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版权客体制度是整个版权制度的基石。客体和对象的意义是相同的,版权的客体就是版权的对象,版权的对象就是版权的客体,两者指的都是版权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从权利体系来讲,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版权又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因此,民事权利和知识产权的一般规定性应当适用于版权。作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这种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赋予作品以版权保护的必要性。也在一定层面回应了版权客体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版权客体的历史j乏展来看,版权客体的范围经历了一个不多扩大的过程。作品可以分为文字性作品和非文字性作品,虚构性作品与事实性作品,纯粹艺术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基础作品与演绎作品、汇编作品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版权法的一般原理.版权之客体或谓版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而作品的实质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非思想本身.这就是著名的思想表达两分原则.然而,是否任何作品或任何表达形式都受版权法保护,或都具有可版权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品要具备可版权性,还必须具备一定之要件,此要件之核心便是原创性.  相似文献   

3.
自然人基因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丽荣 《河北法学》2008,26(7):23-27
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挑战着法律,基因的法律问题显现在人们面前,明确基因的法律地位是研究基因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前提。在法律地位上,自然人的基因是自然人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客体——生命、健康和身体一样,应当作为人格权的客体之一,受人格权保护,称之为"基因人格权"。当基因一旦与人体分离后,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具有了财产权的特性,将与身体分离的基因界定为财产权的客体,此时对基因的人格利益转化为财产利益,以财产利益进行保护。自然人的基因兼具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4.
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的人格权制度主要在于保障人格之完整性与不可侵犯性,着重于非财产性的人格利益之保护,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人格权已经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客体。人格权的商业利用对传统的人格权制度与理论造成了冲击。一方面,于普通的人格利益之外,又分离、形成了一种包含经济利益在内的相对独立的人格利益——商事人格利益,人格权发展成为维护商事人格利益的、兼具财产权属性和具有财产价值的商事人格权;另一方面,为适应商业活动的需要,这些人格权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转让性与继承性,而且,在权利的保护上能够适用相应的财产权救济方式,以维护人格权在商业利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视角和具体运用视角阐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运用。理论上,思想表达二分法来源于"阿尔泰"案,确定了用"三步检验法"将"思想"与"表达"区分。本文认为运用该方法对计算机程序进行版权意义上的保护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是经过合并原则,场景原则和公有领域要素之后,该表达是不受版权保护(版权性是否还存在?)还是复制者的复制行为不认为是侵权?第二是计算机程序的版权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在具体运用上,本文选取了我国的一个案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认为虽然"思想"与"表达"的界限模糊,但是对其二分以及"三步法"要作为一种不可抛弃的理念牢记于心。  相似文献   

6.
版权法保护的表达是形诸于一定符号的表达.不过,在"表达的形式"出现之前,"表达的实质"已经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前者是版权保护的对象,后者是版权保护的实质."表达的形式"和"表达的实质"这一组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对版权客体进行更为清晰的认识.由于普通文字作品具有表达要素的有限性,所以,其"表达的形式"和"表达的实质"具有同一性."表达的形式"与"表达的实质"的区分有利于论证演绎权存在的合理性,有利于正确认识软件作品和建筑作品的本质,有利于厘清不同作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雨峰 《知识产权》2006,16(3):7-11
在论证版权制度时,不应只关注权利本身的正当性,还应当关注版权的界限,后者在一定意义上,也涉及到我国宪法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版权制度的宪法进路,它主张版权存在于市场,但不属于市场;版权是一种促进公共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版权肩负着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权在权利取得、消灭、存续和侵权后果不同于物权;游戏服务合同是虚拟财产权产生的根源,但债权说无法合理解释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占有、使用、处分虚拟财产而与第三人发生的法律关系;虚拟财产本质上是电磁纪录,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知识产权客体则是无形智力成果。虚拟财产权应认定为准物权,通过专门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论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制度冲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技术措施保护已纳入了我国《著作权法》,它旨在防止电子数据库和其他数字作品的侵权及其非法使用,以此来保护版权人的私有产权。但是,当版权被法律视同为商业和贸易时,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英国1662年特许出版法之前,版权法一直被视为一种获取特别权的审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措施保护也是一样;就象17世纪英国的版权是一种公共审查的机制,技术措施保护是21世纪的私人审查机制。但是技术措施保护的私人审查机制可能涉及到财产权与政治性权利的冲突。政治权是所有政治实体成员的权利,在自由社会,政治权利之一便是表达自由。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财产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呈现出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开放性、客体的扩张性、保护方法的兼容性等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营企业的财产权保护存在着立法上缺失、调控内容力度不一、市场准入上差别对待、政府侵权行为的审查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应确立平等原则、调控市场化原则、公共利益审慎界定原则、保护和规范并重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推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培养成果,搭建论文品评乃至学术评价之平台,《法学家》专辟博文精萃一栏。该栏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论文要旨,由博文作者对其博士论文进行全面系统而重点突出的介绍,一般宜包括如下要素:论文的体系架构;论文每章节的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特点;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论文所研究领域的课题展望。其二是论文评议,可以是答辩委员会的论文审查意见,或者评审专家的点评,具体宜包括如下要素: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对论文的体系及各章节的评价;对论文创新的评价;指出论文的不足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2.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opyright law in Nigeria, a weak strain is inherent in the nature of protection it offers. The limitation of copyright law to the expression of an idea rather than the idea itself begs for a complementary species in this genu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centrepiece of this work, therefore, is to explore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deas by illuminating the prospects in the law of confidence which push the envelope as far as the tentacles of copyright law a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3.
