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抽打陀螺     
儿子小学毕业,吵着要买电脑。我对他说,爸爸工作20年了,靠一支钢笔写文章,报上也没少发表。可儿子不听,说班上大多数同学家都买了电脑,为什么不能给他买。妻无奈地对我说:买就买吧,只当给孩子买一件玩具。 电脑买回来了,这可真的成了儿子的玩具,一有空儿他便泡在电脑上,打字、上网、游戏…… 自从有了电脑玩具,儿子的其他玩具便都“刀枪入库”。无意中清点这些“闲置资产”,不由大吃一惊。儿子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计算其价值的话,足有数千元之多。妻说:“这么多高档的玩具,留着将来给孙子玩吧!”我反…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3,(7):50-5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总是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和普通群众亲密相处的动人故事。1983年2月11日,小平同志来到杭州灵隐寺,不少游客认出了他,人群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平同志向人们挥手致意,还不时地握握游客的手。当他看见一位小女孩在大人的怀抱中拍着可爱的小手欢迎他时,就笑着用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说:“这娃娃长得好胖啊!叫什么名字?”从南京来杭探亲的孩子父母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地教孩子快叫“邓爷爷好”。  相似文献   

3.
张闻天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生前的全部存款4万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他没有给唯一的儿子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为儿子留下的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张闻天对孩子从小教育很严格。解放初期,儿子还很小,有一次,他钻进了爸爸的小汽车里,想风光一番。张闻天发现后要儿子下车,儿子不肯,并央求说:“爸爸,我没坐一次小汽车,就让我坐这一次吧,就这一次!”张闻天教育儿子说:“这车是党和国家给我工作用的,小孩子不能沾光,就是一次也不行。你要坐车,可以坐公共汽车去。”孩子执意不肯,就赖在车里哭。张闻天无奈,就步行去参加会议,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提坐小汽车的事了。  相似文献   

4.
许光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许延滨。为了管教孩子,他给儿子立了三条规定:第一,延滨一上学就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去接送孩子,让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小延滨是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立下的三条规矩,他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次,谭希林中将和小儿子谭晓嘉一起洗澡,儿子看到父亲身前从胸到脚共有14处伤疤,好奇地问道:“爸爸,您的伤疤为什么都在身前啊?”谭希林笑着说:“傻孩子,这都是冲锋时负的伤,假如受伤在身后,那不成逃兵了。”这14处伤疤使谭希林成为战伤最多的将军大使。一、将军身经百战的四大传奇故事1908年,谭希林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制陶工人的家庭,幼年进私塾念书,后因家境贫困辍学,到湖南一个纱厂当工人,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6.
副局长郝孝退休,和儿子一起居住。他很长时间不言不语,如病在身。这天,他突然走到儿子的书房,诚恳地说道:“我看家里的抽水马桶是不是该修了?”儿子说:“可不是吗,漏水很长时间了。”郝孝拿出笔记本说:“一是浮漂的提拉铜环坏了;二是出水不急是水锈造成;三是  相似文献   

7.
漫画·幽默     
认干爹 女科长请新上任的刘局长到家喝酒。酒席宴前,女科长提出要让自己的儿子刚刚认局长做干爹。 刘局长高兴地答应了。他转身笑呵呵地问刚刚:“小家伙,你乐意不?” 刚刚撅着嘴,显得无可奈何的样子。他说:“昨晚我妈和我爸说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重唱 某县举行文艺会演,最后向领  相似文献   

8.
相信自己     
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是位将军,儿子是个马前卒。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根箭,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上等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露出的箭尾,一眼便可认出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想像着随自己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主帅应声落马。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收兵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喜气的冲击,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呼”地拔出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根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根折  相似文献   

9.
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外出办事,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别去,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她的儿子听了,很高兴,不哭了。她办完事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你为什么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了吗,等你回来给孩子杀猪吗。”夫人说:“我是哄他的。”曾子说:“孩子以父母为师,你这次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骗你的。”夫人听曾子说得有理,就同意把猪杀了。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因讲信用而成就大事者不计其数,因不守信用而身败…  相似文献   

