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凯军 《公安研究》2007,149(3):23-25,91
有效遏制街面犯罪、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根据街面犯罪的动态化、专业化和暴力化特点,实行动态防范、精确打击的打防对策,实施街面犯罪控制。  相似文献   

2.
上海公安在市中心城区相继实施了“网格化”巡逻机制后,一度猖獗的街面犯罪被“挤压”到地域宽广、警力相对薄弱、一时难以全面实施“网格化”巡逻机制的城郊结合部地区,闵行就是街面犯罪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而今建设得相当美丽的花园城区岂容魔爪染指!闵行警方重拳出击,对形形色色的街面犯罪活动大打出手,“街鼠”闻风丧胆,无路可逃。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加强街面犯罪侦查工作,是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需要,也是针对当前违法犯罪特点的一种新型防控模式。加强街面犯罪侦查工作,必须坚持人员、装备、机制相配套,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情报制导,对违法犯罪实施精确打击;必须坚持以现代指挥体系为依托,以多警种协作为抓手,以整合社会资源为支撑,构建合成型打击网络。  相似文献   

4.
遏制街面犯罪的警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治安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发案形势总体趋缓,但街面犯罪仍然呈 快速增长之势。街面见警率低、现场抓捕率低、低破案率、群众自防意识差等都是街面犯罪持续高发的重 要原因。只有通过建立网格化巡逻机制、高效灵敏的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披露机制、流动人口管理市场机 制、打击机制、技术防范机制等,才能有效遏制街面犯罪,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面多发性犯罪呈大幅上升趋势 ,其以侵财为主要目的 ,作案时空限制小 ,作案对象随机性强 ,作案者多为外来人员。公安机关对街面犯罪的打防控工作应在充分研究此类犯罪规律特点的基础上 ,查找公安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 ,及时调整警力 ,科学使用警力 ,以降低打击成本、提高打击成效。  相似文献   

6.
季晨 《公安学刊》2010,(3):53-56
当前城乡街面犯罪频发并呈现新的特点,为了有效地侦查和预防此类犯罪,笔者认为发挥视频监控的作用,不仅是科技强警的必需,而且有助于街面犯罪的侦查破案及防范控制。  相似文献   

7.
8.
为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机制,使公安工作进一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建立街面防控网络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交警的治安管理功能,发挥交警打击街面犯罪的作用。交警参与构筑街面防控网络在警力、管理时间和空间、技术装备等方面有多种有利因素。交警发挥治安管理功能应采取与管理和业务特点相符的巡逻管理方式并正确处理好管交通和管治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伍星  方勇 《公安学刊》2004,(5):86-88
"街面案件"有其自身的时空特点和发案规律,在巡逻布警中要加以准确把握:一是把握"避虚击实"原则;二是因地制宜投入警力;三是合理搭配巡逻方式;四是注重谋略运用;五是积极借助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层面来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防范模式较传统的人力防范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从应用现状来看,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与其初衷目标尚有差距,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存在着布建不合理,应用低效能等问题.应在充分认识犯罪规律和监控的区域性功能定位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建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对视频监控数据的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该系统在街面侵财型犯罪防控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街面侵财性犯罪特点、原因及侦查要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牧 《公安学刊》2003,(2):38-42
近年来,浙江省在发案形势总体趋缓的情况下,街面侵财性犯罪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案件总量攀升、案值增大,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作案时空具有相对集中性,作案成员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等是其突出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整体防控工作用力不均、街面治安管理职责不清,犯罪侵害目标众、作案方法多、犯罪成本低,一些人防范意识淡薄、贪图小利心理,管理剖度不落实、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销赃渠道畅通,对打击街面犯罪投入不够、打击不力、破案率低等几个方面。刑侦部门作为破案主力军,在打击街面侵财性犯罪中要着重抓好巡逻守候、情报信息、阵地控制、专案侦查等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智慧社会背景下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发展,传统犯罪组织大规模向网络迁移,利用网络平台无边界特征,借助发达的通讯技术手段,形成较低成本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的新型组织模式,同时网络犯罪组织在多方面呈现嬗变趋势,组织分工精细化,层级扁平化,组织链条延伸化。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要树立智慧侦查理念,构建侦查工作新格局;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再造侦查组织体系;运用智慧侦查手段,提升侦查工作效能;加强网络阵地防控,全面堵截犯罪。  相似文献   

13.
当前黑恶势力犯罪特点及打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恶势力犯罪以谋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正在向政治领域加快渗透,其规避打击的能力在增强,组织结构趋于严密,地域性特征也日益明显.目前打黑除恶习工作存在地方官员重视不够、相关法律不完备、社会管控漏洞多、破案打击难度大等问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坚持打早打小,综合治理,通过加大打击整治力度、严密市场监管、多部门齐抓共管等措施,强化打黑除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智能卡诈骗犯罪,是全球经济犯罪的全新类型,更是有组织跨国犯罪团伙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智能卡诈骗犯罪的犯罪途径,即主要通过信用卡、透支卡和储值卡实施犯罪。并介绍了目前澳大利亚防治智能卡诈骗犯罪的三项策略:智能卡发行商策略,商家策略和技术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推行街面警务模式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需要,是解决长期存在的警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作机制。本文从街面警务模式的内涵出发,结合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的实践探索,探讨了推行街面警务模式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公安实战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有关部门在不断推出手机上网购物、网上银行、电话车险等一系列利民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施犯罪,对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仅以"电信诈骗案例"为关键词,通过互联网搜索,其查询结果多达43000条。由此可见,此类犯罪在我国日益猖獗,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由于此类犯罪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不法分子不需正面接触受害人,隐蔽性强,是新型犯罪的典型代表,给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此类犯罪带来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公安研究》2009,(8):36-42
假币犯罪通过使用假币商品交易和支付结算,破坏贸币管理和掠夺他人财富。假币犯罪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主要形式,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假币的制作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为防范打击假币犯罪增加了难度。防范打击假币犯罪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综合治理,可采取减少现金交易、鼓励群众主动上缴假币、加强打击整治力度、严肃假币收缴纪律、提高钞票防伪质量等对策,遏制假币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有效防治有组织犯罪,要针对性地施策。一要强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责任意识,坚持“严打”,注重策略的运用;二要加强反腐蚀措施,铲除有组织犯罪的保护伞;三要制订专门惩处有组织犯罪的法规条例,建立证人保护机制;四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让黑社会势力无处藏身;五要加强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企业纳税人,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往往想方设法逃避缴税,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针对涉税犯罪特点,采取加强税法宣传,深化税制改革,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等措施,加强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街面警务站作为城市社会治安防控的多中心参与方式,在老城区、新城区及结合区等不同区域的治安治理实践中存在理念上的偏误。新城区在较好体现可防卫性系统规划的同时,却难以拥有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老城区因丰厚的邻里社会资本具有活力优势,但由于可防卫性的先天不足而易藏暗流;结合区则既不具备防卫型多中心秩序条件,也难以形成活力型多中心秩序。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民主治理的智慧来改进。通过消解其治理理念存在的偏误,完善治理运行机制,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加大邻里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可有效实现社会治安防卫与活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