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工业化是个历史且现实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工业化不能逾越 ,但各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国情下 ,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是不同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国情和世具经济发展趋势的唯一选择。从发展战略考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在实施“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是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工业化道路的实质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选择的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业化道路有了新的选择.这就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并突破其发展中的瓶颈,是中国工业化道路所必须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探讨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工业化道路,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改革开放为界,前30年和后40年的工业化道路在指导理论、政策实践和发展特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道路的认知演变和政策实践历程,可以总结出不同阶段工业化道路中因时制宜的工业化实践:工业化推动力量不同、工业化政策环境不同、工业化目标不同,并总结出一以贯之的几条经验: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和坚持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发展与振兴的必然选择和战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质特征、应取的原则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抉择。因为只有新型工业化才能支撑我国在新世纪所必需的经济增长,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工业化道路,赶上发达工业国。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所…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应该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关于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工业化,报告郑重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新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国后,中共在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的历程中,曾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期,对中国工业化也做出了四次不同的抉择,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第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我们宁夏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工业化任务的 ,是直面信息化浪潮的冲击进行现代化建设 ,这就决定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老路 ,也不能只凭经济规模的叠加。树立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是在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我国工业化建设初期,邓小平从我国现实出发,在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中,形成了他的早期工业化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化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开创了中国式的工业化新道路.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中国现实国情,与世界科技进步以及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不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潘舰萍 《党史文苑》2009,(12):52-5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在政治体制、工业化道路、建设方针、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研究独特历史、文化和个性背景下的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标 《学习月刊》2012,(4):54-5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重要的战略之一是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域新型工业化正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县域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走工业化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路。毛泽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构想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落实于工业化实践中,从而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推向前进。 一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能够实现工农业生产发展,又不同于西欧、苏联、东欧新型的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他讲的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从内容上来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发展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同时并举的道路。它的基本精神之核心,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较能符合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客观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雷儒金 《党史文苑》2005,(2):11-12,24
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是毛泽东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开创性贡献.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之路、依靠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这是经济落后、传统农业居优势的中国经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启动工业化初期,聚焦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道路与"三农"的关系、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关系等方面,获得了不少创新性的认识成果.从新中国工业化发展60年的历史长跨度审视,改革开放前党对工业化与"三农"问题关系的探索,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独特的探索视角和取得的初步成果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改革开放前后的探索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前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为改革开放后的继续探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我国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有着明显不同的特色。工业化国家主要是靠城市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张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国家工业化的,小城镇的发展是在工业化的后期或完成工业化之后成为趋势。我国由于以往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  相似文献   

2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阐述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五个主要特征,探析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即实施五大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