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论是法治还是德治 ,都是历史的产物。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既是法治与德治内在统一性的要求 ,也是实现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的关键。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统一 ,首先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经济基础 ,而不能脱离或超越这一基础 ;在此前提下 ,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具体、历史统一 ,以及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与德治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17,(6):19-23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法治政府的建设与法治政府伦理观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的良性互动,当促成政府法治水平与社会伦理及治政伦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新的动力;而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则会对双方的存在、变迁,产生恶劣的影响,乃至造成有害的后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进程中,必须特别提出伦理思想的创新发展问题,即,进一步大力弘扬、落实宣传已久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大力弘扬、落实业已宣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指导、考察法治政府的建设。立德与立法同行、法治与德治并举,是法治政府伦理抉择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3.
法律有必要也有可能介入到孝廉文化领域,因为孝中存在着私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廉中存在着公法上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孝与廉还具有共通的秩序价值和利益诉求。纵观中国法制史,我们可以在传统社会中找到丰富的孝廉法制资源,这些本土资源对于当代孝廉文化的制度建设无疑形成深远的影响力。然而,传统法律制度毕竟不能满足现代法治理念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科学把握法治与德治、礼治及人治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对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纵观历史,凡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大都是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把法治和德治结合得较好并确能贯彻实行的时期。西周初年的周公创制的“周礼”和“敬德”也好,春秋时期的管仲…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治的地位上 ,要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经 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我党在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这表明我党的执政方式已经开始从过去的主要依靠政策 ,转变到今天的主要依靠法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是万能的 ,社会主义法治的建立还需要多种因素 ,特别是德治的支持和配合。这是因为 :第一 ,从法治和德治的价值来看 ,它们不仅存在着部分重合的关系 ,而且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知道 ,法治的主要价值有公平、秩序、自由、人权、效益等等 ;道德的主要价值有和谐、公平、秩序等等。这里很…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传统的对立、并置和包容观点,不能涵盖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全部。"德法共治"是新时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最新定位。坚持"德法共治",必须立足于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在发展演变中寻求法治与德治的内在逻辑,在现实关照中共同发挥德治和法治的作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德治的相互结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与德治的创新体系,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法治德治要依法行宪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法治与德治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及其制度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思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方式的制度设计与安排问题时,关于德治与法治建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德治与法治是与特定的社会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客观上有着德治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社会治理是在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德治。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属于法治的范畴,却在突出法治的同时排斥了德治。只有公共管理所预示着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才是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在德治建设中,关键是着力于制度安排上的德治,而不是寄希望于教育,可以通过德治化的制度建设来为人们的道德信念的生成提供客观保障。  相似文献   

9.
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党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根本保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既要依靠德治,也要依靠法治,更要德治和法治并举。一、坚持公道正派要依靠德治德治,是人类社会用思想道德来评价和控制其广大成员行为的一种方式方法。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要依靠德治,是指我们党和人民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来提高广大组工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评价和控制组织部门和…  相似文献   

10.
党与法治关系的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问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党已形成了对党与法治十大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党与法治的位次时序关系的认识,二是关于党与法治的内涵实质关系的认识。党和法治之间不是冲突、对立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一致的关系。党要按照法治的要求,在处处维护法治和促进法治的同时,还要接受法治的管治。  相似文献   

11.
自周初德治主义的萌芽至汉朝中国伦理传统“德治”模式的确立,其间历经管仲以法为主的德法结合论、孔子的以德治国论、荀子的礼法并重论等治国理论。然而,基于批判秦朝“法治”实践发展起来的汉朝治国模式,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走向了纯伦理化的“德治”。与之相应,其培养“德治”主体道德素质的“治德”范式呈现为片面的伦理型特征。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由盛而衰的“德治”循环实践证明:伦理型“治德”前提下的“德治”陷入了“德治”悖论。化解“德治”悖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选择是全面认识、借鉴吸收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国理论及其“治德”范式,促进“治德”的伦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20,(1):17-2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乡村治理始终是贯穿于三农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以及中国乡土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自治、法治与德治作为乡村治理探索的成功经验,是亿万乡村农民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展现了乡村共同体提升精神、谋求善治、追求发展的诉求和愿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而三者的"最优融合发展"体现的是乡村治理进程中所坚持的传统与现实、坚守与创新、差异与选择,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是,坚持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引导社会协同性力量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德治国"方略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要实践"三个代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从追求社会整体和谐出发,立足于道德和法律发挥不同社会作用的特点,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坚持以德治国必须提高德政水平和德教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德”治国方略。我们倡导德治,并非排斥法治。德治与法治可以一起为我们所用,以建立一种“有张有弛”的治国风范。行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以“德”治国在行政工作中实施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行政工作中的以“德”教化,提高公务员的道德水准,改进实际工作方式,进而达到一种既有法制又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行政观。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管党治党新理论,强调指出:"我们深入研究探索,汲取全党智慧,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治和法治的和谐统一,正是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深刻揭示了新  相似文献   

16.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行政论坛》2003,(1):41-43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治 国新方略。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条件,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和升华,二者不可偏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对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尤其要有深刻认识并坚决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社会管理的绩效,必须实现"法治"与"德治"两者间的兼容和共生。"法治—德治"针对的是社会管理的手段,而"人治—民治"针对的是社会管理的主体。现阶段的"法治—德治"是与"民治"相联系的动态体系。现阶段,那种能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间有机结合的"法德共治模式"是多项选择方案中最佳选择。在和谐社会建设平台之上,法德共治模式要得以运行,要求建立起一套可供操作的机制,以在运行环节上使"法治"和"德治"两者间实现兼容与共生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关键,德治是基础。只有法治与德治协调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法德合治的实现路径: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是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是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是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方式是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人事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竞争上岗是用人机制的创新,具有开放性、公正性、统一性、协调性的特点.在竞争上岗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上岗与下岗分流、德治与法治、效率与公平、党管干部与群众路线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