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四月六日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召开了“张友渔宪法学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首都科研、教学及实际部门的80多位宪法学界的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同志们怀着对张友渔同志无比怀念和崇敬的心情回顾和高度评价了张友渔同志在宪法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卓越贡献。与会同志分别就张友渔同志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关于人民民主主专政,关于实施  相似文献   

2.
韩大元 《法学家》2007,(1):35-39
一、宪法学研究基本概况 (一)重要学术会议 1.国内学术会议 2006年5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法学院与<法学>编辑部共同在山东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与外国宪法学基本范畴发展的最新趋势;200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民法学与宪法学的学术对话"学术圆桌会议,共同探讨了宪法学中的民法问题与民法学中的宪法学问题;2006年12月16日在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了"公法与私法学术对话";2006年11月召开了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年会的主题是"宪法与新农村建设",与会的300多名代表集中讨论了农民的平等权、农民的宪法地位、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三农"政策与宪法等问题;2006年7月25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了"社会转型与公法学的使命暨蒋碧昆先生法学教育与学术思想"专题研讨会;2006年11月12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与广东商学院共同主办了"何华辉先生去世十周年暨学术思想讨论会"等.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和《神州》画报社举办的为该会前任会长并该画报社创办人张友渔同志的文选赠书仪式,于近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自洁琼副委员长到会,她在讲话中指出:“张友渔同志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著名法学家,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倡导者和积极的推动者。几十年来,他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科学事业作出7卓越的贡献。”她受乔石委员长的委托,转达了对(张友渔文选)的出版表示祝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同志在贺词中指出“张友渔同志在开创和发展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等方面,作出7杰出的贡献,他的文稿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宪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治学会、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联合举行了座谈会和报告会。中国法学会和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张友渔同志在报告会上就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序言的法律效力、全国人大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立法权限及程序、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体经济的性质、公民言论……自由等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在座谈会上,首都各政法研究、教学、实际工作部门的学者、专家共四十多人云集一堂,畅谈了一年  相似文献   

5.
《张友渔文选》赠书仪式《张友渔文选》赠书仪式,于7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雷洁琼副委员长到会,她在讲话中指出:“张友渔同志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著名法学家,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倡导者和积极的推动者。几十年来,他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6.
张友渔同志是我国法学界的杰出前辈。他精通法学、政治学、新闻学,知识渊博,学术深湛。几十年来,他撰写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专著和论文,主编过多部有价值的著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研究。本文主要对民主革命时期张友渔同志的宪政人权思想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1989年8月31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宪法学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座谈会。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王叔文同志主持。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张友渔、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朱剑明、副会长陈为典等同志和在京的宪法学会的2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座谈会,许多同志作了发言。与会同志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和邓小平同志几次重要讲话的精神,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各抒己见,对宪法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与会同志认为,总的说来,建国四十年来,特别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于五月二十八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和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理事和在京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部分干事。其中有从事宪法学教学和科研的同志,也有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同志,共计五十人。北京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旭同志参加了会议。上午的学术报告会由本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浩成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10月12日至18日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宪法学教学、研究和有关方面的同志共112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正式代表96人,列席代表16人,共提交论文69篇。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王叔文同志代表中国法学会向大会致开幕词并宣布宪法学研究会的成立。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酝酿,大会民主选举了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会及其领导机构。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会由48名干事组成,在干事会基础上又选举产生了总干事、副总干事和秘书长作为它的领导机构(成员名单见《会员通讯》)。王叔文同志当选为本届干事会总干事。  相似文献   

10.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是由我院文正邦同志主编,并邀请俞荣根、杨显光、杨海坤等校内外十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编写的一本学术著作。全书共五十多万字,分六编十四章,其理论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婚姻法学、刑法学、劳改法学,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我国主要法学部门,并对崭露头角的“一国两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重庆出版社即将出版,系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该书得到了我国己故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先生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他逝世前不久为该书所写的序言,成为鼓励作者们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国法学会、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神州画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张友渔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相似文献   

12.
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后,中国法学家筹委会和北京市法学会联合集会,邀请首都法学界的同志进行了座谈讨论。出席座谈会的有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张友渔、雷洁琼、叶笃义、王斐然、韩幽桐、贾潜,以及中国法学会筹委会的负责同志王一夫、梁文英、甘重斗。中国法学会筹委会主任杨秀峰同志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北京市法学会在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举行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石磊、张效良、谢飞、曹海波、单昭祥同志等八十余人。上午,大会由市法学会副秘书长谢邦宇同志主持。首先市法学会副秘书长于浩成同志代表宪法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向大会汇报了工作。接着与会同志原则通过了大会章程  相似文献   

14.
韩大元 《法学家》2006,(1):49-52
一、宪法学研究概括 2005年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地方宪法学研究会、各法学研究机构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宪法学学术讨论会,探讨了宪法学理论面临的新课题.1.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泉城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权的宪法保障",有130多名学者提交了论文.与会者围绕"人权与公民权"、"人权的立法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入宪与依宪执政"、"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2.5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暨宪法学思想研讨会"福州市举行.与会学者系统地探讨了吴家麟宪法思想的特点与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联系,并围绕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今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贵阳举行。全国宪法学界和政法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共112人出席了会议。贵州省及贵阳市的政法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叔文致开幕词,介绍了我国宪法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宪法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会,王叔文当选为总干事,肖蔚云等六人当选为副总干事,廉希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1日,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换届和专题报告会。原省人大副主任、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侣志广出席会议并讲话。侣志广同志回顾了我省依法治省的实践和主要成果,鼓励我省宪法学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加强我国的宪政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占同也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3年年会于1993年12月13日至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7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王叔文同志和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同志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5篇,与会代表围绕宪法与改革开放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宪法学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至今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理论体系基本成形.经济宪法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包括:经济宪法的概念、经济宪法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经济宪法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等.中国经济宪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本共识尚未达成、总体成色不佳、内容失衡与强弱不均.经济宪法学的未来研究需要各科学者共献才智,形成学科共识,填补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6,(9)
1986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法学家张友渔和张宗厚同志的一篇对话,题为《法学理论要更新》。通篇讨论法的概念,最后张宗厚提出一个法的新定义,张老作了十分重要的补充,双方取得一致意见,满意地结束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之伟 《法律科学》2007,25(6):12-22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围绕着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82宪法的形成、解说、实施和修改进行的,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者发展状况的局限.中国的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宪政实践还不能提供必要而足够的研究资源,宪法学教学和研究缺乏现实的推动力.近年来,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适应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引领着中国宪法学教学和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