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案例资料 张某(男,54岁)、李某(女,47岁,张某之妻),2007年2月10日,在自家工厂内被杀害.现场勘查发现,在距现场北侧500m农田中发现1处大便及用过的两块卫生纸,经足迹辨认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可能性大.4d后,在距现场南侧约5km处的柴垛中发现带有血迹的单刃匕首1把,经检验血迹系该案死者所留,确认为本案作案用凶器.为进一步检验,提取卫生纸及匕首刀柄处检材进行人体脱落细胞DNA检验.  相似文献   

2.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16日租居在某村的徐某(男,39岁)被人发现死在出租屋中。现场客厅及主卧室地上及墙上见多处喷贱状、滴状、擦拭状的半干涸血迹,主卧室西墙上血迹处涂料多处被刮擦,现场有清理变动的痕迹,尸检全身共有34处创口。提取死者、现场血迹及主卧室床单上斑迹等进行DNA检验。DNA检测结果:床单上检出死者徐某精子成分及另一男性A精子成分,厨房内一牙刷、主卧室里的拖鞋及客厅抽屉纸上点状血均检出A男成份,现场其余血迹为徐某所留。  相似文献   

3.
2001年某日,本市某区分局刑警大队接一对夫妇报案,称其女儿张某(女,29岁,三陪小姐)已失踪近一个月。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张某近期与鹌鹑养殖户金某(男,59岁)有过密切接触,并怀疑已被金某杀害,遂对金某采取强制措施,并对可疑现场进褐色血迹,但由于金某养殖并经常宰杀鹌鹑,这些血迹是否为本案的物证需要进一步检验。在现场通过种属试验确定其中5份检材为人血,并提取被害人父母及犯罪嫌疑人金某血样,以酚氯仿方法抽提DNA并纯化浓缩,用美国promega公司CTT、SilverⅢ、FFV银染试剂盒扩增检测9个STR基因座,结果见表1。表1中5号检材为门旁一废…  相似文献   

4.
1案例 某年10月11日,我市某区抓到一名强奸案件涉嫌人员(赵某,男性,20岁),因案件需要,赵某的血样被送至我市DNA实验室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检验1.1简要案情郑某,男,2013年11月被发现死于家中床上。经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郑某系被人用砖块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提取现场两块沾有血迹的砖块要求进行DNA检验,以提供犯罪嫌疑人分型信息。1.2 DNA检验DNA提取根据嫌疑人可能的持砖方式,用棉签擦拭砖块1、砖块2后剪取棉纤维,加入裂解液500μL,56℃1h,95℃30min;采用硅珠法提取DNA,提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2002年1月27日,某市一粮站家属区姚某(女,49岁)及女儿魏某(14岁)被人杀死在家中。经勘查,提取现场不同地点多处血迹送检,经血痕初步检验,死者姚某及魏某均为“O”型血。死者姚某的丈夫也为“O”型血。在姚某家室内提取的多处不同地点血迹中大多数检验为O型,在客厅地上及卧室桌子上:大立柜内报纸上等几处却检出A型人血。遂寻找与现场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田某(男,21岁)。由于自案发后田某失踪无法与田某血作DNA同一认定。为了确定现场A型人血是否为田某所留,作者采取田某父亲、母亲血做DNA亲子鉴定。检验和结论:选取死者姚某家大立…  相似文献   

7.
1案件资料某年8月11日,某刑侦大队接到报案称:某镇村民吴某(男,45岁)死在自家屋后一竹床上,死者头部有血迹,要求公安机关查明死因。现场勘查发现死者死在自家屋后一竹床上,竹床长1.8m、宽1.0m、高1.2m,竹床位于农村屋后门人口处,在门外。死者头部有钝器伤,竹床地面上有一块带少量血迹的砖头,经DNA检验,砖头上血迹DNA与死者吴某一致(见图1)。  相似文献   

8.
DNA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凶杀案凶杀或盗窃案现场,有价值的物证常常是被害人或罪犯留下的血迹,通过DNA检验结果计算出现场血迹在种族人群中的偶合机率,如果达到(10-9~10-15),就可科学准确的表现是否可同一认定。即使是混合血迹(或混合精斑)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例1,1999年5月30日凌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发生了一起8名女青年被杀的特大凶杀案。从现场提取80余处血迹与8名受害人血液样本,同时进行检验。经多个STR位点检验得出:第1,现场血迹与8名死者血样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使每一处血斑均确定是何人所留,从而明确案…  相似文献   

9.
正[基本案情]2011年4月17日晨,54岁的卖淫女张某的房门已两日未开,其房东将其男友叫回后,男友从窗户上看到张躺于床上,似没有生命迹象,遂报警。警察到达现场后,发现墙上有甩溅状血迹,张某尸体上覆盖两条被子,面部覆盖毛巾,左下颌、右耳下、枕后共四处刺创,判断死于他杀。现场勘查时发现,房屋窗户完好,门锁闭锁完好;张某床头可见一黑色塑料柄单刃切刀,刀上未见血迹;被子与床褥之间可见一卷卫生纸,上面有一点状血迹。2012年3月26日,技术人员在DNA比对后发现,卫生纸上的血迹系正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1年11月23日在某地发现1具无名尸体,经解剖仅具有男性生理特征,现场有1处血迹.提取无名尸血样及现场血迹进行DNA分型检验. 1.2 DNA检验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尸体及现场血迹样本DNA.采用ID试剂盒进行PCR复合扩增,扩增产物经313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GenemapperID v3.2软件分析各基因座的基因型.2份检材的分型结果一致,提示为同一人,但牙釉质蛋白基因座(amelogenin gene,Amel)分型显示为女性(图1).  相似文献   

