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知情权是一项宪法上的权利,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知情权代表着民主,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中的股东知情权本质上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保障中小股东权利的行使、保护其权益的实现是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让股东的知情权利益得到体现和保障,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根本权利,以促进我国公司制度更健康、持续地发展,便成为当前公司各制度中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上的股东知情权是一个权利体系,其分别由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三项权利所组成。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不仅直接涉及到股东自身权益的实现,而且与公司管理是否规范化紧密相连。因而,世界各国在制定公司法时都对股东知情权做出一定的规范。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中,关于股东知情权立法上作了完善。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股东知情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中的股东知情权是一个权利体系,其分别由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三项权利所组成。上述三项权利的内容虽然各异,但中心是股东对公司事务知晓的权利,都是为了能使股东获得充分的信息。而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不仅直接涉及到股东自身权益的实现,而且与公司管理是否规范化紧密相连。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为契机,通过对新旧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知情权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理论基础,行使范围、利益冲突和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架构中,作为公司所有者的大部分中、小股东的经营管理地位和控制权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对公司经营方针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行使投票权(Voting Rights)选任董事来实现的,其基本规则是一股一票。加拿大著名公司法专家Ziegel教授等也认为,“投票权具有独立的制度价值,是一种强有力的控制机制……股东投票权的制度安排赋予公司所有者选任董事会成员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多数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在控制公司和制定公司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常常陷于信息缺乏的弱势地位,造成股东权利的保护犹如水中之月。确认股东知情权,并加强其保护力度是现代世界各国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知情权的权利设计,既关涉股东利益的实现.也影响公司利益的保护。股东知情权制度又不只是简单地强化与保护这样一个单向的选择,而是在权利制衡下的博弈。近年来,股东知情权纠纷在我国不断涌现,2005年10  相似文献   

6.
股东查阅权的行使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查阅权、检查人选任请求权、质询权构成了股东知情权的权利体系,其中,股东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核心,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查阅权的规定非常原则,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本文从目的、主体、时间等方面探讨了股东查阅权的行使和限制。  相似文献   

7.
200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增强了股东知情权保障与救济的可操作性。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并非尽善尽美。就股东知情权中的股东查阅权而言,行使查阅权须受三个方面的限制:不应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应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不应损害公共利益。考虑到我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因素,我国股东查阅权制度的完善应以引入英国的检查人制度为主,即建立公司检查人制度。既对大股东权利进行限制,又对中小股东的查阅权予以保障,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具体制度,以限制与保障股东查阅权。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股东权,在股东权的整个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股东实现其他股东权的重要基础。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开始实施,对股东知情权行使范围的界定有所变化,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与旧公司法相比较,新公司法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有所放宽,股东的知情权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法律的尊重和承认。但另一方面,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法律对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又做了一定的限制。本期刊登《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正当目的及实现方式》及《股东知情权前置程序存在的瑕疵不能通过诉讼程序救济》两个案例,对股东知情权保护提供了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9.
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领臣 《法学杂志》2007,28(1):147-149
公司慈善捐赠只有在法律的合理规制下才能健康发展,公司慈善捐赠的具体制度设计要体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主要表现为慈善捐赠的认定、捐赠决策权的归属、捐赠数额的确定,以及股东权益的救济.法律规制的最终目的是既鼓励公司慈善捐赠,又能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在公司捐赠中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吉明 《法制与社会》2013,(34):100-101
新公司法的施行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新公司法中小股东在知情权、表决权、股权回购请求权规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究中小股东权益受侵犯在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利益驱动、中小股东先天缺陷等方面原因,提出了通过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完善累积投票制度、设置强制大股东股权回购等方式以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