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铭元 《人民检察》2006,(22):51-52
当前,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司法实践中,不少案件是先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突破,在掌握犯罪事实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这就涉及到司法机关将纪检监察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的问题,即对哪些纪检监察证据予以采信,对哪些纪检监察证据予以排除。本文就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述证据效力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证据能力,二是证明力。所谓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或证据的适格性,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某一材料成为诉讼证据所必需的资格或条件。在英美法系中,称之为证据的可采性。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的转化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证据转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限制性因素的分析,建议根据证据的不同属性,对各类证据的转化规定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最终构建顺畅有效的证据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施行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的出台,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终于有了较高位阶的法律依据。一方面,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可以简化司法机关调查取证的程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执法程序的依据是行政法,而刑事诉讼程序的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和程序的要求更高,证据转化制度将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有可能导致规避刑事诉讼法的风险。因此,将刑事证据的转化纳入法律的调控中,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在查处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时,相互有移送案件线索和证据材料的义务,而这些证据材料转换是纪检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大案要案由于涉案金额较大、涉案人员较多、调查任务较重,多数是由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组成联合调查组。两机关协作共同展开调查,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办案合力,迅速查清案件。但此类案件在调查终结、移送审理时,卷宗中往往既有纪检监察机关调取的证据,也有检察机关作为取证主  相似文献   

6.
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犯党纪政纪案件涉嫌犯罪的,应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但依据现行法律的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收集到的大量涉嫌犯罪的证据(简称纪检监察证据),不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直接使用,这就给查办贪污贿赂案件  相似文献   

7.
8.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等作了重要补充修改,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以及特别程序等方面进行了重要完善。特别是其中一些条款与纪检监察工作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充分运用,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反腐败合力。  相似文献   

9.
确立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适用规则是“两法”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现有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提高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在行政执法证据转化过程中,实物证据可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对言词证据,应适用“原则上不可但允许例外”的规则.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得以规范适用,还需由司法解释的出台、人员素质的提高和配套机制的完善来共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是否确为本案的犯罪分子,是案件所需查明的具有重要诉讼意义的事实,也即案件的主要事实。这一主要事实,可以依靠各种证据获得直接的证明或间接的证明。所谓直接证明,就是单凭该证据就能直接指明犯罪行为是被告人实施的。所谓间接证明,即单凭该证据不能直接推理出被告人就是犯罪分子,而只能证明与案件主要事实相联系的某种次要事实,然后通过一系列次要事实,才能推断被告人是犯罪分子。由于间接证据只能指明与主要事实相联系的次要事实或情况,故在外国证据法学上,有的又称之为情况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分类,就是按照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不同关系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的主管机关,在侦查案件的过程中运用技侦等秘密手段收集证据,为重大案情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一系列秘密手段收集的证据向刑事合法证据转换的措施,以供立法和司法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客观地存在于证据制度之中,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完整的证据理论体系的建立,刑事审判工作中的正确的证据的审查判断,都有待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封建社会所实行的形式证据制度判断的证据标准,是法官按  相似文献   

13.
一、绝对排除对刑讯逼供所取得的青词证据、以该青词证据为线索所取得的物证应予以绝对排除。正如贝卡利亚痛斥非法取证行为的极端形式——刑讯逼供时所青:“我们意志的一切活动永远是同作为意志源泉的感受印象的强度相对称的,而且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有限的。因而,痛苦的影响可以增加到这种地步:它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可采,设立怎样的证据排除规则,是司法界和诉讼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首先阐述评析了我国刑事非法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然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规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论刑事证据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玛蒂是法国著名的刑法学教授,她力主改革,强调保障人权,是法国刑事法律改革派的主要代表。她主持了法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虽然后者大部分内容被废除,但其影响仍广泛存在。她撰写的《论刑事证据》,从比较欧洲法、德、意、英等国立法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她对刑事证据法一系列原则性问题的看法。而且在文章中她认为不论英美的当事人主义或法德的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均有不足之处,应当建立一种吸收两者优点的新模式加以取代。为了配合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特翻译此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证据保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臻完善,证据在诉讼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证据如何更好地进行证据保全已成为目前我们必须妥善决的问题。证据保全的含义、特征、任务和原则《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一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认定某嫌疑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需要大量证据的证实,因而我们要重视收集和保全证据。证据保全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部分证据在诉讼结束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还要继续保存一定期限),证据保全不当将会使证据的证明作用减弱,甚至会造成放纵犯罪、冤枉无辜的恶果。  相似文献   

17.
本项研究采取调查问卷方式,选取我国东西南北中有代表性的七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基层、中级和高级法院刑庭的法官作为调查对象,对我国当前刑事审判实践中涉及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刑事证据的认定、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发现我国的刑事法官对于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审判年限、办理案件数量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得出结论:应当从影响刑事法官认定证据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着手,增强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任何案件都是以通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法律事实为基础的,事实确认有误,将会直接导致司法结果的不公正。因此,认证是诉讼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审判活动的中心内容。离开了认证这个环节,审判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刑事审判更不例外。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后,于2003年8月就刑事审判证据的举证、质证、证据的审核认定等问题制定了《关于刑事审判证据和定案的若干意见(试行)》。近3年的试行情况表明,该《意见》对于规范刑事诉讼证据的运用,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案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到了相关司法部门及律师界的…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年均受案数稳定在3900件左右。我们对案件构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民事案件向行政案件转化是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因素,与若干年前民不敢告“官”、宁民事不行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谓传统民事案件向行政案件转化,是指过去一般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的一些传统的民事侵权案件,随着行政审判影响力、公信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选择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案件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土地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20.
论刑事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有无证据能力,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它既关系到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纳,又关系到对不同诉讼价值理念的选择和对不同诉讼主体权益的保护。本文作者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及实践考察入手,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及国情,提出我国对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所应采取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