罗斯政治的热点是非政府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之初美国对缅甸政策波折不断,在认识到制裁失败的基础上,凭借务实性接触,美缅关系得以全面回暖,但随即美国对缅甸特定人群和目标采取了针对性制裁,直至当前重拾全面制裁的"大棒".经历了如此的循环往复,美国对缅甸政策大有"回到过去"之势.美国对缅甸政策在"制裁"与"接触"两端摇摆不定,"不完全制裁+不完全接触"混合并存一直存在于其政策调整之中.这种特点源于美国对缅甸政策深层次因素的长期影响,其内在的"两难"在拜登政府期间日益凸显且难以纾解,美国对缅甸政策选择的空间进一步缩窄.面对纷纷攘攘的周边变局,中国应积极寻求拓展周边外交,确保中缅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伊朗核计划暴露以来,为了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以及随后加入的其他国家对伊朗实施了长达10年的金融制裁。2013年11月,伊朗同相关六国就核问题达成《日内瓦协议》,伊朗终于在核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由于单边金融制裁容易被目标国规避,为了使制裁更好地发挥作用,制裁发起国会主动寻求多边合作。为了达到提高金融制裁效果的目标,制裁发起国会努力提高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以扩大制裁联盟的范围,提高联盟的紧密度。这一分析框架解释了为何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长达10年之后才实现政治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成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付来自东方苏联的威胁。当历史发展到1991年的时候,它的对手苏联土崩瓦解了。从这种意义上讲,北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的美国却不愿失去这一“工具”,抓紧时机促成北约功能的转变,让它成为维系欧美关系的纽带,成为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主要场所。所以,为了让北约继续存活下去,美国为其战略调整也出了不少点子,提供了很多帮助。前苏联土崩瓦解之后,俄罗斯成为其当然的继承人。当北约战略调整触及到其利益时,俄罗斯就顺理成章成为北约的当然反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