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利县郝家山牛场位于我省西北部,武陵山系的东部边缘,牧场内水源充足,饲草丰茂。 但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对牛场危害严重,1984年抽检63头黄牛,其中阳性牛45头,感染率高达71.428%。为了掌握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微丝蚴的活动和消长规律,以利该病的防制,对其进行了年周期的试验观察。 (一)方法 1.试验牛:从1984年抽检的阳性牛中,选择感染严重的34、54、100号黄牛逐月定时进  相似文献   

2.
笔者1988年冬在阿拉尔地区捕获1只塔里木野兔(Le-pus yarkandensis,Günth-er),在其体内发现5条丝虫,其中雌虫4条,雄虫1条。成虫寄生于肠系膜血管内,微丝蚴寄生于血液、淋巴液中。形态描述 成虫乳白色,丝状,表皮光滑,头端圆形与虫体其余部分难以分开。口孔没有唇状结构,口腔不明显。食道分腺体部和肌质部。  相似文献   

3.
有关喉瘤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sa)的研究,有Chauhan(1978)、Eichler(1971)、Hussin(1988)和Paira(1984)等的报道,Ferenc(1989)还报道了该微丝蚴在牛体皮肤中的分布。由于喉瘤盘尾丝虫存在着宿主和地区的变异,为了探明湖南省黄牛牛体该丝虫微丝蚴的分布特点,我们对自然感染喉瘤盘尾丝虫的黄牛进行了不同部位皮肤和淋巴结中微丝蚴分布情况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从屠宰场选择有活喉瘤盘尾丝虫寄生的黄牛7头,每头牛在耳、面颊、颈垂、肩峰、胸侧、腹侧、臀部、腹中线、脐部等9个部位剃毛消毒,各采取皮肤500mg,分别置生理  相似文献   

4.
伊维菌素(Ivermectin)对线虫、昆虫和螨具有驱杀活性,并已证实对人体的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马的颈盘尾丝虫(O.cervicacis)和牛的脾盘尾丝虫(O.liena-lis)的微丝蚴也有效力。鉴于湖南牛的喉瘤盘尾丝虫(O.gutturosa)感染率较高(黄牛97.33%,奶牛38.46%),我们进行了害获灭(Ivomec)对黄牛喉瘤盘尾丝虫的效力试验,并与海群生作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屠宰公牛的阴囊及其内含物进行病理检查时,于一头公牛发现有盘尾丝虫。根据虫体在阴囊的特殊位置和微丝蚴形体的细小(平均长度153.2±35.4微米)程度,初步鉴定为阴囊盘尾丝虫,是其成虫而不是微丝蚴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 有数种盘尾丝虫可侵袭人及动物,大多数种的成虫在感染宿主中均有特定的寄生部位,侵袭牛的盘尾丝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的分子标记特点,进而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研究奠定基础。在骆驼屠宰季节,进行骆驼福斯盘尾丝虫感染情况的检查,并分离虫体,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COⅠ基因,然后克隆和测序,并运用MEGA5.05和DNAStar7.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主要寄生于骆驼的项韧带间隙,骆驼的平均感染率为92.2%,其中阿拉善左旗骆驼感染率高达100%,最大感染强度为每峰骆驼23个结节。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689bp,与GenBank中公布的同属线虫其他种的COⅠ基因的同源性介于89.8%~93.8%之间。对内蒙古地区骆驼感染福斯盘尾丝虫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国内外首次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为该虫种的分子标记及传播媒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1980~1986年在我省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家鸡体内获得一种细小的线虫,经鉴定隶属于盘尾科(Onchocercidae)辛格属(Singhfilaria),为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一)虫体形态记述 虫体丝状,角皮有不明显、细小的增厚横纹。口孔小,位于头端前方,无唇片。食道分两部分,前部短而细,后部长而粗。排泄孔位于食道前部的后端。神经环紧接排泄孔之后。 雄虫:体长7.37~7.76mm,最大宽度0.10~0.13mm。排泄孔距头端0.09~0.11mm。交合刺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我们在河北省遵化县外贸冷冻厂进行家兔寄生虫调查时,在兔胃内发现有线虫寄生,经鉴定为吸允科(Thelaziidae),似蛔属(Ascarops)的圆形似蛔线虫〔(A.strongylina Rudolphi,1819)Alicata et Mcintosh,1933〕,其感染率为1.6~2.5%(5/310,6/24),感染强度为1~12条。 虫体形态 虫体细小,呈粉红色,两端向腹面弯曲,呈环状或半环状。整个虫体的体表角质层具有明显的细而密的横纹。在虫体的一侧有一颈翼膜,从头部0.158~0.227毫米处开始向后延伸,终止部位因虫体不同而异,但均在虫体的中、后部。头端口孔有两个侧唇,每个侧唇分为3瓣,每瓣上各有一个乳突。神经  相似文献   

