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还能吃什么?——中国食品安全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政府法制》2008,(23):38-39
“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做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有洗衣粉的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鸭蛋;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用避孕药喂养的黄鳝,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病的、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李鹏给全国纠风工作会议致信强调:“纠风工作要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今年要切实抓好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等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大力倡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新风,为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给全国纠风工作会议致信指出:“纠风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楔而不舍地坚持抓下去,巩固已有成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全国纠风工作会议是5月7日至1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  相似文献   

3.
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文明棍后,碰见了静修庵的小尼姑,忍不住伸手去抚摸她的头。小尼姑指责他“动手动脚”,而阿Q理直气壮:“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攀比和尚,目的是为调戏小尼姑找到借口。如今搞腐败或搞不正之风的人,也有一些借口,什么:“大家都在吃,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这是一些人对吃喝风的借口和心态;“大干部飘洋过海,中等干部深圳珠海,一般干部北京上海。”这是一些人搞公费旅游的借口和心态……诸如此类,其理由和推论方式与阿Q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意无非是在说领导在吃、在玩、在拿,普通…  相似文献   

4.
1955年秋天。巴西女孩迪尔玛正坐在家门口看书,有个乞丐走过来乞讨。迪尔玛看他可怜,进屋盛了一碗肉递给他。乞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突然,迪尔玛又想起什么,从口袋掏出一张钞票,撕了一半递过去:“实在对不起,这是爸爸给我的买书钱,全给你我就没法买书了,只能送您半张。”乞丐只顾着吃,看也没看就收下了。  相似文献   

5.
岳阳市纪委机关举办“五一”联欢晚会,回首自己20多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历程,感慨系之,即兴赋打油诗一首。我们从大山走来,党叫我干上了纪检监察。吃上了这碗饭,就不怕它甜酸苦辣。设阻的,请站开!说情的,莫进来!冷板凳,我们有坐热的能耐;床底下,我们有本事把斧头抡起来。腐败分子一个个被揪出,党和人民笑开怀。但也有人不理解,奇谈怪论冒出来:“冷酷、僵化、不懂味,总爱把刺栽!”对此我们一概不理睬,麻雀怎能知道大雁的胸怀?!我们虽然换上了西装,系上了领带,穿上了皮鞋,但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是大山的儿子,我们从山里走来…  相似文献   

6.
告别增白剂     
假使时光倒退25个年轮,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谁能预见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要付出惨痛代价。 那是1986年,如同我们曾经爱穿“的确凉”一样,城市消费者吃上了因增白剂而“美丽”的面粉。这一吃,就是25年。  相似文献   

7.
李岗 《四川审判》2002,(2):58-58
一位太太刚一走出她家屋门,便看见三个蓄着雪白长胡子的老人站在屋前的院子里。她压根儿就不认识他们,于是说道:“你们是谁?一定是饿坏了,请进屋吃点东西!”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8,(2):40-40
问:春节期间,我虽然发出了3000多元的“红包”,但我儿子(12周岁)也有不少进帐,收到了4000多元的压岁钱。我动员儿子把这笔钱上交,但他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支配管理。我认为.2000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小孩子自制力不强,管这么多钱会出事的,于是坚持要他全部交出来。儿子很不服气地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请问: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  相似文献   

9.
制度     
《中国监察》2010,(4):32-32
黑龙江省同江市细化制度提高信访监督质量 该市近年来坚持依靠制度提高信访监督质量。制定《信访谈话监督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实施信访谈话,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信访工作任务。市纪委、监察局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每名干部联系一个党委、两个支部、三名党员,  相似文献   

10.
简单道理     
佚名 《法治纵横》2013,(1):60-60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11.
马振国 《法治纵横》2013,(24):37-39
民以食为天,北方的汉族人历来以吃蒸馍为主。奇行县是新疆的小麦主产区。受光照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奇台的面粉上乘,蒸出的馍馍又白又大,有童谣为证:“雨,雨,大大下,蒸哈(下)的馍馍车轱辘大。  相似文献   

