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截至7月21日,在超期羁押专项清理工作中,全国检察机关累计纠正检察办案阶段超期羁押359人,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机关已没有超期羁押案件,全国已实现检察机关办案阶段无超期羁押。据悉,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张仲芳表示,“检察环节存在的超期羁押人数占刑事诉讼中超期羁押总人数的比例非常小,要完全纠正和杜绝超期羁押,其他政法部门面临的任务还很重”。所谓“其他政法部门”显然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因为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批准或者执行羁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预防和杜绝超期羁押问题已摆上公安司法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监所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的一个职能部门对此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笔者结合司法实践,认为监所检察部门应强化一个公正执法观念,理顺内外两个关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四项制度,建立预防和杜绝超期羁押的长效机  相似文献   

3.
几点设想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1993年进法院后,就与《山东审判》结下了不解之缘。3年来,我阅读《山东审判》坚持每期不落,每篇不落。是《山东审判》帮助我适应了本职工作;是她使我知识更加广博.  相似文献   

4.
曹锋 《人民检察》2006,(14):37-39
长效机制建设,与人们的工作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需要积极探索和不断提炼才能准确把握,对于监所检察工作,尤其是对于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工作更是如此。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目的。然而,司法工作中,对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准确的认识。在此,笔者就长效机制本身的内涵和机制构建,以及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长效机制的内容等问题,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其性质是非法拘禁,不仅侵犯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法律的尊严和司法机关的声誉形象,也是一种极大的损害。所以,对刑事诉讼羁押期限进行监督检察,坚决清理、纠正超期羁押问题,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义不容辞的工作,也是检察机关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笔者就监所检察工作中如何预防控制超期羁押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曹晨 《特区法坛》2006,(6):22-23
超期羁押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或刑事诉讼过程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过法定办案期限,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该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从法治的角度看,超期羁押违背了宪法原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变相的非法拘禁。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是不容忽视的,不仅是对法律尊严的破坏和亵渎,还会导致司法人员无视人权,降低司法公正的水平和效率,伤害人民群众对法律和司法机关的信任,超期羁押与刑讯逼供、律师辩护难一度被列为刑事诉讼中的三大难点,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因此,必须加以认真的清理和纠正,笔者工作在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一线,担负着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重要职责,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超期羁押”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纠正对策略谈浅见,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今中外的婚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离婚,作为社会最小细胞的裂变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它是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缩影。 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是对1950年婚姻法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它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观念和道德风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基于爱情的自由婚姻有所增多,民主和睦的家庭不断涌现。婚姻家庭领域的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新的风貌。但是,不可否认,在婚姻家庭领域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离婚制度上的问题更为明显。1980年婚姻法颁布近8年来,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由1979年的21万件上升为1987年的50万件,这对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一次新的冲击。当然,在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8.
检察官考评机制应体现检察职业的特殊性,既要重视检察业绩,也要重视考察检察官的法学理论水平,进而考察检察官清正廉洁、公正执法、刚正不阿的监督本色,将现行的《检察官法》规定的以检察官所在单位进行考评的机制修改为以上一级检察机关政治工作部门考评为主的工作机制,并尽快出台一部《检察官考评办法》供操作。设想一:改革考核体制。以上一级院考评为主,被评检察官所在单位协助考评。下一级院成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成员中应有政工部门和办公室负责人,由政工部门负责考评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予以积极配合。地市级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提出“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任务,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本文拟围绕行政管理与机构体制改革提出几点设想。一、在行政层级体制上,变部门分割制为层级整体制中国行政体系的上下结构是按照单一制形式而建立的。它强调统一性与集权性,与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制截然不同。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权组织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当然,各级政权组织也享有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在实践中,这种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指挥和一致行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的政治安定。存在的问题是权力过于上倾,地方缺乏充分的自主权,不利于提高效率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
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富有权威、高效率的、决策民主科学的业务决策机构。应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建设”的要求,革除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有效扎实稳妥地推进检察委员会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实行少年审判机构改革的同时,配套制度也应有新的发展,笔者认为目前可试行以下几项制度:一、设立案件受理制度。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难以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少年法院的立案庭可以一改普通法院坐等案件上门,不告不理的习惯,不但要受理告诉案件,而且还应与工、青、妇及其他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加强联系,在少年保护与犯罪预防上主动出击。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无论任何组织、个人提起诉讼,都应受理,并在诉讼费的收取上,根据少年案件的特殊性,灵活采取缓、减、免等方式。二、设立不定期刑制度。不定期刑判决是法官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对被告人、现行犯和重大嫌疑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措施。但是,司法实践中,妨碍刑事诉讼的不仅仅是被告人、现行犯和重大嫌疑人,其他人妨碍刑事诉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而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对妨碍刑事诉讼的其他人不能适用。为了切实保  相似文献   

13.
羁押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不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办结有关案件,致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情形。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羁押条件及其期限都作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问题普遍存在。从青海省情况看也是如此,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检察机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有效防止和纠正检察工作中存在的超期羁押现象,维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及其他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一、严格依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适用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依法全面、正确掌握逮捕条件,慎用逮捕措施,对确有逮捕必要的,才能适用逮捕措施。办案人员应当树立保障人权意识,提高办案效率,依法快办快结。对犯罪嫌疑人已经采取逮捕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免予起诉权力,存有三种意见:一是,主张废除,认为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不应有对刑事案件进行审判,作出最终实体性评断、处分被告人刑事实体的权力,而免予起诉则包含了刑事审判权的具体内容。因此,免予起诉制度有悖于我国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二是,主张保留,认为免予起诉是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已于2003年9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7.
关于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慧英 《法制与社会》2010,(27):211-212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普法教育的深入,人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都在不断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仍然相对滞后,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阶段,各种矛盾逐步凸显,我们的社会法律服务体系如何才能适应群众的法律需求,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更普遍、更细致的法律服务。本问认为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傅国云 《法治研究》2016,(3):95-102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直接监督,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力救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必须符合检察权的宪法定位和司法规律,应当尊重行政的能动性和裁量权,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贯穿监督的全过程,根据监督的必要性原则科学界定监督的范围和程序。基于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目标的一致性,即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监督并非“制肘”,检察与行政的互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行政执法检察改革中应重视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职能作用,建立完善有关检察监督与行政监督互动协作机制,检察监督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机制,以及对检察监督权的制约监督。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维护检察秩序,保证司法公正,有效,使检察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使之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重构我国审判监督制度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审判监督制度就其立法本意来说,是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出发,旨在使案件事实得以澄清,错误裁判得以纠正,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从而实现审判的公正。但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法院而言,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存在错误,即应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如此,则纠纷的解决将永无尽头,而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必然被牺牲。由于立法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我国审判监督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上还存在种种弊端,影响了我国法律及司法的权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