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就业是关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在文化观念守旧、制度保障缺位、自身职业发展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女性在就业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为实现女性的就业促进和两性的和谐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大多都通过立法、行政、社会等多元化途径,构建起以立法保障为基础,政府支持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援助的多元化社会支持模式,为我国女性的就业促进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2.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政策调整,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应营造舆论氛围,转变固有观念;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女性权益;调配公共资源,解决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促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整体偏低,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更低.为促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应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给予女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要重视实践教学,建设实习就业双基地;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就业指导模式;应增设有关女性专业和课程,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就业领域歧视女性的问题日渐凸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性就业权实现程度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呈下降趋势。政府、企业、女性自身和社会都应该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而政府在这里尤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最大限度的减轻用人单位雇佣女性员工的负担;在党政机关加大女性就业比例;统一监管;针对女性群体适当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单位制的消解,我国逐渐步入“后单位制时代”,亦即“社区制时代”。社区制成为单位制解体后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的另一种制度选择。志愿行动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正式出现,最早的产生缘于自上而下的发动,活动化、节日化是其两个重要特点。随着志愿行动的更广泛和深入开展,制度化和日常化成为其发展的两个重要取向,而祉区志愿行动正是这些取向得以实现的一条基本途径,志愿行动也将成为社区建设的一种重要力量。本文阐述了我国从单位制时代向后单位制时代变迁的社会背景及其特征,概述了后单位制时代社区建设的两种路径,并对于如何推进社区志愿行动、促进社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适龄女性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中,立法不完善、法治不健全仍是一大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女性就业还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必须予以克服.国外在以法律手段保障女性就业方面有一些有益的做法,值得关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女性就业现状,从法律角度加强对女性就业权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家在研究单位制的基本共识在于:组织是宏观制度和个人之间关键的中介,是资源分配和个人获得最主要的场所之一。本文把"单位与社会分层"作为一个独立主题专门讨论。从单位制对贫富分化形成的作用机制、单位制对城市社会成员贫富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在单位制层面上杜绝过度贫富分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保障和安置面临一定的政策和法律困境。对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的研究,首先应着眼于基于什么样的法理和法律根据来保障其就业。实际上,退役运动员的现实状况,符合《就业促进法》中特殊就业人群的外观,在法理上也能够解释。以退役运动员作为特殊就业人群的法律地位所作的制度设计和保障,才在法理上能立足、在制度上有根由、在效力上有根据,并最终达到较好地保障退役运动员就业权之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女性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国劳动力人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过四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支伟大力量。但是,女性就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尽快落实“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充分挖掘女性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明显,其单位和家庭乃是造成女性失业的主因;女性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低教育水平使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女性就业环境虽得到一定改善,但就业歧视现象仍较为严重.国家应充分考虑这种现状,在法律上进一步给女性就业以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