原《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该规定对境外影视作品未予以充分保护,不仅违背了"版权自动取得"原则,而且招徕版权国际纠纷。中美争端案让我们开始反思境外影视作品的保护模式,并加快了对境外影视作品保护的研究进程。本文对一元版权保护模式作出了反思,并以二元理论为视角对境外影视作品的版权及其保护作出论证。希冀在二元保护模式下提高对境外影视作品法律保护的能力,减少版权国际纠纷,促进我国版权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作品的独创性——以滑稽模仿和后现代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著作权的客体,作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作为作品灵魂的独创性可谓著作权法的核心概念之一。独创性概念伴随着著作权理论的产生而创立,构成了著作权制度的基础,是作品获得保护的根本理由。后现代主义却对传统的独创性观念提出了挑战,源于文学理论本身的滑稽模仿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这种挑战,这究竟是著作权法对后现代主义的无奈妥协还是作品本性的彰显?也许,有时抛开法律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独创性本身,并藉此对著作权制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喻玲 《法学家》2020,(3):156-170,196
著作权的两类权利主体(自然人和非自然人)获得保护的正当性理由不同,相应的保护期限也应根据不同的标准确立。回顾著作权法的发展历史,二者没有被清晰区分。以自然人作者保护为前提发展而来的"照顾理论"是大部分国家现行时间标准的正当性理由。信息社会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和制度设计都有了深刻变革,要实现公平正义目标,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应当重构:一方面,非自然人权利主体作品不应也不宜直接适用原有根据自然人作者设计的保护期限,而应根据"激励理论"参考专利法确定固定保护期;另一方面,应当审视"照顾理论"在现有背景下的合理性,对自然人作品建议采用原则上以作者生命为限结合最低保护期限的标准。现有保护期限都应缩短,在受国际条约所限该目标短期难以达成的现状下,可以调整著作权保护宽度,采用相对宽松的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境外电影作品的引进产生双重版电影版权的保护冲突问题,对此依我国现行法律无法实现对境外电影作品版权的合理保护。本文提出双重版电影版权二元承认与保护的理论,并在对这一理论进行多维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其合理价值及其对于完善我国涉外版权关系调整与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了境外原版电影版权的各项具体著作权在二元保护理论中的配置问题;提出了境外原版电影在中国境内享有的版权和禁止的版权的版权二分法;认为不论对境外原版电影作品的何种版权的侵权形式均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以有利于禁止境外违禁作品在中国境内的非法传播,并给出立法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境外电影作品版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扩张及其缘由透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著作权法的历史考察表明,它代表了被保护权利的持续扩张,以及相应的在作品中作为公共领域部分的持续减少。著作权扩张表现在受保护的客体不断增加、著作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方式不断增多、著作权保护期限不断延长等方面。从技术发展方面看,技术因素对著作权扩张具有极大的影响。著作权的扩张不仅可以从著作权制度本身的角度加以考察,也可以从政治、文化视野和经济学的层面上分析。著作权扩张还可以从利益平衡原理得到解释。著作权扩张与限制的辩证关系也说明,利益平衡是著作权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魏丽丽 《行政与法》2007,(2):114-116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并且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却不能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的相关规定反而造成本国实用艺术作品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作品“双重待遇”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立法应当对美术作品进行狭义界定,将实用艺术作品与之并列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并对其提供著作权加专利权的双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版权法保护意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小兵 《河北法学》2004,22(6):45-47
不同的实体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不同的调整方法,相互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我国在强调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文物保护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不应忽略或排斥对其进行版权法的保护,应尽快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相关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完善相关的版权法保护机制,以实现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全方位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With glob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tection in software and indeed foreign copyright has never been more paramount. The absence of statutory provisions in Nigeria’s main copyright legislation specifically protec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tection in software has not helped.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urt of Appeal’s recent decision dealing with the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in Microsoft’s software. The author is of the considered view that the approach adopted by the courts in the case is not in the overall interest of encouraging foreign ICT compan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copyrights in Nige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