11.
1 案件简介 某年3月,某市发现一具未知名男尸.被张某(男)和王某夫妇二人前来认尸,怀疑死者为其儿子张某某。为此提取死者肋骨(1号).张某(2号)和王某(3号)血样.对死者、张某、王某进行DNA检验,采用ID plus试剂盒(AB公司)扩增检测,三者STR分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男,23岁,无业。张某与女青年赵某于2001年3月相恋。2003年3、4月间,张某搬到赵某(丰台区南顶村)家中,二人开始同居,生活费用由二人共同承担。期间,张某获知了赵某的储蓄卡、存折及赵某的母亲送给赵某的4万元国债的密码。2003年8月间,张某与其同事王某迷恋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及检验2009年某日,女工李某高坠死亡,3d后其丈夫邓某跳楼自杀。技术人员在李某坠地现场的10楼发现1根47cm长的铁管。铁管一端粘有血迹,经DNA检验,该血迹为李某所留。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2月,本地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一死一伤案件。现场提取附着有明显血迹的凶器1件(图1)、死者薛某心血、伤者张某血样以及50余份现场血迹。据现场法医介绍,薛某被刺中心脏,导致心脏破裂引起大出血死亡,张某被刺中大腿等处。为明确薛某与张某是否为同一凶器所伤,委托本鉴定所对凶器与两个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利用DNA检验方法,对3例杀人案件中食剩的水果残核进行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案例1 2002年10月14日,宁波北仑发生一起杀人案,受害人叶某被人用木棍击打致死。对现场提取的食剩的桔瓣进行DNA检验,确证该桔瓣为死者叶某食剩所留。案例2 2003年4月24日,王某被人杀死于宁波北仑一旅馆内。现场提取小半个梨、梨核、梨皮,经DNA检验,认定梨核系死者王某食剩所留,小半个梨为一男性食剩所留,该男性与死者阴道拭子中精子基因型同一。后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贺某,认定现场小半个梨上DNA即为犯罪嫌疑人张某食剩所…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1993年,某国有公司业务科科长张某、副科长赵某从个体户徐某处拉煤××吨,煤款当年已结清,此事系张、赵二人经手,公司不知详情。1996年,张某、赵某与徐某合谋,由张某、赵某以公司业务科名义为徐某写一张欠其1993年煤款2万余元的条,然后由徐某上法院起诉张某、赵某(即起诉张、赵所属公司),以达到骗取公司公款的目的。后徐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张、赵所属公司支付徐某煤款本金及利息4万余元。在判决书生效但未执行时,事情败露。张某、赵某、徐某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罪立案处理。请问,张某、赵某、徐荣的共同贪污行为…  相似文献   

17.
枪击案件往往因案件过程复杂而影响案件性质的确定 ,特别是走火误伤等民事纠纷案件。笔者曾遇 1例复杂枪击案件 ,现报告如下 :1 案例摘要  某日晚 10点 ,民警张某与妻子赵某因在外喝酒发生争吵 ,撕打 ,儿子张某 ( 18岁 )将双方拉开 ,赵某进入卧室 ,当父子进入卧室时 ,见赵某突然从枕头下抽出张某的七七式手枪指向张某 ,儿子张某跑过去抢夺赵某手枪。在撕扯中枪响 ,子弹穿过儿子张某右手拇指击中赵某腹部 ,遂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2 尸体检验  死者赵某 ,女性 ,4 4岁。上着浅蓝色圆领绒衣 ,前衣襟距底边 19cm ,距左腋缝 2 0cm处有…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张某,男,68岁。2010年某日18时许,被发现死于自家房中。根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案情调查确定为意外死亡。尸体头部紧挨现场东侧墙面。将尸体移走,距地12cm尸体东侧墙面上见5cm×1cm的流注状血迹,该血迹上侧30cm墙面上粘附有数根花白毛发,毛发上侧35cm处砖块上见擦划痕迹。现场墙面毛发粘附处为一砖块的上边缘(简称"边缘1"),边缘相对不平直,该砖块上侧一砖块下边缘较平直(简称"边缘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鲁某,女(怀孕6个月)。2004年10月某日,一人在家时被他人掐捂窒息死亡。根据尸体检验及案件调查分析,鲁某在与罪犯搏斗时,手指甲抓刮到罪犯皮肤,指甲缝可能留有罪犯皮肤表皮细胞组织。笔者先对死者指甲进行DNA检验,并检出一男性DNA。案件排查中,同乡张某突然失踪,故采集张某父母的血样送检。经检验,鲁某指甲缝中残留男性DNA与张某父母的血样符合遗传关系,从而锁定张某为重大嫌疑对象,抓捕后取张某血样进行DNA鉴定,结果认定张某与指甲缝检材分型一致。在证据面前张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2DNA检验鲁某、张某及其…  相似文献   

20.
各类刑事案件的现场生物检材,通常先行初检即预试验及种属确证试验后,再行进一步的血型或DNA分析检测。然而,由于刑事案件现场的复杂、多变性,人为因素(如毁灭证据等)或客观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导致生物检材中蛋白成份被破坏,使初检结果呈阴性,而DNA分子结构并未遭到严重破坏,因此PCR-STR检测并未受其影响。作者在检案实践中遇到2例抗人-Hb检验呈阴性结果的血斑,但DNA分型检测成功,实事说明初检阴性的物证,甄别成因后再行进一步检验是十分必要的。报道如下。D3S1358vWAFGAAMELD8S锈蚀菜刀上血迹16/1716/1824X/Y13陈某血斑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