12.
2001年 6月下旬,国务院纠风办以山东省日照市为现场,召开了全国民主评议行风经验交流会。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何勇,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行风建设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会议期间,记者就行风评议的有关问题,专访了何勇部长。 记者: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全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您能谈谈进展情况吗? 何部长: 1997年 11月,国务院纠风办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民主评议行风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之后,民主评议行风的做法上下认可…  相似文献   

13.
杨学友 《检察风云》2014,(21):60-61
一对再婚老人立下口头约定:“百年之后合葬在一起,争取下辈子还做夫妻!”然而,一方去世后,其子女坚持主张“我母亲一定要与我父亲合葬”,而再婚老伴却要求按“约定”合葬,法律会支持谁呢?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2012年的元旦和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中国人大吃大喝的日子也就来了。 吃饭是有许多讲究的.中餐有中餐的讲究.西餐有西餐的讲究。我也算在国外吃过严格意义上的西餐的人。在很多单位里.出国是一种变相的福利.所谓的“工作需要”纯粹都是瞎扯.除了主要领导和特别岗位,其他人出国,一般都是领导想让谁去谁就能去:众目睽睽之下.领导想多给谁钱不一定有那胆量.但安排谁出国.这比发钱还要大的实惠,却可以没有规矩.却可以比发钱还要容易。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这里面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交换谁能说的清?——这是题外话。每次出国之前.都有一个简短的行前教育。内容很多,但有一样一定要讲.那就是吃西餐的规矩。  相似文献   

15.
丛林  峻岭 《检察风云》2014,(7):62-63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获得的荣誉,往往倾注着另一方的支持和奉献。有歌词唱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那么,夫妻一方获得的荣誉物品,是共同财产还是归—方的财产?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在南宁市青秀津头街道办的领导下,在街道综治办的指导帮助下,凤岭南社区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要求,以“保稳定、促发展”为切人点,狠抓落实,完善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分工明确,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吃饭记     
纪平 《中国监察》2009,(15):60-61
我这个人耳垂生得大。小时候,常有长辈一边摸捏着我的耳垂,一边说:“这伢子大耳垂,长大有饭吃。”在我的家乡,“有饭吃”既指不饿肚子,又包含有出息、有福气之意。而耳垂大与“有饭吃”有什么必然联系,为何耳垂大在乡亲们心目中是有饭吃的象征,我不得而知。我只清楚,乡亲们这样说,是出于一种对我的同情和祝愿。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栖霞市官道二中是一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学校。为办事方便,校长孙成功自己掏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并向全体教职工宣布:“谁有事都可以用。”这可不仅仅是句客套话。据统计,一年多来,80%以上的路程是为办公事或为其他教职工办事跑的,然而耗油、维修等费用,却全是孙校长自己掏,从未花公家一分钱。孙校长的摩托车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接送3位老教师上下班。每到周末,孙校长就会骑上摩托车,把3位老教师挨个儿送回家;该上班时,又把他们挨个儿接回来,风雨不误。3位老教师高兴地说:“咱也有‘专车’坐啦!”咱也有“专…  相似文献   

19.
纠风,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之一,走过了探索、不断进取的路程。特别是五年前,中央纪委向党的十五大作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坚持纠建并举,把纠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之中”后,纠风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许多新成效。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20.
在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用公款请客送礼,搞“感情投资”,借以取得一些部门的“支持”,发展自己的“贿赂型”经济。这,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同时也繁衍出一些借机吞食国家资财的“硕鼠”。他们打着为本地“谋利”的招牌,中饱私囊。其手法卑劣,花样翻新:一曰:“吃一报十”。翻开近几年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镇的帐簿,用公款吃喝送礼的白条子、假发票比比皆是。有的承办人少吃多报,个人从中渔利。某县县长下乡,一行3人仅在一个单位吃了一顿饭,而该单位帐上却核销了18公斤猪肉,两条“石林”烟,两箱啤酒,4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