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信箱     
罪证不足的自诉案件,开庭审理后能否裁定驳回?编辑同志:我院受理的自诉人谭某诉被告人鄢某等故意伤害罪附带民事诉讼一案,经开庭审理,我院认为谭某提供的证据不足,遂裁定驳回谭某的起诉。谭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已对该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应作出实体判决而不应裁定驳回,故将该案发回原审法院重审。请问,罪证不足的自诉案件,开庭审理后能否裁定驳回?请予解答。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法院阮纪军阮纪军同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5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张鹏 《人民司法》2023,(23):68-71
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同等适用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但基于自诉与公诉程序设置方面的区别,刑事诉讼法对于自诉案件适用追诉时效制度作出了特殊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经审查后决定立案,标志着对于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启动。对于超过追诉时效的自诉案件,如在立案审查阶段发现,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裁定不予受理;如在立案后发现,则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裁定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3.
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1991,(7)
调解是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刑事自诉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刑事诉讼法第127条对自诉案件审理中适用调解程序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拟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谈浅见。一、调解应以被告可免(?)刑事处分为前提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对其中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的。那么,以调解结案的,是否  相似文献   

4.
自诉人撤回重婚自诉应否允许?统辑同志: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们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但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婚姻法规...  相似文献   

5.
刑事自诉案件中最主要的是自诉伤害案件,审查、受理、审理该类案件时,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问题。一、把握自诉伤害案件的法律特征。根据1993年9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人民法院管辖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中有原告和被告,明显属于轻伤害,因果关系清楚,不需要进行侦查的伤害案。这一法律规定概涵了自诉伤害案件的法律特征。其一,应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就是说原告确属自诉伤害的被害人而不是其他人,被告也必须是实施伤害行为的被告人。在司法实践中为避免原告不当或给…  相似文献   

6.
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死亡的,法院应否继续审理?编辑同志:我们受理了一起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因患糖尿病被被告人遗弃,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死亡。对此案如何审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此案虽有告诉,因自诉人死亡,无法完成全部诉讼活动,应该裁定终止审理。另一种意...  相似文献   

7.
刑事案件,按起诉主体不同,可分为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两种。由于自诉案件不存在侦查阶段,所以,本文全部内容仪就公诉案件而言。1 被告人在侦查阶段能否委托辩护人?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作明确的表态。但是,从有关的条款来看,它是否定“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这一命题的。笔者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在于: 第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七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并且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9,(2)
刑事自诉案件中的反诉,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对自诉人与本案事实有联系的犯罪行为提出反控诉。反诉同自诉是两个独立的诉讼,反诉案件与自诉案件是两个独立的案件。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8条只作了简略规定,即审理“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反诉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一审法院在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裁定驳回自诉。自诉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撤销驳回自诉的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可否仍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四项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各类案件的审理、执行期限 第一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91,(7)
张建根同志在《法学》1990年第10期的《自诉人死亡后是否应当继续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意见,即自诉案件立案后,自诉人死亡了,应移交检察院转为公诉继续审理,并继续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本作者不敢苟同,认为自诉案件立案后,自诉人死亡了,不应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其理由为:一、自诉案件是法律规定的自诉人不告不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在立案后,如自诉人死亡了(必  相似文献   

12.
司法信箱     
应如何理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行为发生地?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我们对犯罪行为发生地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这里...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间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未作具体规定,实践中对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各个法院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到底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时应审查些什么内容,本文试作粗浅探讨。根据《解释》第186条规定,我们认为对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应审查以下内容:一、是否属于刑事自诉案件范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是指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对于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并且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起诉。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理由是: 首先,法院的判决、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作出的法律评判,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  相似文献   

15.
刑事自诉应列入公诉范畴之浅见罗晓玲自诉案件是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有七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数的人民法院处理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程序是:案件发生后,倘受妨害的人民法院认为行为人抗拒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构成犯罪,则自行决定将被告人逮捕。而后,该人民法院将决定审理本案的通知书送达被告人。开庭审理时没有自诉人控诉,而是审判长自行列举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接着,审判长便开始审问被告。执行自诉人控诉职能的和执行国家审判机关审判职能的是同一个主体,笔者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自诉自理”。“自诉自理”的做法背离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第五条规定的精神实质和立法原意。从实践上看,人民法院自己作为自诉人,处于当事人的地位,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同时,该人民法院又作为该案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这就很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自诉案件的办案期限未作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自诉案件被告人,交公要机关  相似文献   

18.
司法信箱     
人民法院可否从公安机关受理自诉案件?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等6部门《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对轻伤害、重婚等8类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按此规定,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后,审理中发现有的案件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第157条规定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是指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79年12月15日《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的规定,它属于人民法院的职能管辖范围,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八种刑事案件之一,在诉讼程序上适用自诉案件的有关规定。笔者对此存有异议。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审判制度由纠问式转变为对抗式,“谁指控,谁举证”遂成为刑事诉讼的一个原则。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在要求人民法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时,必须就被告人有罪或罪重的指控进行举证,如罪证缺乏,人民法院将根据《刑诉法》第 171条的规定,不是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就是裁定驳回其诉讼请求。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一般都是自然人,他要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有效举证,因受方方面面的条件制约,其收集调取证据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远不能象刑事侦查机关有合法、先进的侦查手段可援;然而没有证据就达不到保护自己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