9.
1983年4月,我们进行中国驯鹿(Rangifertarandus)寄生虫调查时,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1头2岁雄性驯鹿鼻腔发现2条舌状虫体,经鉴定为锯齿舌形虫(Linguatalaserrata Fr?hlich,1779),均为雌虫,现将形态记述如下(单位mm)。虫体乳白色,扁平呈舌状。体长50~60,体宽17~18。头宽7~8,背部隆起呈脊状,脊高3.0,体中线部呈棕黄色,腹部扁平。体表角质膜有体环75~79节,体缘呈锯齿样环形。虫体分前后两部分;头躯部长2.8,尾部逐渐变细,长3.21,尾端宽3.3~3.8。有骨化的钩状附肢2对,位于口孔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浙江地区进行家禽寄生虫调查对,在家鸭体内发现两种罕见的吸虫。 (一)白洋淀真叶吸虫(Eucotyle baiyangdienensis Li Zhu et Gu,1973) 虫体红色扁平,体长2.52~3.35毫米,宽0.53~0.84毫米。虫体前端具有一个三角形的头锥,整个虫体除头端和末端外几乎呈平行。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椭圆形,大小0.196~0.210×0.266~0.280毫米;咽发达,类球形,大小0.126~0.140×0.140~0.181毫米;食道宽大,长0.126~0.280毫米;从头锥稍后方的水平线开始分为两个肠支,肠管粗大,沿虫体两侧弯曲向后延伸到虫体亚末端。腹吸盘缺如。睾丸两枚,十分发达,左右对称  相似文献   

11.
院野生动物室1984年起对石鸡进行人工驯化并获成功。在右鸡疫病研究中,发现感染有多种寄生虫,在成年石鸡胰管内检到一种吸虫,经鉴定为双腔科的Lyperosomum schikhobalovi吸虫,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一)虫体形态特征 新鲜虫体呈棕红色、扁平半透明、带状。体长4~13mm,宽0.362~0.638mm。口吸盘圆形,位于虫体前端,直径为0.196~0.282mm,平均0.225mm。腹吸盘圆形,略大,位于口吸盘后0.372mm处,直径为0.211~0.296mm,平均0.264mm。口吸盘底是口孔,下接咽,咽呈短椭圆形,  相似文献   

