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史论结合 见微知著——《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渤博士托我为其新著<俄罗斯政治与外交>①作序,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力所不逮的事情.大凡为人作序者,不是名人大家、高官首长,就是业界泰斗、学问导师,而我一介平平书生,实在是不敢为之.但无奈难却李博士的盛情,我也不得不班门弄斧,权且将拜读李博士大作的感受和自己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一些心得做些梳理,既是完成李博士交付的任务,更是找出自己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我同殷红博士相识,得益于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郑秉文教授.两年前,郑秉文教授向我推荐了殷红博士的一篇文章<试析俄罗斯的能源政策及其经济影响>(刊于<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5期).  相似文献   

3.
王小船 《新青年》2004,(5):17-18
星期天上注册会计师取证课的时候,同桌的麦米一脸神秘地告诉我,她要给我介绍一个聪明绝顶的男人。麦米的哥哥麦游,据说是博士毕业,自己经营一家高科技的公司,35岁,未婚。我看着麦米觉得有点滑稽,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选上了我,我实在没有看起来很起眼的地方。可麦米却很认真地说:“  相似文献   

4.
徐昱东博士的《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以下简称《发展研究》)是徐博士近期研究中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该专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独特的视角。对俄罗斯中小企业整体性发展的论述,为我们认识俄罗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我们对俄罗斯转型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有了更加微观的认识。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的问题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5.
由关雪凌博士历时三载撰写的<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经济危机>①一书已经正式出版了.在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中,作者分别从经济危机概况、经济危机的历史原因、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这样四个方面来解析俄罗斯社会.我之所以借用关雪凌博士另一部专著的书名来作为这篇短文的题目,就是觉得用"艰难的历程"来概括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全过程是十分贴切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揭示了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成因,对于总结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深入,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更加关注境外对俄罗斯问题的研究。2013年,莫斯科"大纲"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史学博士亚·别兹博罗多夫主编的《国外俄罗斯学》(《3арубежное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一书。该书是当今俄罗斯学术界少见的较全面介绍20世纪至今国  相似文献   

7.
秉文来电话,说给别人编十年书了,想编一本自己的散文集,书名《独写我心》。他将书稿和相关资料已发至我的邮箱,征求意见,并请我为之作序。打开电子文稿,一一阅读,发现里面果然有经我手编辑、发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晚报》四通八达版上的几篇散文。其中,《镇原方言》见报反响很好,以报为媒,他还结识了几位在京工作的老乡。这篇文章被评为年度晚报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8.
宾枣 《新青年》2006,(2):21
明天就要开始工作了. 离开家时,妈妈很担忧地看着我,叫我要注意身体,末了还来上一句"要记得和博士保持联系."笑,我没有办法跟她说,我实在无法对博士有任何心动感觉.我不再期望激情四射的恋情,却也不想仅仅为了年龄或为了他的学历之类就这样妥协了.就像我跟杨老师说的,我不敢想如果有一天博士要拉我的手,我想我会很抗拒.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     
程亦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俄罗斯学会常务理事。1959年3月生,博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苏联基辅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过光明日报社编辑、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调研员、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助理、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文摘报社副总编辑、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2003年调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Г.В.梅利霍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博士,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他1930年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是中东铁路的一名工程师。梅利霍夫曾就读于哈尔滨俄侨学校,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后他来到北京大学教授俄语。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我的两位年轻朋友张树华和刘显忠博士将他们刚刚出版的新作<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一书赠送与我.  相似文献   

12.
山东潍坊学院徐隆彬副教授的书稿<赫鲁晓夫执政史>①在我的案头已经放了些日子.徐隆彬曾几次来信,希望由我来为他的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作序.他的理由有三:一是出于对我的信赖;二是出于对我的敬重;三是基于他与我和由我主持的刊物(指<东欧中亚研究>)业已建立起来的联系和感情.他的这部书稿之所以在我这里压了一段时间,有忙的因素:当时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手头有许多事亟待处理.但更重要的是,不论从学术经历还是从学术声望的角度,为这样一部学术著作作序都使我感到几分惶恐.直到几天前徐隆彬再次来电话真诚相邀,我才强烈地感受到:对于这种充满真诚的信任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我只好勉为其难,去做一件自己似乎不胜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但我感到俄罗斯研究很重要,愿意为《俄罗斯研究》创刊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独立后即开始了经济转轨的历程,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对俄罗斯的经济转轨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陆续有一些专著问世,其中不乏精品力作.马蔚云博士的<俄罗斯经济转轨十年研究>①作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为人们观察和研究俄罗斯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研究》2009,36(2):F0003-F0003
刘爽,1955年12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兼俄罗斯所所长、《西伯利亚研究》主编,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及苏联史、当代俄罗斯问题、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地方史、史学理论。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科院科研管理项目、黑龙江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著有:《现代社会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哈尔滨俄侨史》、《哈尔滨犹太侨民史》等专著。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作为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基础,是西方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否的标准之一。普京执政以后,提出要构建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本文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为依据,对普京构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思想理论、方式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西方和俄罗斯对于公民社会在内涵以及概念上的不同认识,并对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欣闻《今日东欧中亚》要改名为《俄罗斯研究》,这不禁引起我这个长久以来对俄罗斯怀有深沉情思的老学痴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俄罗斯问题研究正向纵深演进,其中对于俄罗斯能源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好势头,正属方兴未艾.在此之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陈小沁博士的新著《俄罗斯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①.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15日,中国驻俄前大使、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所长李风林,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会长李静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邢广程应邀到黑龙江社科院作学术报告,就当前俄罗斯和中俄关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院领导和俄罗斯所、东北亚所、历史所等单位研究人员以及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所的学者近百人出席报告会。  相似文献   

20.
海社会科学院胡键博士是一位致力于国际问题,尤其是俄罗斯当代问题研究的青年学者.近年来,胡键博士一直笔耕不辍,勤于著述,不仅时常有独到新颖的见解在国内的诸多刊物上发表,而且也不断有新著推出.由学林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就是他新近精心推出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