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是生态危机频发的世纪,各种生态危机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应对生态危机,除了走法律、经济、行政等“硬道路”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人们内心的生态道德修养,走生态道德建设的“软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我们应该为生态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通过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能力;最后,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为生态道德建设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2.
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人类限制自己危害环境活动的途径,除了要在观念和意识上引起重视而外,还要通过法律和行政制度的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同时还应该在构建共同的生态环境伦理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在环境群体事件的高发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政府在环境群体事件中危机预防管理和危机后重建机制的构建工作势在必行.在面对危机时,社会和政府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应是在制度上建立应对危机管理的机制,并在机制的指导不断增强政府掌控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然而,晚近以来国际投资条约的自由化和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过分偏向于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倾向,引发了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水权危机,严重损害了东道国人民的水权权益.东道国在涉及水权的国际投资仲裁中提出人权抗辩是应对这种危机的应急之策,而危机的根本解决在于对国际投资条约的人权化革新,最终实现维护东道国人民水权利益与保护外国投资者财产利益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直接危及或损害检察机关的自身形象和执法公信力,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检察机关显得缺乏应对经验,造成负面影响不应有的扩大,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以积极的姿态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部门所面临的管理环境也越来越开放化和复杂化,政府公共管理如何面对危机管理是一个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厦门PX项目的梳理,本文试图解析危机产生即解决过程中的政府的责任和信息沟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影响深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以经济发展为关键,促进经济发展应以权利为保障。经济发展权是经济法的基本权利,应当通过理念定位、制度设置来构建经济发展权制度,并配置相应的实施保障机制,从而应对危机、促进发展。在具体构建时,国家经济发展权应以双层剖析为路径,企业经济发展权应以国企发展为突破,个人经济发展权应以促进就业为重点,从而保障国家、企业、个人经济发展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危机管理的法治化——兼论危机管理法学的建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危机多发时代,面对此起彼伏的危机事件及更多的潜在风险,中国社会对危机管理机制的制度化需求日趋强烈。当前,危机管理体系法律体系的缺位需要危机管理的管理学到法学的范式转换,并使其在全面法治化的道路上逐渐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部门所面临的管理环境也越来越开放化和复杂化,政府公共管理如何面对“危机管理”是一个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厦门PX项目的梳理,本文试图解析危机产生即解决过程申的政府的责任和信息沟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条款应运而生。但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公民是否具备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在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本文将通过分析公民被列为公益诉讼启动主体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再综合分析这些措施的可执行性,来给公民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危害性、紧急性等特点容易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参与给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既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积极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应对媒体,健全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递网络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等,是地方政府做好媒体应对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的第三种形式之一,在当前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我们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环境问题的困扰。在传统的以强制力为基础的国家权威无力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渐趋突出,他们是国际环境法的参与者、监督者和促进者,是国际环保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相似文献
14.
论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先防范原则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一种新的处理缺少确切科学证据的环境风险的主张.迄今已有至少八个国际环境条约载入了与预先防范原则有关的内容,虽然具体用词不尽相同;与预先防范原则有关的案例也已经有数个.以这些为研究对象,探讨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上的地位.现在预先防范原则还没有形成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习惯法,但很多国家愿意在处理缺少确切科学证据的环境风险时,使用与其相关的方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危机型”突发事件的本质及法律本身功能的局限性,决定了人们无法解决非常状态下“法律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必需之法则”可以作为应对“危机型”突发事件的代替性策略。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必需之法则”是由社会危机的极端性、自由裁量性、不受法律约束性、事后公开说理性等六个要素构成。它的理论价值在于能够增强人们对宪法长远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忠诚,能够防止集权主义有效地解决“危机型”突发事件,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危机。“必需之法则”可以与法律主义相互补充,作为我国政府应对极端危机事件的方法,也可以有效提升公民在社会危机发生过程中的公德,克服政府官员和公民的冷漠、怠责与怯懦。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法制的角度来看,与科学发展观关系最为直接的是环境法律体系。科学发展观也为环境法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基本理念。结合这一理念和法学、哲学等理论,从法理到宪法以及环境法律制度的不同层面,实践和完善环境保护的“代际公平”、“预防优先”、“公共委托”等环境法律制度,是我国应对环境危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2000-2009期间我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资金运营状况,认为社保基金的运作要平衡谨慎投资和扩大赢利能力的关系,在分析金融危机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保基金的运作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是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然而,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需要,应当尽快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和基本原则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导入认识自然、重视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思想,改变现行法律“经济优先”的立法倾向,增设“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James Boyd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96,3(1):39-60
The legacy of sever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herited by the new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EE) economies requires liability reform to aid the cleanup of existing pollution sources and create incentives for future environmental risk reduction. The paper analyzes a host of liability approaches to meet these goals, given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to the CEE nations,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rules on privatization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 principal conclusion of the analysis is that, for a host of efficiency-based reasons, liability should not be retroactively applied to the new owners of privatized firms. Also, the paper advocates the use of national liability funds to finance the cost of existing liabilities, while highlighting dangers associated with their use. In addition to the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 privatization mechanisms,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altemative liability rules to govern prospective environmental hazards.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