12.
解剖绵羊 69只 ,在 5 4只绵羊体检获寄生虫 2 4种 ,其中吸虫 6种 ,绦虫 (包括绦虫蚴 ) 6种 ,线虫 8种 ,羊狂蝇 1种 ,以及硬蜱、疥螨和球虫。当地的优势种是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羊狂蝇幼虫。腔阔盘吸虫、棘球蚴、丝状网尾线虫、硬蜱和疥螨为双城市首见虫种。丝状网尾线虫是黑龙江省绵羊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极其发达的腺体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与山羊内眦部泪阜和穹窿结膜处的腺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有一呈不规则四边形、表面分布有数量较多的细毛和灰色小泡的腺体结构。而在山羊的相同部位未见类似腺体结构,仅见泪点和泪阜,但在其穹隆结膜下发现有明显的腺体结构。光镜观察证实,双峰驼眼内眦部结膜处的腺体为发达的似皮脂腺结构,山羊眼内眦部仍未见和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相似的结构,但其穹窿结膜处的腺体和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的组织学结构极其相似。推测双峰驼内眦部结膜处腺体在功能上可能和山羊穹窿结膜下腺体相似,崩解破裂的腺细胞构成皮脂分泌物,和眼眶内其他腺体的分泌物以某种比例和方式混合,维护眼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喉瘤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osa)遍布世界五大洲。Husseis(1975)在非洲苏丹检查248头牛,其阳性率为68.50%,Ottley(1978)检查澳大利亚的20匹马,14匹为阳性,Chauhan(1978)检查印度水牛192头,感染率为68.40%,Bain(1978)还报道肯尼亚的绵羊也有感染,Сонин(1975)记载了杜鹿的感染。在我国,成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丝虫病的酶标记检测方法从1975年Bartlett等用于盘尾丝虫和各种动物丝虫的检测。国内1985年有用ELISA法检测人工感染羊脑脊髓丝虫病(牛腹腔丝虫感染期幼虫对羊的侵袭病)的抗体的报道。本试验主要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牛腹腔指状丝虫的大分子抗原,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牛腹腔指状丝虫的自然感染黄牛血清抗体。结果达到80%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双扩散试验的检出率。 (一)丝虫和血清来源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0月 ,笔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殖场鹅的腺胃中发现大量白色针状虫体 ,经甘油乳酸透明 ,光镜下观察 ,鉴定为钩状棘结线虫 (Echinurauncinata)。该虫种在我国鹅体内发现为国内宿主新记录。1 虫体的寄生部位及局部组织学变化该虫体寄生于鹅的腺胃壁深层 ,在胃壁形成结节 ,最大结节直径达 15mm。感染严重者结节分布于整个胃壁或成链状分布于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或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每个结节内有数条或十几条虫体 ,使黏膜发生溃疡、坏死。有的多个结节连接成环状 ,使食道远端狭窄或阻塞。结节直达黏膜下层 ,虫体周围…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2月,笔者在怀化解剖湘西黄牛时,在一头牛的肺脏内发现一个包囊,内有一个虫体,极似片形吸虫,现将虫体形态描述如下:新鲜虫体呈浅棕红色,固定后表面灰白色,背腹面扁平,叶片状,呈楔形。体表有均匀分布的小棘。虫体长5.91mm,体宽1.51mm(最宽处在虫体后1/3处),虫体从头端开始往后逐渐加宽,接近体后1/3处,又逐渐变窄。有两个吸盘。口吸盘直  相似文献   

18.
1984年秋,我们在顺义县进行畜离寄生虫调查时,在一成年山羊小肠中发现一种乳白色能蠕动的小型虫体,共收集到78条,经鉴定为舌形虫若虫。 新鲜若虫乳白色,固定后呈灰白色。虫体腹面扁平,背面稍隆起,舌状,前端宽,向后逐渐变窄。虫体长3.94~5.74mm,头端最宽处为0.91~1.1mm,尾端宽0.1~0.14mm。体表有明显的环纹86~97条,每条环纹的后缘密生一排向后的小刺。虫体头端腹面正中有一呈椭圆形的口孔,其大小为0.12~0.13×0.21~0.22mm。口孔两侧有两对呈棕黄色、猫爪状的角质小钩,小钩可上下不同步地翻动。虫体中央纵轴贯穿一  相似文献   

19.
虫净康系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研制开发的新驱虫药,据初步试验该药对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为验证其对黄牛体内寄生虫的驱虫效果,我们应用此药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Familyhepatica)、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进行骆驼寄生虫区系调查时有一峰骆驼在剖检前的当天早晨死亡。死前有咳嗽、气喘等症状。剖检后发现有大团的肺丝虫堵塞在喉头,气管、支气管都有大量的肺丝虫,特别是支气管几乎都被肺丝虫塞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