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我的故事。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独生子,平时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会做。这一天,妈妈生病,勉强做了饭,实在做不动了,就让孩子收拾一下屋子,扫扫地。孩子也答应了,可就是不动手。妈妈催了几次,无效,便批评他。孩子不服,同妈妈顶嘴。妈妈生气了,更严厉地批评他。孩子不高兴了,说“不在你们家呆着了”,摔门出走。  相似文献   

2.
●夕阳如金。两个人拉着手去每天例行的散步了。妈妈握着爸爸的老烟斗,爸爸拎着妈妈的大披肩。这平凡的一幕使人深信——  相似文献   

3.
天职     
天职○申爱萍你听到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那充满童稚与忧郁的旋律吗?那是孩子唱给自己亲爱的妈妈听的。幸福的孩子和苦命的孩子都唱过这支歌。当你听到这曲简洁朴实、近似民间小调的童声时,你若是位母亲,无论你走到哪里,又身处何方,相信属...  相似文献   

4.
许多职场女性生完孩子后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不得不在产假结束后便给孩子断奶,这成了她们心中无言的痛。她们不知道,国家有明文规定,哺乳期妈妈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哺乳假”。  相似文献   

5.
遇见美好     
郭雪涛 《人民公安》2010,(13):60-60
<正>斑马线上走过来四个人:一位女盲人,其余三位不用问,肯定是一家三口。小女孩儿三四岁大,被爸爸抱在怀里,孩子妈妈用手拽着女盲人没拿竹竿儿的那只手臂,打算一起过到马路对面去。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了。肯定是女盲人要过  相似文献   

6.
人间真情──记邹朝碧和她的私立海达孤儿院刘南开邹朝碧和她的孩子们。今年3月的一天,在中国四川省大巴山南麓的达川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12名手捧鲜花的孩子围在一位女病人周围,都以妈妈称呼她。她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儿女?原来她就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私立孤儿院的个体...  相似文献   

7.
王冰冰 《前进论坛》2009,(12):48-49
她叫丁云,是武汉市郊区初二女生,前不久被确诊患上白血病。为了治病,家里把能卖的都卖了,丁云的妈妈告诉来访者,住院后母女俩每天只打一份饭。为了省钱,孩子说她不爱吃肉,哪有孩子不爱吃肉的呢?  相似文献   

8.
说来也许你不信。一个偶然的机会,十九岁的我当了回“爸爸”。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那天我值中班,酷暑难当,蒸得我满身是汗。突然一声童音传来,“妈妈,是爸爸,我看到爸爸了!”顺着声音,我看到不远处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戴着一项浅蓝色的遮阳帽,一张天真的小脸被太阳晒得红红的,一边喊一边挣脱妈妈的手向我跑来,孩子的妈妈焦急地跟在后面。孩子一把抱住我的腿,仰着期待的小睑叫道:“爸爸!爸爸!”这亲切而又陌生的称呼,羞得我顿时洗红了脸,茫然不知所措。孩子的妈妈来到我面前,羞涩地冲我笑了笑,“对不起,孩子认错…  相似文献   

9.
叶慧 《今日浙江》2011,(10):50-51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相似文献   

10.
许群  刘莉莉 《世纪行》2008,(5):13-14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 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网上出现了大量抗震救灾诗词。这些诗词的作者们用真切感人的语言,为逝去的生命而悲伤,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而赞叹。  相似文献   

11.
致女儿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交警,同时,我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我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茁壮地成长 !当然,同样的祝福也给予你——我心爱的女儿 !  孩子,你已经两岁多了,在你成长的日子里,你当交警的妈妈对你有许多的歉意和内疚,只好把你放在心尖上颤栗着敏锐的痛。   在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下,你静静地安植于妈妈的体内。因为没有摄入过多的营养,在你最需要养分的时候妈妈没有给你,这是我的第一个错。   随着你的生长、发育,妈妈换下了警衣警裤,穿起了宽松、肥大的孕妇服,脸上也长出了妊娠斑,身体日益笨重起来…  相似文献   

12.
钟瑜 《今日海南》2013,(11):20-20
一谈到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多数妈妈的共识.于是乎,各种奥数班、美术班、书法班、象棋班、钢琴班喷薄而出.家长拉拽着满脸不快、泪挂两行的孩子冠以“为你好”的名义,硬逼着孩子“大满灌”,有种不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选手誓不罢休的架势.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有幸观摩到两位妈妈的比划较量.其中一位妈妈先开口说:“你都不知道我儿子有多用心学习,上午刚去作文班,下午又带他来奥数班……”  相似文献   

13.
开学就上四年级的怀晋华因为优异的成绩被学校评为了“校星”,谁能想到出色的他曾经是一个四肢软瘫、不会说话的孩子。“是郭妈妈改变了这一切”。“郭妈妈”是山西省残联脑瘫康复医院的一位医师,接受康复治疗的孩子们都叫她“妈妈”。提起她,孩子们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她同自己的妈妈一样亲,怕是因为每天为他们治疗的“郭妈妈”用银针扎的他们好疼。15年来,用这手中的银针,“郭妈妈”已经先后救治过3万余名脑瘫儿童,其中最小的仅仅出生18天。现在,已有1万多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郭妈妈”叫郭新志,是我党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省…  相似文献   

14.
嘉轩 《两岸关系》2001,(12):46-47
不久前,在上海市嘉定区徐行派出所接待室内,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激动地握着该镇新行玩具厂厂长的手说:“大家都是为了工作,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服从有关部门的调解,以后我们要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多作贡献。嘉定的投资环境是A级,今天这事的解决,会促进我公司在嘉定投资办分公司的进  相似文献   

15.
可怜天下父母心 香港弱智人士家长联会及邻舍辅导会康复服务家属联会记 告诉你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生下了一对很可爱的孩子,虽然是难产,但是爸爸和妈妈想:"孩子都很可爱呀!"  相似文献   

16.
微观     
《小康》2016,(29)
正@七下雾:结合书本知识,实践最重要。然而实践又是最难的。西安一位陪读妈妈用4吨书搭出"书井"。她说,孩子小升初时,曾每天都被困在补习班里,有坐井观天之感。如今她搭"书井"就是要提醒其他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增长见识,不要将孩子困在课本和书本中。点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廿一啊:当我看到我一个宁波的老师、一个哈尔滨的同学、一个湖南的朋友,三个人彼此并不认识却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段都转了此文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此文背后的神秘力量。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走到了代表们中间。毛泽东握着一位女代表的手说:“你是张琴秋同志喔!”“你是浙江人,我记得的……”  相似文献   

18.
“眼睛失明后。从没有人和我说这么多话!我们老百姓不懂法,就知道这个理,谢谢法官您还我公道。”唐老太激动地握着赵洪波的手,赵洪波都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接受当事人的感谢,他把当事人的感谢当作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指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地跑回家:“妈妈,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