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在我们钢铁院校的毕业生当中,仍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能把国家需要和事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还存在贪图安逸、留恋城市、留恋家乡,不愿意到外地、不愿意到尚待开发和条件暂时还比较艰苦的地区去工作的思想,根据毕业生的思想实际和新形势对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采取了组织应届毕业生开展社会考察活动的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我们从工作实践中感受到,这是对毕业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1985年暑例期间我们组织有毕业后到边远地区工作意向的各年级学生赴甘肃省酒泉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将取消接收大中专毕业生的一切限制,凡在重庆地区择业的毕业生,只要用人单位需要,可以不受生源地、学历层次及专业的限定,并取消相应的审批制度。 同时,为鼓励和倡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企业、西部地区、三峡库区、非公有制单位、基层单位就业,重庆市还规定:属本市主城区生源的毕业生到主城区  相似文献   

3.
上山下乡的启动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其历史背景有三:一是当时有一部分城市中小学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二是由于农业合作社的高速发展,需要一大批财务会计、记工员、扫盲辅导员等。这一大批人到哪里去找呢?毛泽东说,可以动员大批的中小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他还说:“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三是实施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清华大学开展就业引导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择业逐步趋向市场化,毕业生流动基本依靠市场机制,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也变得实际,使到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重点大学毕业生明显减少。如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更加深入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正是基于这个考虑,从2002年初开始,清华大学大力开展了就业引导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所谓就业引导即通过开展深入、扎实、有效的工作,教育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八二届毕业生罗日平,被分配到冷水江市以东的偏僻的山区金竹山电厂。罗日平在大学四年各科成绩平均九十多分,他完全有条件到科研单位或留校工作;他家中(湖南隆回县)祖父、外祖母、父母亲四位老人无人侍奉,他完全有理由不去冷水江或回隆回工作:他父亲、岳父都是县级领导干部,他完全有可能找一个更合心意的工作。但是,罗日平经过思考,很快进了金竹山电厂,被分配到化学车间。他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到国家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教委召开的一九八七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协调会透露,今年全国有三十七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将分配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基层第一线工作,以适应能源、交通、通信、农林、轻纺、原材料和军工、国防方面的重点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7.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8.
明年起,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应有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考录比例专门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在艰苦边远地区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时给予适当加分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新的改革:毕业生择业年限将放宽到两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将不受地域限制。为了给广大毕业生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有关部门将不断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还将取消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地域限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清退不合格教师,空出岗位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取消毕业生就业中各种不合理收费,除不服从分配的定向、委培生及享受过某些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需返还培养费、奖学金外,任何单位及部门不得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出…  相似文献   

10.
智明增 《共产党人》2006,(1):44-45,51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虽然我国高等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高校就业工作不仅具有专业性、市场性的特点,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即服务于党的人才战略,向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重点领域、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大学坚持以"家·国战略"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以"精准就业"体系为支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关键领域就业,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力求为国家、社会、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高等院校对毕业生的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收到了应有的效果,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毕业生思想变化的规律,每届毕业生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也必须有所变化,有所侧重。我们认为在整个毕业生思想教育的系统中,法制教育不可忽视。一、对毕业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需要首先,从我们培养人才的智力和智能的结构来看,学工的不懂得文科知识,不懂得  相似文献   

13.
民情     
国家将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将其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一是将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期望的岗位。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生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式。使毕业生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于人 《奋斗》2006,(11):57-57
最近,笔者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听到群众议论:别看很多“正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太容易。可还是有的人家的孩子弄个文凭就能吃“皇粮”:吃“皇粮”的“旱涝保收”,都说是国家养着。可国家的钱不还是咱老百姓挣的?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很刺耳,但细想起来,还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1985年5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女教师。老教师们一眼认出,这不是陈云同志的女儿、我校毕业生陈伟华吗?听说她1982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工作,怎么又来当教师呢? “我是师范毕业的,我愿意回到教育战线干点事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上。”陈伟华真诚地告诉老师们。“当教师比做机关工作辛苦得多,你知道吗?”老师们好心地告诉她。其实,教师的甘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8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至2月底,只有10%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75%的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是月工资1500以上;50%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去就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信息     
《新长征》1999,(9)
湖北:出台硬措施确保大学生就业湖北省委组织部、省教委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市不得以“双向选择”为名,将毕业生一推了之。该省决定,对不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的人员,要通过竞争上岗和精简机构进行分流,让更多学有专长的大学毕业生上岗。党政机关所需人员通过考试考核挑选毕业生;工商、税务、邮政、电信、银行、电力等部门要有计划地吸纳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从高校毕业生中选人才。选拔一批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政府、乡村中小学、乡村医院、乡镇企业支农、支教、支医、扶贫。锻炼2至3年后,经考试合格可录用到乡…  相似文献   

18.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边远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急待开发,急需各种专门的人才。近几年来,由于众多的原因,边远、偏僻地区难以分去毕业生,就是强行派去了,在那里也不安心,有不少还是留不住,所以,派遣工作难度很大。如何动员毕业生到边远、偏僻地区,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特别是国家重点单位去工作,是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近两年来,我院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对毕业生分配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先后邀请了一部分地处边远、偏僻地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党务问答     
问:如何确定哪些预备党员需要延长预备期? 钟源答: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仍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需要延长预备期继续进行考察和教育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入党时有某些缺点,在预备期转变不明显,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但本人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的。2、入党时基本具备党员条件,但入党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经党组织指出后,愿意改正的。3、入党后犯了一般性错误,本人检查认识深刻,下决心改正错误的。4、入党后虽然一般表现还好,但政治素质较差,党组织认为应该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