10.
永远当局长     
孙处长晋升为局长了,这下可乐坏了他的夫人。在家庭庆贺宴会上,新局长夫人兴冲冲地对着视若掌上明珠的儿子和女儿宣布:“如今你们的爸爸是局长了,你们找对象,得是局级干部的孩子才行。要不,怎么配得上你们!”女儿顿时愁容满脸地说:“爸爸,您可别再升官了,  相似文献   

11.
郑钢 《当代工人》2022,(4):48-49
家长都会遇到的"梗" 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场景:你想和你十几岁的儿子谈谈他"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玩了太多的游戏,没有做家庭作业,对同学恶作剧. 你问他:"我们能谈谈吗?"他睁大眼睛,沉重地叹了口气,说:"你又来了."  相似文献   

12.
塞外辽西一个穷困的山乡,有一位与庄户人心相通、话投机、办实事儿的党务工作者。他,就是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孔宪仁。当地百姓送他一个“穷山乡的‘菩萨官’”的美称。 孔宪仁一次去城子沟村了解民情,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村里玩耍。这孩子引起他的注意,旁边一位老农说:“这是贫困户董怀珠家的孩子,这么大还没上学。”孔宪仁连忙到了董家。那破旧空荡的屋内,一位病妇有气无力地  相似文献   

13.
剑侠 《廉政瞭望》2010,(7):50-51
年迈的父亲病情越来越重,老人专门让人打电话给在省里当大官的儿子,让他把情人生的儿子带来看看。然而,高官儿子却以种种借口推托,始终没让老父亲再见到这个孩子,老人最终抱憾离世。老人哪里知道,他的高官儿子有说不出口的苦衷:情人生的那个孩子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不仅如此,另外一对姐妹情人生的孩子,他也不敢肯定是自己的,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15.
一天,爸爸问奶奶:“我去医院看病,您哪儿不舒服?”儿子不解地问:“爸爸,奶奶有病,干嘛自己不上医院呀?”妈妈在一旁解释说:“傻孩子,爸爸是公费医疗!”  相似文献   

16.
1.适当越位:以免偷走了孩子的梦许多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一直梦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后.他伤心地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了这一切.母亲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男孩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183;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母亲的那句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想到她的儿子能成为名人,也许她根本没有指望过靠自己的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春节前夕,儿子参加电力系统业余演出队,每天一进家就喊腰酸腿疼。我们抚摸着他胳膊上、膝盖上的伤痕,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女儿远在千里之外,跟前就这么一个儿子,别看他人高马大,又新婚燕尔,我们还像孩童时代那样呵护着他。每逢此时,老伴总是给儿子开开“小灶”,我在边上不失时机地上上“政治课”。说着说着,儿媳妇笑嘻嘻地进家啦。她是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生前一段富有诚挚情感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情表白,也是作为人类最先进政党———共产党的宗旨的朴素诠释。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还有两位共产党员的类似语言,史有记载。一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他曾写诗铭志:“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1936年夏《赣南游击词》)另一个是县委书记焦裕禄,他寒冬腊月到贫苦农民家中探访慰问时对老农夫妇说的:“我是你们的儿子。”今年“七一”前夕…  相似文献   

19.
学会感恩     
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一封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道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63岁的父亲称儿子在大学“玩潇洒”,每次给家里去电话都是要钱,甚至偷改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为了攒钱供儿子读书,父亲到村里的砖厂兼做苦工,母亲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妹妹辍学给人家当了保姆。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沈阳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的一次“摸底抽查”显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不但没有使孩子懂得感恩,反而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否则就是父母无能。…  相似文献   

20.
抢“爹”     
腊月二十八晚上,赵清和妻子商量,准备把住在团场连队40多年的老爹“抢”回城里,过一个合家欢乐的幸福年。赵清是老军垦的子女,在农场长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教育局工作已经8年了。他的老父亲退休后,一直跟着小弟赵衡住在团场的偏远连队。他割舍不了对土地40多年的眷恋之情,无论住在城里的赵清怎么劝说,他都不肯离开连队半步。无奈,赵清借口请他和妈妈去帮着带孩子,多次邀请,都被他推辞了。他把老伴“赶”到了城里,给儿子看孩子。他把连队照顾的危房改造名额让给别人,自己仍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白天帮着小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